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录行测资料分析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在东方周而复始的循环时间和欧洲中世纪宗教的神谕时间里,或历史稳定不变,或人类等待末日。进入近现代之后,资本、科学技术与时间的观念才开始向未来延伸,人类的兴趣和想象力开始由神魔鬼怪逐渐转至未来世界。我们把与生俱来的乌托邦欲望寄托在对未来的想象中,一度全然不去思考可能存在的种种危险。19 世纪初,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描述未来世界的科学怪人,这或许是人类痴迷于未来想象的滥觞。我们难以预知未来,却可以想象未来:凡尔纳想象中的潜艇与直升机,《星际迷航》想象出的手机和平板电脑,阿瑟克拉克想象的地球同步卫星和万维网,如今都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科技。【①】科技虽然与科幻划清了界限,后者却常常给前者以灵感,就像今天,艾萨克·阿西莫夫、菲利普·迪克、尼尔·斯蒂芬森和金·斯坦利·罗宾逊仍然给予我们的未来以启示。相信未来,痴迷于未来,研究未来,这股热潮正在愈演愈烈,因为人类科技的发展一直处于加速之中。技术进步比经济进步更加值得信赖和期待,这是一种只可能前进而不
可能倒退的趋势。人们愿意相信,技术进步将最终帮助人类实现梦想。十年前,我们还很难想象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可以如此深入地介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年后,随着人类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机器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生物特征识别等算法和技术方面的不断完善,以及大型运算能力和大数据的迅猛发展,科幻小说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仿佛离我们的现实越来越近了。【②】科技发展的速度让我们一度对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的信心:未来的人类将幸福和平,健康富裕,甚至在更高级的文明治下,进入乌托邦时代。【③】但即使是在这样一个文明、富足的温和乌托邦里,事情也不会圆满。人类在基础科学上不再有任何突破,因为“没有必要浪费一生的时间去研究那些更高级的文明早就发现了的秘密”;沉迷于新的自由和各种乐趣的人类,很快被随之而来的无聊打败。伴随着乌托邦欲望和实践的,是人类对乌托邦的反思:技术进步是否真能带给入类一个更安全的未来?这条线索一直贯穿我们对未来的思考。随着对外部世界认知能力的增强,人类同样不愿面对的,还有神秘莫测、被黑暗所填充、潜伏着不确定和各种危机的宇宙。宇宙中无数天体的诞生和死亡都发生于无声无息之中,却又以令人无法察觉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也随时可能以一种人类意想不到的方式造成地球生物的再一次灭绝。6600 万年前地球上恐龙的灭绝恍如昨日,如今人类虽然已经能够蹒跚学步般到达月球,甚至向往着踏上火星,可是
一旦有巨型陨石袭击地球,人类的生命力并不一定会比恐龙更顽强。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其说是奔向理想中的人间天堂,不如说是在重重危险之中的弦歌不辍,为自身寻一线生机。尽管如此,我们仍会好奇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人类如孩童般睁开了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宇宙和自身。【④】科幻小说对未来世界的预言,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具有游戏性质:我们放飞想象力,为尚未出现的世界或文明体系(无论是银河帝国,还是智能高度发达的机器人)制定规则,然后让想象的角像游戏玩家一样,在一个接一个的选择中,让这个体系运转起来,向时间轴上的“未来”演进。爱因斯坦说过:“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得足够快。”关心未来,意识到未来的存在,是高等智能生命所独有的能力。我们在追求未来的同时,也不断自我反省;永远有人在孜孜不倦地推动技术进步,也永远有人在怀疑这种进步的后果。也许,这些对未来的畅想和担忧,还需要科幻小说来解答:升级版的未来“乌托邦”,可能不应再被称为乌托邦,而应被直呼为“科幻”。
 
1. 下列文字最适合放在文中的哪个位置?就像阿瑟克拉克在《童年的终结》里所描述的,更智慧和程度更高的外星文明降临地球后,人类的无知、疾病、贫穷和恐惧消失了;战争
学校安全教育ppt课件
随着“民族”“种族”与“国家”界限的消失而被人渐渐淡忘了,世界成为一体的;人们把所有的才能和资源都用来建造一个全新的世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机器人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各种消费品,所有的日常消费品全部免费,人们只为奢侈品工作,否则完全不用工作;犯罪行为也因不必要而消失了。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年国考录取成绩公示正确答案:C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是在描述更智慧和程度更高的文明时代,要放在与之讨论的话题一致的地方。对比跟定的四个位置,只有③处提到了乌托邦时代,讨论的话题与给定的文段话题一致。因此,选择 C 选项。 
2. 根据文章,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     
全国各高校录取分数线公布
A.对神魔鬼怪充满好奇
B.对未来保持乐观态度
C.形成非线性的时间观
D.促进思维水平的提升
正确答案:B
解析:通过文章第三段、第四段的“人们愿意相信,技术进步将最终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科技发展的速度让我们一度对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的信心”可知,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对比选项,B 项正确。因此,选择 B 选项。 
3.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相比技术进步,经济进步更值得依赖
B.人类的乌托邦欲望发端于科技的进步
C.基础科学在乌托邦时代也许不再会取得突破
D.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是未来科幻小说的压倒性主题
正确答案:C
解析:阅读文章,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A 项与第三段“技术进步比经济进步更加值得信赖和期待”意思相悖,排除。B 项与第一段“我们把与生俱来的乌托邦寄托在对未来的想象中”意思不一致,排除。C 项对应第四段“人类在基础科学上不再有任何突破”,符合文意。D 项无中生有。因此,选择 C 选项。 
4. 这篇文章的主题词是:     
A.技术进步 科幻小说 未来世界
B.乌托邦 人工智能 科幻小说
C.时间 文明 人工智能
D.技术进步 乌托邦 文明电大大专报名要求
正确答案:A
解析:通读文章可知,文章主要是在讲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科幻小说对未来的的预言。由此可知,关联词有“科技进步”“科幻小说”“未来世界”。对比选项,A 项符合。因此,选择 A 选项。 
5. 下列哪项不符合作者对科幻小说的看法?         
A.科幻小说折射出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思考
B.科幻小说的想象常常受时代发展水平的限制
重庆二建成绩查询
C.科幻小说在构建未来世界时与游戏有相似之处
D.科幻小说力求解答人类对未来的畅想和担忧
正确答案:B
解析:阅读文章,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A 项、C 项对应第七段“科幻小说对未来世界的预言,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具有游戏性质……”,都符合文意,正确。D 项对应第八段“也许,这些对未来的畅想和担忧,还需要科幻小说来解答”,符合文意。B 项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 B 选项。 
近日,共青团中央发布了《中国青年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聚焦中国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情况,重点关注青年(18-34 岁)体的络参与情况一、青年使用互联网的总体情况数据显示,10-39 岁体占我国全体网民的 73.1%,其中 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 30.0%,10-19岁、30-39 岁体占比分别为 19.6%、23.5%。即使是青年人内部,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互联网使用上也存在差异,《蓝皮书》以青年人使用 QQ 的情况为个案进行分析,发现 16-25 岁的青年人在 QQ 上的活跃度明显高于 26-35 岁人,具体来看,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十点是16-25 岁青年人 QQ 使用上的两个突起时间段,而这两个时间段恰恰是工作和学习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显示该体的生活比较有规律。相反,在 26-35 岁人中,这两个突起消失了,因为该体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经步入
职场,活节奏被职场制约。青年互联网生活关健词: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调查数据显示,青年被访者全部使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且平均使用互联网的年限为 11.2 年,从连接网络的方式来看,青年最常用的上网方式是通过智能手机,占比高达 87.9%。青年人使用最多的手机 APP 类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社交类、游戏类与资讯类,分别占比 100%、69.19%和 65%,排名后三位的是医疗类、健康类和教育类。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青年人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有实质意义,相较于中年人,互联网对青年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到更多老朋友、发现好的机会和增加工作收入方面的影响更为显著。一些青年人为了追求更好的个人发展,背井离乡,来到机会和选择更多的大城市,这些长期漂泊在外的青年很难与亲人、朋友保持亲密的社交关系,但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青年人有了维系人际关系的新途径。数据显示,53.2%的青年人认为使用了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联络频率有所增加,30.9%的青年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仅有 2.2%的青年人认为使用社交网络之后与父母的关系比以前疏远。虽然青年人在使用社交网络时,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得到改善和提升,但代际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仍然存在,调查中,42.6%的青年人认为,自已在聊天语言的使用上和父母存在代沟,37.3%的人认为在网络表情的理解上存在代沟。另外,在关注的信息类型、社交网络的使用习惯和使用频率上,也有一些青年
人与父母存在代沟,占比分别是 34.7%、27.9%和 12.8%。《蓝皮书》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两个体原有的代际差异比较大,很难通过更换语言环境而彻底消除;二是因为在多元化的网络社会中,青年和中老年体谁也无法掌握绝对的话语权,从而形成了相互制约、不断协调的动态代际关系。四、青年人网络参与的行为和态度很多青年人表示在网络空间里,能更自由地发表言论,但其实他们对公共生活的参与程度并不深,尤其表现在对公共热点事件“看而不评”。数据表明,58.2%的青年人对公共热点事件选择只阅读,8.5%的青年人选择只转发,10.0%的青年人会跟帖评论,18.9%的青年人会转发并评论,还有 4.4%的青年人表示不关心。由此可见,青年人对公共生活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并不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对此,《蓝皮书》认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复杂性和风险对青年人的网络参与造成了影响。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安全环境,加强对虚假信息、网络以及网络霸凌现象的监控、防范与治理,努力菅造更加开放、包容、友好的网络环境,从而保护并激发青年人公共参与的积极性。青年人也应该提高网络素养,不仅要通过提升自身的网络技术能力来增强信息获取和创新的能力,还要努力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创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多地借助新技术参与公共生活,以正确的“打开方式”分享技术进步的红利。
 
6. 这篇文章没有涉及《蓝皮书》哪方面的信息?         
A.调查目的
B.关注体
C.发布机构
D.调查途径
正确答案:D
解析:对应文章第一段,A 项,“调查目的”,B 项,“关注体”,C 项,“发布机构”,均能到对应信息,D 项,“调查途径”,无中生有。因此,选择 A 选项。 
7. 根据这段文字,在外地求学的大学生体,最有可能:     
A.手机中普遍安装医疗类 APP
B.与父母对网络表情的理解比较一致
C.主要通过智能手机上网
D.热衷于对公共热点事件发表见解
正确答案:C
解析:四个选项与文章一一对照,A 项,“手机中普遍安装医疗类 APP”对照原文“青年人使用最多的手机 APP类型……排名后三位的是医疗类、健康类和教育类”,描述错误。B 项“与父母对网络表情的理解比较一致”对应原文“37.3%的人认为在网络……存在代沟。“表述不一致。C 项对应原文第二个大标题“青年最常用的上网方式是通过智能手机,占比高达“87.9%”。所以表述正确。D 项“热衷于对公共热点事件发表见解”对应原文第四大标题下面的第一段“由此可见,青年人对公共生活的关注度比较高,但并不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所不一致。因此,选择 C 选项 
8. 下图展示了《蓝皮书》中青年人的哪一情况?         
A.不同年龄段网民的占比分布
B.对公共热点事件的参与状况
C.对不同类型手机 APP 的喜好程度
D.通过社交网络与父母的联络频率
正确答案:B
解析:图表题,对应的是文段第四大标题下的这一段落,根据数据 58.2%,8.5%,10%,18.9%,4.4%可知有五个数据,而且分布程度与图表对应。所以选择 B 选项。 
9. 根据《蓝皮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超四成的青年人与父母对网格表情的理解有差异
B.晚上八至九点是 16-25 岁青年人使用 QQ 的高峰期为什么说普通家庭不要考军校
C.10-19 岁的青年人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超过 20%
D.社交类手机 APP 是青年人使用最多的 APP 类型
正确答案:D
解析:A 选项“超过四成”表述错误,原文是“37.3%。B 项”晚上八点至九点错误,原文是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十点。“C 项”占比超过 20%错误,原文是 19.6%。所以正确答案是 D。 
10. 最适合做第三部分标题的是:     
A.亲密关系的改善与新代沟的产生
B.青年人维系人际关系的新途径
C.聊天工具出现后的新语言环境
D.社交网络时代的“变”与“不变”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文段可知,原文是这么写的,所以,选择 A 选项。 
人人都会生病,人人也都免不了讨论疾病,但是疾病这个词其实没有严格的边界,身体内细胞恶性增生所导致的癌症是疾病,外来病毒引发的非典型肺炎是疾病,纯粹外力引起的骨折挫伤当然也是疾病……那么,胖一些重一些,是疾病吗?这个问题判断起来就没有那么显而易见了,腿上多一点肥肉,鼓起一圈肚腩,好像也看不出十分严重的健康问题。唐朝人曾经以胖为美,直到现在,很多部族和国家也仍然是以肥胖为最重要的审美标准,依靠主观审美来理解肥胖,是不靠谱的。那么,医学界和医疗政策制定者在判断肥胖是否是一种疾病时,就需要非常小心了。因为一旦被定义为疾病,就意味着公共卫生系统需要对此进行积极于预,包括:提供关于肥胖危害和相关手段的公众教育,提供准确诊断肥胖的手段,投资研究开发肥胖相关的药物和方法,报销低收入者的肥胖相关医疗支出等。这一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已十分稀缺的医疗资源会面临更多挑战。所以,要判断肥胖到底是不是一种疾病,不能依靠审美和普遍的价值观,而是需要确凿无疑的数据:肥胖是否会危害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如今,基于来自成千上万个体的流行病学数据,大多数权威医学组织已经明白无疑地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率先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这一思想也逐步演进并介入公众生活。一旦承认肥胖是一种疾
病,紧跟着需要回答的是第二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肥胖?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即便到了 20 世纪,人们开始慢慢承认肥胖是件坏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肥胖都被认为是一个道德问题而非医学问题。胖人成为愚蠢、笨拙、没有自控能力和道德软弱的象征,甚至成为公众调侃的对象。在很多时候,大众似乎倾向于认为,肥胖需要的不是医学手段,而是自制力,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物要学会自我约束;是纪律性,克服懒惰并坚持定期锻炼;甚至还和社会经济地位有关,因为健康饮食、定期锻炼乃至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的知识,对于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来说,可能都是奢谈。这些原因导致肥胖的成为一个界限模糊甚至有点儿敏感的话题。这些看法深刻影响了过去几十年全世界对抗肥胖症的思维和行动。如果肥胖源于自我约束不足,那么用公共卫生资源予以,对于善于自我约束者而言是否公平?如果肥胖纯粹是个人选择,那么从公共层面予以干涉,是否侵犯个人权利和自由?如果肥胖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个人行为加以逆转,那么肥胖症药物和其他手段是否必须?目前的科学证据,至少从两个方面反驳了肥胖仅仅是个人选择和个人意志问题的看法。一方面,有个好胃口乃是动物赖以生存的法宝,把自已塞饱甚至不惜大腹便便乃是巨大生存优势,因为充足的能量储备意味着人类的祖先更有可能熬过下一顿饱餐之前的饥寒交迫。在漫长的进化史上,人类的祖先大多数时候过的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日子,仅仅是在过去一两百年里,感谢化肥、农业机械、育种技术发展和杀虫剂,人类才能从整体上开始摆脱饥饿的困扰。而这种看到吃的就想饱餐一顿的巨大进化优势,放到美食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就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而短短一两百年间,人类还不足以进化出能够抵抗食物诱惑的新生物学“本领”。另一方面,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证明,调节食欲的大脑中枢实际受到“饱”信号和“饿”信号的双重控制,从而能够根据身体能量水平精巧地调节食欲。但在已经出现肥胖问题的动物体内,下丘脑感知“饱”信号的能力会显著下降,感知“饿”信号的能力却会提升,两者相加的结果是肥胖的动物更容易感觉到饿,更容易开始进食。换句话说,贪吃暴食除了是一种“吃货”的进化本能,还可能是一种病理性的神经生物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