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志愿填报必备
六大看点
2014年新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接踵而来的是各省新的报名人数、新的招考政策的公布,面对这些数据和政策,考生家长应该如何从宏观上把握或判断,对今年的形势进行分析,做出自己的决策呢?现以几个省市区为例,为考生、家长梳理一下志愿填报应该关注的六大看点。
  1 看人数
  高考报名人数变化分析
  2 看政策
全国统一司法考试报考条件  今年招考方式是否改变
  一般各省市的高考报名人数会在12月份公布,同学们应对自己所在省市区的报名人数进行充分了解,以重庆市为例,
  大家可以从表里看出重庆市考生保持一个持续缓慢增长的状态,重庆是全国考区中为数不多的报考人数持续增长的地区,这与重庆作为直辖市经济增长带来的人口聚合效力有很大的
关系。
公务员笔试和面试分数比例  而以江苏省为例,大家又可以做出相反的结论:江苏省高考的报名人数在持续下降,每年减少人数在23万。这是人口出生率下降、录取率提高、出国热、复读生减少等因素综合产生的结果。
  有了对本省参加高考学生基数的把握,同学们大概可以对2014年的竞争程度有个基本的预判。
  每个省的招考方式都不一样,有的省市每年都趋于稳定,有的省市则一年一变,有的实行志愿大平行,有的实行传统志愿方式,有的则一本大平行,二本传统志愿的混合平行方式,还有不少省市会公布一些新的政策,比如奥赛取消、高考加分瘦身,势必让这些有学科特长的孩子转入对一流大学的高考竞争和自主招生的竞争,对这部分考生的去向,我们是可以有预见或有新的规划。家长一定要留心关注各省市招生办的,并对政策进行解读和思考,清楚不同录取方式的应对策略。
  以天津市为例,从2011年到2013年,天津允许持有蓝印户口的外籍高三生参加天津高考,蓝印考生人数从2 800人增加了8 000人,到了2014年,持蓝印户口的考生绝对会超过天津总考生数的20%。有数据表明:蓝印考生平均分大约510分,天津本地考生是480分,
这些新增的蓝印户口考生势必会对天津本地的考生产生巨大的冲击,如果不及时了解这些信息,还参照去年的分数段位来填报志愿,会带来很大数据误差,导致志愿失误。
  3 看计划一本院校扩招的启示
  各省市整体的招生计划是必须了解的重要环节,再以重庆市为例:
  2013年重庆招生计划:在渝招生普通高校1519所,比2012年增加153所,增幅11-20%;各类招生计划150777名,比2012年同口径增加7574名,增幅5.3%华图培训班
  录取人数:各类各批次共录取197857人,比2012年增加14637人,增幅7.99%。本科录取96462人,比2012年增加7502人,增幅8.43%;录取率41.07%,比2012年增长2.47%
  所有标记的地方,考生以及家长都可以替换为本省市的最新数据,哪些批次高校招生增加了,哪些批次高校招生减少了?从而对未来的录取趋势有整体的了解。
  虽说重庆高考人数在增加,但是招生计划和实际录取人数也在增加,且录取增加比例要远大高考人数增加比例,因此重庆考生被名校录取的机会也在增加。
  天津则是报考人数持续减少的省市,与之对应,一批A外阜计划减招5%211大学减招7%。减少计划较多的院校有: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
  增加计划的院校有:燕山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江苏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
  以往在一本B类招生的天津财经大学、暨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2013年调整到一本A类招生,理科216人,文科128人。
  通过对天津的数据分析,在参加高考人数和招生计划共同降低,考上大学并不难,但想进入一流大学,竞争压力则加大。
  4 看自招最好的一次加分增效机会
  在前面的政策中也提到,2014年教育部规定部分加分要取消,或者加分的份额要下降。自主招生无疑是最好的一次加分增效的机会。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自主招生不一定只把眼光盯着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我们还可以把眼光锁定北约、华约、卓越和学院路联盟中其他的院校以及别的单独招生的自主招生院校,从而为自己的高考加个保险,自主招生考试特别适合平时成绩起伏比较大的同学。
  5 看志愿踢好临门一脚
  关于志愿填报,我将之归结为一个基础,三个要素,一个基础就是高考分数,三个要素就是学校、专业和地区。
  作为高三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分数数据资料的整理,我的孩子位于什么分数位置,处于这个位置的考生往年被录取到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而这些学校的招生计划和分数线是否稳定,会不会存在大小年?孩子在这些地区能不能适应生活和学习。以下信息,我认为考生家长必须掌握:
  1.权威的数据——10个意向学校的招生计划、录取最高最低平均分、专业分数线;
  2.科学的理念——数据转换为排名,弄清楚自己孩子平时月考排名、模拟考试排名,去年大概这个排名段的学生会录取到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3.全面的信息——大学和专业信息,了解至少10所高校的全面信息,包括学校的校风,是否有行业背景,哪些是王牌专业,哪些专业有深造的机会、就业如何?
  4.科学的规划——自招和未来发展,根据孩子自己的特质、意愿和专长,进行亲子沟通,是否愿意投入自主招生的准备?是否有意向接受国外的教育?今后想从事体制内的工作还是体制外的工作?规划好未来的发展之路。
  6 看选择
  选择中外合作办学、港台高校
  最后,对于一些经济比较宽裕的家庭,选择中外合作办学和港澳高校也是一条升学的路径,
2023年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查询12所香港高校和6所澳门大学中,除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招生分数比较高外,还有几所港澳校在二本线上仍有机会录取,尤其是有研究生规划的同学,以港澳高校为跳板,考入世界名校的几率比较大。
  另外有四所国家认可,纳入高考体系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提前面试合格,年学费10万元),宁波诺丁汉大学(年学费8万元)、西交利物浦大学(年学费6.6万元)、香港浸会大学一北师大联合国际学院(年学费6万元),都可以实现在国内上大学,接受国外教育。
志愿填报中的“十要”
  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五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院校,这样就可能有1520所。考生和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所院校的招生章程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院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因此,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
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经验丰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也当仁不让。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首先,考生大多已经十七八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社会尤其是对自己想上什么学校及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其次,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上大学读书,而这个书是由考生去读,如果考生不认可、不感兴趣,是不利于考生学有所成的。所以,在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应该以考生为主,家长只起参谋、辅助的作用,绝不能越位,更不可包办代替。2023公务员考试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系到考生命运和前途的终身大事,可现实中有些考生和家长跟着感觉走,仅凭想当然、靠道听途说来完成志愿填报。那应该怎样选择院校呢?首先,要了解院校的“前世今生”,全面、客观地了解院校各方面的情况。其次,要从院校的内涵上去识别大学,如:院校的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的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专业和课程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因为文理均衡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是职能部门对学科的认可度;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就业率高
、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这些将直接关系到考生未来的去向。
  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历来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可是,有些考生认为自己平时成绩或高考考分较高,就放出豪言或暗自打算非某名牌大学不上。如果说这仅仅是他学习上的追求目标,那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依然如此,那就不可取了。要使高考志愿填报成功,要把握两个竞争实力,做到恰如其分。第一个是由考生平时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无论哪个要素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考生的整体竞争实力。第二个是院校的竞争实力。这虽然不是院校的综合排名,但是以综合排名为基础,最终就会反映到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上。其核心是在掌握院校35年的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再准确判断并预测院校当年的录取分数线。
  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在偌大的志愿填报表上,只报了一所或两所院校。我国的现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会影响后一批次的录取,院校录取到哪个批次就依据哪个批次所填报的志愿。提前批次录取的最大好处是增加一次录取机会,但不利因素是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不太多,招生专业的选择范围较窄,在大城市的高校不多,重点院校较少。考生一定要把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都分析透彻了再填报。对于本科第一、二、三批次的考生,
尤其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一定要知道“不报白不报,报了不白报”的招生录取规则。对于后续批次志愿,如果你不报,就浪费一次或几次可能被录取的机会。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切不可人云亦云,别人报什么你也报什么。大家都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重点院校,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要选择这些地方的院校,就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竞争实力来。自身竞争力很强的考生,当然可以选择报考经济发达地区的名牌院校和强势专业,但这毕竟只是每年考生中很少的一部分。其他考生则应将报考目光投向欠发达地区的名牌院校或普通高校,在志愿填报中更加注重院校的办学特和教学水平。
  现在是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非常多,这是好事。但是,如果你不会利用,好事就可能会变成坏事。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对于政策信息,不论国家的、当地的还是高校的政策,一般不需要辨真伪,只要好好研究、读通、弄懂就行;对于学校和专业信息,关键在于既了解静态的历史数据,又把握动态的现实变化;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信息,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尤其要学会综合分析,切不可偏听偏信。
  许多考生和家长名校情结很重,他们大多愿意“分尽其用,用在选校上”。对这种填报志愿
不留余地的做法,本人并不认同。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调档,能否录取。因为重点名校的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一般都在100%,所以要一填即中。如果你冒险拔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风险很大。反之,如果将所选择的院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的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这样一来,不仅留有余地,降低了风险,还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专业。陕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切不可跟着感觉走,而应该跟着招生章程走。因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院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应该依据高校的招生章程来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如何跟着招生章程走呢?最好是用高校的招生章程来指导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即指导性填报),如达不到高标准也应做到低要求(即把关性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抓住关键、根本、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要忽略一些细节。有时候因为忽略一些细节,可能会导致全盘皆输。比如,有的考生和家长看招生计划时,很重视招多少人,却往往忽略看学费是多少,结果虽然被录取了,却因交不起昂贵的学费而不能上学;网上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人把设置的密码忘了,造成许多麻烦,甚至严重影响志愿填报;有的人把院校的代码和专业的代码混淆了,把这所院校和那所院校的代码混淆了,
这很有可能导致上线落选、高分低录,甚至高分不录。这些细小的事情,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