调研报告:关于中国卫生人才网XX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十三五”以来,高新区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整体亮相”目标,紧盯园区、项目、平台,积极抢抓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重大机遇,以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为突破,加快培育新业态、构筑新产业,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快速发展,奋力在创新驱动大潮中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科技高地。
一、科技创新是高新区发展的动力所在和根本路径
科技创新是高新区近年来工作的重点、亮点,也是引领其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是创新载体主体不断丰富。近年来,高新区加大创新孵化公共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培育创新主体,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孵化器为载体、官产学研商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全区聚集了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0余家省内外科研院所,研发机构总数达133家。二是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高新区以推动产业发展、优化政务环境等为重点,陆续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在全省率先颁布实施针对高新区的地方性法规,先后出台了“创客十条”及“钻石十条”“大数据十条”等重磅政策。
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缺乏原始创新能力。高新区目前的创新模式主要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低成本分享发达地区的技术溢出红利,自主创新尤其是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原始性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非常少,在技术、产品、管理以及商业模式上的原始创新也不多。二是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不突出。与全国同类开发区相比,高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并不十分突出,尤其是与先进开发区的差距更为明显。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新区的影响力、带动力。2013年,高新区对科技的投入为1.95亿元,占本级财政支出的21.2%,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26.97亿元,投入强度为1.4%,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对创新要素的吸引聚集不够强。纵向来看,高新区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打造了一批居于全省前列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尤其是近两年来,对创新资源要素的吸引力正在大幅提升。但横向比较,不论是在吸引力度还是在聚集程度上,差距都比较明显。比如“软件方面”,北京中关村拥有40余所高校、200多家科研院所、10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而贵阳高新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只有6家。“硬件方面”,园区内中科院贵州创新园、贵州科学城等一批重大科技平台还未完全建成,也影响了对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的吸引聚集。四是创新成果对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一方面,创新成果的产出率不高,无论是产出的绝对数还是
惠水县教育局
单位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低、成果产业化的水平不高,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痼疾。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一是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和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打造好贵州科学城等科技创新载体,优化创新政策体系,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建设,加快形成从研发园到孵化器、加速器和专业产业园的多层次、多元化、系统性的创业孵化及产业培育体系,全面提升高新区聚集各类创新创业资源的能力。二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逐步提高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放大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以“科技银行”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为依托,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银行、众筹银行、创客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三是推动公共资源最大化配置。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区内公共资源整合开放步伐,促进资源共享,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要素有效结合,提升高新区竞争力。四是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畅通创新成果转化渠道,搭建各类转化载体和平台,加快建立成果转化机制,积极探索符合园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际的转化模式,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资本化。
二、大数据引领是高新区发展的优势所在和根本出路
近年来,高新区以大数据作为产业创新、寻“蓝海”的战略选择,抓引领、促融合,抓出了创新亮点,也积累了先行优势。一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十二五”以来,高新区把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区域特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强产业、推转型、促升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全省10家直管开发区综合测评中排名第1,在全省103个产业园区中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数排名第1。二是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新区围绕建成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目标,依托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全力打造大数据新兴业态集、大数据政务和民生应用集聚的“航母”。目前,全区大数据“1+N”产业体系初现雏形,聚集大数据及关联企业1469家,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
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实力总体偏弱。从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位来看,比较省会城市高新区排位,无论是从全国还是西部来看,贵阳高新区排位都比较靠后。从工业总产值来看,地域口径不足300亿元,仅相当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1/40,总体实力比较弱,与国内领先高新区有较大差距,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从入驻企业规模效益来看,2015年前三季度,贵阳高新区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1家、完成产值105.48亿元,规模较小。二是大数据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在产业技术方面,高新区大数据产业技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术储备不够,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加工、数据安全方面的企业较少,大数据关联产业发育不足,高附加值产业如云计算中心、互联网金融等发展不充分。在产业规模方面,园区内大数据产业整体规模较小,盈利模式和服务方式等不明晰,在整个产业链的一些关键环节上核心企业少,缺少系统级、架构级的大数据产品。在产业配套方面,区内信息产业链条较短,企业之间产品配套性较弱,没有建立有效的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发展模式。三是大数据产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一方面全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数据开放共享不充分也给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政府、企业和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形成了众多“信息孤岛”,在国家数据共享开放政策、标准不明确的前提下,数据开放、共享仍是高新区发展大数据面临的重大挑战。宁夏公务员考试科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一是做大做强园区总体规模。按照“一区多园”的战略格局,以园区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引导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向园区聚集,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二是全力打造大数据产业高地。以贵阳·贵安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建设为依托,围绕“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加快构建大数据全产业链,大力培育大数据“1+N”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大数据产业和资源向园区聚集,支持更多大数据关联企业入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尽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
快形成大数据产业上下游协作发展,辐射带动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是强化大数据引领作用。以大数据引领产业升级,让大数据与大健康、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融和共生发展,打造好“大数据和大健康”“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姊妹篇,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加大大数据技术原始创新力度。以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建设为依托,鼓励和引导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基础研究,引进并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推动一批研发机构的建设,组建一批大数据科研团队,支持一批核心技术的攻关,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推动大数据的产学研用。
三、开放带动是高新区发展的活力所在和必然选择2022年12月8日新闻
开放带动是高新区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更是其未来提高承载力、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具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一是区域合作成果显著。高新区抢抓京筑创新驱动区域合作机遇,加大引资、引技、引智力度,以合作谋求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加强与北京高端科技资源的紧密合作,建立了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成为贵州、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引进了“一部一院”“一站一台”等研发机构和服务平台;引进华为、英特尔、甲骨文等国际知名企业组建大数据产业技术联盟,抢占发展制高点。二是招商引资成
效突出。“十二五”时期,高新区先后赴京开展招商80余次,组织召开了“2014高新区(北京)招商引资推介交流会”等系列招商活动,共签约企业378家,签约金额1369亿元,引进了中国电子、南车集团、富士康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以及顶新国际、中兴通讯、新浪、亚信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三是项目服务精准到位。大力开展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南园、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三园联动项目建设大会战”,全力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征地拆迁、生活配套等9大类92个问题,推动基础设施类、产业项目类、拟落地项目类等178个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三到三推”主题服务活动,助推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支持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