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
(1~4/共4题)陕西申论
贵池区政府网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给定资料
  资料1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
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严重影响我国耕地生产力,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产生巨大压力。
  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
  土壤污染除影响食物的卫生品质外,也明显影响到农作物的其他品质。有些地区污灌已经使得蔬菜的味道变差,易烂,甚至出现难闻的异味。
  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而据测算,每年大量使用的农药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造成大量土壤重金属、激素的有机污染。
  地膜种植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尤其是旱作农业区必不可少的种植方式。伴随着一系列全膜技术的推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膜覆盖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残留地膜大幅增加,给农业环境带来了批量污染,成为目前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面积最大的污染源,如不加以解决,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这种污染具有累积性,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逐年累积,污染只会越来越重。”严昌荣说,最直接的后果是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播种时种子点到残膜上无法扎根,作物的出苗成活率和产量都受到极大影响。
  “在北方,尤其是缺水地区,地下水污染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用水;而在南方地区,地下水污染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土壤,甚至整个水系。”复旦大学环境学院陈家宽教授说,“不管是河流、湖泊还是海洋的富养化,都和地下水污染脱不了干系。而地下水污染又会加剧土壤的污染,使整个水土环境进入恶性循环。”2022年安徽人事考试网
  污泥作为肥料施用,常使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的污染。工业固体废
物和城市垃圾向土壤直接倾倒,易使重金属向周围土壤扩散。禽畜饲养场的厩肥和屠宰场的废物,如果不进行物理和生化处理,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等就可能引起土壤和水域污染,并通过水和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
  资料2
  土壤污染如隐形“杀手”,难以察觉却可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重金属在蔬菜、粮食中的累积,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置于危险境地,甚至产生环境报复。“土壤污染的加剧原因有天灾,但更多是人祸,不科学的发展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认为,土壤污染主要来自矿山采冶、工业“三废”、污灌、固废堆放等,基本上都属于人为因素,表明近年来的产业发展模式亟待反思。
  当前,令人忧心的是各地追求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观,不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大量违法排污、超量排污。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发展心切,抱着“宁愿毒死也要GDP”的心态,有意无意地忽视环境保护,导致“引进企业就是引进污染,发展经济就是破坏环境”的恶果。
  面对企业违法排污,一些地方政府成为企业的保护伞,通过变通政策打擦边球,甚至开绿灯,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护环境不被污染,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污染事件暴露了各地环保意识薄弱,政府监督缺失,是整个社会的耻辱。
  资料3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粮食主产区了解到,当地一些土地已连续十几年种玉米、水稻等同一种作物,吸收养分单一,加上盲目施肥普遍,土壤养分失衡加剧。由于土地分散,不少农民常年使用小型农机具耕作,耕层越来越浅,板结严重,“晴天硬邦邦,雨天不渗汤”就是其真实写照。
  由于高产作物面积增加、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化肥使用量大增等因素支撑,在黑土层日渐变薄的同时,东北黑土区粮食产量仍然稳中有升。但专家指出,恰恰是粮食增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黑土层变薄、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现实,这反倒容易导致农民和有关部门放松对耕地质量的保护。东北部分黑土区在发展粮食生产过程中已透支耕地产出能力,黑土层变薄的风险性被粮食增产淡化,严重性正在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合谋”影响下加剧。
  “最重要的是耕地质量保护法规不完善,作为耕地使用主体的农民缺乏保护耕地质量的主动性。”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张维理一语道破黑土质量下降的玄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农村耕地转化为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耕地管理单元变小,使用权变更频繁,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不足,“种几年后就不是自己的地了,谁还愿意投入保护?”
  “技术层面上也落后,没有有效的监测体系就无法及时发现耕地质量变化的最新情况,不能制定准确的修复方案。”张维理认为,耕地质量测试指标和方法陈旧,比如我国对地力的评价通常采用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实际测定的却是有机物质全量,而不是活性有机质,这样的测试结果根本无法准确反映耕地地力和土壤演变。
  此外,地方在建设桥梁、道路时会占用优质的黑土农田,补回来的却多是相对贫瘠的土地,“这就不仅是黑土层流失问题,占一亩就少一亩。”即便新增土地具备改造成黑土地的条件,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开法整理处处长任百会说,耕地占补平衡中对新增土地的整理费用每亩在10万元左右。
  广大的农村地区正在成为土壤污染的重灾区。由于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不少小城镇在发展
过程中没有配备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大量未处理垃圾被倾倒在周边农村,破坏了农村环境,甚至侵占农田、湖泊河道,引起农民不满。
  资料4
山西省人力和社会保障厅  目前,我国大棚蔬菜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大棚蔬菜在丰富“菜篮子”的同时,也付出了较大的环境代价。菜农在产量和效益的驱动下,普遍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大棚菜地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认为,大棚里种不出有机蔬菜,因为大棚本身就是用农药、化肥、农膜“制造”出来的“有毒的”微环境。设施蔬菜栽培改变了蔬菜的生物学本性,这是一条死胡同。为了打破四季交替规律种菜,就必须使用大量农膜、农药、化肥,而这又势必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污染之后又需要进一步加大化肥、农药的用量,在更大程度上造成污染,形成“式”的恶性循环。
  中国农科院一份针对我国耕地质量状况的调查显示,由于土壤健康功能严重衰退,生产性能大幅降低,山东、云南等省份一些蔬菜、花卉产区的农民不得不采取深翻底土、增加客土甚至更换地块的方式减缓产量下降。
  “轮茬是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的举措,但由于每个地区适宜种植品种有限,调茬后可能无法和市场对接,影响农民收益。”七台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周月凤说,农民种植习惯不易改变,种植技术单一,真正轮作的区域并不多。
  使用新技术的江苏省常州润土果蔬合作社着实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2013年因土传病害太重“瓜秧不结瓜”,2014年的瓜却很快就要上市了。《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大棚里看到,翠绿的瓜苗格外壮实,有的已经开出黄小花,“增产肯定不是问题”。
  目前,一项通过“土壤疫苗”和秸秆还田配合使用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可大幅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将一些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形成的“不毛之地”恢复成良田。
  发明这项技术的负责人张世明说,这不仅增加农田有机质含量,还可提地温,蔬菜产量提高20%至30%,该技术已在部分地区开始推广。
ie浏览器  山东省济宁市南阳湖农场的600多亩大棚蔬菜则主打“绿”牌,大棚管理员任光明介绍,不用化肥和农药,仅施加一些有机肥,市民格外欢迎,蔬菜在十多个地方直销店供不应求。
  “间作套种也是一种有效的生物修复土壤技术。”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院长陈立新介绍说。但这些生物修复土壤技术虽然见效较快,推广时却都面临一些难题。有关专家认为,农民和政府对设施蔬菜的土壤质量下降危害性认识不到位,保护积极性不高;部分大棚集中区域秸秆量少、价格高,人工成本增加;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应用新技术的风险能力较差,对使用新技术多持观望态度。
2023年山东公务员报名人数
  资料5
  土地污染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但威胁公众健康,也制约地方经济发展。为解决这一环境“顽疾”,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利用法律和财政手段确保受污染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棕地”是国际上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设施搬迁后遗留下地块的统称。美国环保署以“构成重大公共健康风险”为由,将分布在多个州的12个地块纳入污染场地(通常称作“棕地”)国家优先目录,使目录中的“棕地”数量达到1676块。美国国会1980年通过了《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批准设立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基金即“超级基金”,授权环保署对全国“棕地”进行管理。政府以这一基金为核心,制定了全面有效的“棕地”管理框架,从环境监测、
风险评价到场地修复都建立了标准的管理体系,为污染地块的管理和土地再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超级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美国国内生产石油和进口石油产品税、化学品原料税、环境税、等。它所规定的责任主体包括泄漏和处理危险废物或危险设施的所有人或营运人,危险物品的生产者以及对危险废物的处置、处理和运输作出安排的人,包括危险废物的运输者。
  环保署助理署长马西·斯坦尼斯劳斯说:“清理污染对美国社区的健康至关重要,富有成效地利用清理过的土地将提升资产价值,创造就业并提升经济。”
  “超级基金”法在美国实施30余年,经过不断的调整和修正,为美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民众健康作出重大贡献。据统计,截至2008年,相关法规颁布实施以来,共清理有害土壤、废物和沉积物1亿多立方米;清理垃圾渗滤液、地下水、地表水约12.9亿立方米,为数百万人提供了洁净的饮用水源。
  “超级基金”法还因其严厉的连带环境责任制度,催生了一系列相关的环境管理政策,如“绿
信贷政策”“环境责任保险政策”等。这些政策对美国的环保、企业生产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起到了震慑作用,使它们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对待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新疆2021年公务员考试职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