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武汉成人高考报名时间2022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文献综述
为了顺应新媒体时代要求,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合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新方法。本文在中国知网通过检索关键词(篇名:新媒体)AND (篇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查到三十余篇相关文献,其中来源于CSSCI有九篇文献,具有较大参考价值,还仔细研读了三篇硕士论文。参考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新媒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研究》等著作,对此进行综述。
关于新媒体的内涵、外延和特征
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李涛(2015)将新媒体概括为:在现有新兴技术和互联网支撑下,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为传播中介,将信息传播给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电脑、电视等终端,并可以使用户进行其他信息交流活动的所有媒介的总称。程之睿(2013)将新媒体分为广义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通信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咨询、内容和服务的新兴媒体,其共同特点是将多种传播技术相互融合,在多种方式下实现传播活动。狭义新媒体是指在大众传播领域,以数字化网络传播技术为基础,实现交互传播信息载体。田光灿(2009)定义新媒体:利用
郑州市事业单位招聘网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程之睿(2013)概括了新媒体新的内容形式包括论坛、博客、微博、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上网等。
关于新媒体的特征。孔文军(2018)论到新兴互联网技术赋予自媒体平台传播主体平民化、传播受众交互性强、传播速度无可比拟、传播内容多元化等特点。李涛(2015)把新媒体时代特点概括为:参与主体广泛性、参与主题平等性、参与媒体全面性、信息发布快捷性、信息传播过程互动性。程之睿(2013)把新媒体特征概括为五点:信息资源海量性、传播技术数字化、传受双方互动性、传播媒介间融合性、传播方式多样化和个性化。
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同新媒体结合必然性研究新媒体的巨大挑战和必要性。蒋泽枫(2017)指出新媒体在给高校与学生带来巨大机遇也潜藏着巨大挑战。新媒体环境最大特点是虚拟,“虚拟”使得大学生生活充满了无限遐想,也充满着无限诱惑。他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程之睿(2013)论述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新挑战:新媒体传播全域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得复杂;新媒体应用范围广泛性使教育者地位收到削弱;新马博伟 宋振东
(南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 330108)
摘 要:本文针对十年来新媒体的内涵、外延及特征,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同新媒体结合必然性,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同新媒体结合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文献综述。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文献综述
作者简介:马博伟(1998-)男,回族,宁夏银川市人,南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A1713班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政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宋振东(1975-)男,汉族,山东费县人,南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思政政治教育。基金项目:南昌工学院人才引进专项项目(编号:NGRCZX-20-19)。
媒体传播双向互动性使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受到挑战。张雯婷(2010)从三个方面论述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行为新变化:一是大学生自主性增强,但主流意识弱化;二是大学生个性化突出,但价值取向模糊;三是大学生交际圈扩大,但交往行为失范。杨华春(2010)指出新媒体信息传播“无屏障性”,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难度;新媒体虚拟性和互动性易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人际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使得其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降低弱化。
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和机遇。李涛(2015)总结了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带来机遇:一是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平台;二是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平台提供了
多种方式;三是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时效性。邓晖(2015)总结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获取信息方式多元化发展;沟通交流多元化发展;学习方式多元化发展;学习空间个性化发展。程之睿(2013)论述了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机遇:新媒体资源开放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无比广阔天地;新媒体资源共享行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新媒体技术生动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带来启示生机;新媒体技术对象性和针对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新媒体信息沟通互动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卓有成效。李明丽(2013)中提出辅导员可以利用自己的微博,不断与学生交流、讨论,不仅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和地点限制,还一改往日“说教”为自由平等无“代沟”对话与讨论,使师生之间交流更加轻松新鲜,也更加理性和深入。辅导员可以利用微博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这也是现代学生喜欢,也容易接受的交流方式。辅导员在其微博上记录工作日志,辅导员可以随时记录教育心得,进行回溯和反思。可以让学生了解辅导员其实每天都在为学生奔波,心系学生,得到学生的尊重。杨华新(2010)指出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具有独特优势,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情况与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新媒体教育引导功能,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营造健康和谐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三支一扶面试万能答案关于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同新媒体结合的策略研究虽然很多院校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公众账号、微博账号等,但在维护和更新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邓辉(2015)总结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应该坚持四个原则:针对性原则、时效性原则、能动性原则、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林青(2015)概括了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原则:占领思想阵地的原则、兼顾创新与发展的原则、开放共享的原则、信息主导的原则。李涛(2015)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原则: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专业化为保障、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实效为目标。
增强时效性,提高针对性。曹丽萍(2013)提出:第一,利用网络热门事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上随时不断更新着政治、经济、娱乐、文化、社会、科学、体育等各个领域最新消息;第二,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机制;第三,除了课堂上需要利用好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需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机制。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路径创新。徐培凌(2020)概括了杨晓阳《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一书中所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路径:将新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打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渠道;以高校服务器为依托,建设强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库;借力种类多元的网络交互工具,开辟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利用手机媒体,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方法。宋元林(2016)概括了四条优化路径: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技术含量;整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势;建立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体系。从两个基本方面展开:一是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主线来构建,不同内容用不同方法组合;二是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为主线来构建,不同教育对象用不同方法组合。林青(2015)总结了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情感沟通多元化、开拓教育新模式、提高教育者的素养、树立网络模范效应、创新考评体系。李涛(2015)概括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对策:一是搭建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微”平台;二是融合新颖的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技术;三是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四是借鉴学习相关学科及国外的先进方法。
邓晖(2015)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概括为四条:一是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渠道,紧密结合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方法;二是依托高校服务器,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库;三是借助丰富的网络交互工具,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四是充分利用手机媒体,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程之睿(2013)论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路径:一是立法与监管双管齐下,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二是教育与自我教育同时开展,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三是校园建设与服务并重,提高网络媒体利用水平;质量和水平共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保障。张雯婷(2010)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策略:一是要强化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营造浓郁的人文关怀的教育氛围;二是将新媒体引入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课堂,着力增强“有效灌输”;三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重点推进“全方位渗透”;具体包括:创新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体验和经历中获得教育;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利用新媒体创设学生自我教育平台,提高其参与度并激励其创造性。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纷纷站在不同的视角,提供了很多极具参考价值的观点、方法以及各种措施,试图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在新媒体的结合下探究培育路径有整体上的认识,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建议和方法只是在理论上有可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障碍,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改观,就拿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式结合上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且原本传统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维固化,又如何对传统的固化思维进行更新仍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孔文军,黄体锐.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03):26-28.
[2]宋元林,唐佳海.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征、类型及其优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03):150-154.
[3]徐培凌.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06):103.
中国人事考试网手机版
[4]蒋泽枫.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7 (01):140.
[5]皮立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21): 66.
[6]李明丽.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274-275.
[7]曹丽萍.新媒体背景下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7):76-77.
[8]宋会华.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8,5(38):282-283.
[9]马琳琳.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6):148-149.
[10]孙琪.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原则和方向[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3):1-2.云南省招考频道志愿填报
[11]邓晖.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120-12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12]田光灿.新媒体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3):36-37.
[13]李涛.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
[14]林青. 新媒体时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
[15]程之睿. 新媒体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5]赵新然.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141.
[16]郑永廷,胡树祥,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7]左柏州.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