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业界探讨
2022国考时间
咬文嚼字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含贬义。
但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事件的记录者,理应在消灭错别字方面做出表率。否则,不仅会闹出笑话,而且误人匪浅。
首先是逻辑混乱,前后矛盾。很多的年轻记者在写稿的时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随意性较大,忽略了文章前后的逻辑关联,从而前后矛盾。
每年春季,笔者所在城市的人事部门都会组织大型的招聘会,电视台的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回来后编写了两篇新闻稿,其中一篇是《春季大型招聘周?缓解企业用工难》,在这条新闻中记者写到:前来参加招聘活动的130多家用人单位共提供了近9000个就业岗位,毕业生们都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向用人单位递交简历、面对面洽谈,推销展示自己,需求的专业包括技术操作、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100多个类别,呈现出需求岗位全,求职人员多,达成意向比例高的局面。另外一篇稿件是《多家公司招人难?求职者处于观望状态》,文中写到:在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虽然招聘企业和公司很多,前来应聘的求职者也是比肩接踵,但是填写应聘简历的求职者却寥寥无几,更多的求职者则抱着观望的态度,期望
江苏省公务员遴选职位表
到更好的工作。两条新闻前一条说此次招聘岗位多、应聘者多、达成意向多,招聘会非常成功。后一条却说应聘者大都采取观望的态度,填写应聘简历的求职者寥寥无几。显然,两条新闻是自相矛盾的。这样的新闻怎会有说服力?
其次是主观臆断,以偏概全。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没有了解全面情况,就仓促定下结论,从而使稿件出现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的问题。
仲夏时节,葡萄丰收。农业部门组织了一次葡萄鉴评会,葡萄种植户选送葡萄参评。鉴评结果是:没有发现农药超标的情况。于是记者在稿件中就下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农药没有超标的,对全市来说,葡萄可以放心吃。”单看这句话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前面提到一个词“选送”。统计学中,随机抽查的样本具有普遍性。既然是农户自己选送的样本,那么只能说明选送的这些样本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记者以此断言全市葡萄生产农药不超标就是主观臆断,以偏概全了。
提到助学,很多人想到的是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圆其上学梦。高考过后,双汇集团也开展了一次助学活动,这次的助学活动是对双汇职工考上大学的子女发放数额不等的奖学金。记者在稿件当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圆了XX同学的大学梦。”这句话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条新闻有一个隐含的背景,那就是得到奖学金的同学,都是职工子女,也就是说领到奖学金的同学,其父母至少有一位在双汇集团工作,而这个企业的职工工资在本地是属于较高的,那么对这几位同学来说,奖学金就是锦上添花,而
不是雪中送炭。除非在新闻背景当中交代,这个受助学生的家庭非常贫困,否则,“圆了大学梦”这个说法就是不合适的。
第三是不辨词义,忽视差别。词义,顾名思义是词的含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词的语法意义、词的彩意义。记者在写稿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范围的大小、程度的轻重以及语言搭配的习惯,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彩、运用的对象。忽略了词义,就会出现错误。
清明节,漯河市开展了第五届“清明祭先贤全城诵经典”活动,漯河台记者进行了报道,在稿件中有这样一句话:师生们和召陵区人民检察院、召陵区人民医院等单位的干部职工先后齐声朗诵了《清明》、《千字文》、《孟子》等文化经典。其中“文化经典”一词用词不当。首先
新闻工作者应咬文嚼字
黄玉华
(漯河市广播电视台河南462000)
【摘要】新闻宣传上联党和政府,下联众,我们新闻工作者穿梭其中,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这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但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常说新闻无小事,在新闻宣传上,既要有政治敏感性,又要导向正确,还要发扬不怕吃苦、勤奋学习、咬文嚼字的精神,才能把
新闻做好。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咬文嚼字;背景
【作者简介】黄玉华,漯河市广播电视台编辑。
117
报考警校具体有什么条件和要求2018.4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业界探讨
是文化经典表述错误,应该是经典文化;其次,《清明》、《千字文》、《孟子》都是经典文化,但是只是其中的经典篇目。此句话应改为师生们和XX 等单位的干部职工先后齐声朗诵了《清明》、《千字文》、《孟子》等经典篇目。
旧城改造过程中,往往要对背街小巷进行硬化。本台记者也对漯河市的背街小巷硬化工作进行了跟踪
报道。其中,提到“XX 胡同位置比较隐蔽。”在这里“隐蔽”这个词使用的极为不妥,如用“偏僻”则比较恰当。可能记者觉得这个胡同较为曲折幽深,不好到。于是就用了“隐蔽”一词。比较两个词就能一目了然:“隐蔽”意为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如:他们隐蔽在高粱地里。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有主动隐藏的意思。而“偏僻”则是指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的人烟稀少的地方。与记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相近,所以在此篇稿件中应为“XX 胡同位置比较偏僻。”
这种用词不当的现象,在工作中较为常见。有记者描写西瓜的时候,这样写道:“一进大棚,记者就看到一个个绿幽幽,圆溜溜的西瓜。”在这里用了“绿幽幽”一词,不知何故。“幽”意为隐藏,不公开的,也指沉静而安详,迷信的人多认为指阴间。“绿油油”,是形容浓绿而润泽。所以这里应为“绿油油”。
第四是常识不足,闹出笑话。记者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好的编辑记者更应该是个杂家,人文历史、自然科学乃至经济科技都要有一定的入门知识。
在农业报道当中,经常会用到一些诸如“露地蔬菜”这样的专用名词。“露地”是相对“大棚”而言,通俗来说,就是露天种植,没有人工气候室的条件,完全依靠大自然的种植条件来种植。知道了这些,在写稿或者是上唱词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陆地蔬菜”这样的笑话了。
第五是播音环节,错误频出。首先是稿子读音出现错误。我们在电视上,广播里经常可以看到或者听到这样的错误。低绮户中的“绮”字,应读qǐ,而不是yǐ。但是好多人依然固执地把它读为yǐ,央视的李
梓萌在《2014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复赛第五场,为选手示范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将“低绮户”中的“绮”字读成了yǐ。还有“乍暖还寒”中的“还”,读音应为huán ,而不是hái ,出自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形容冬末春初气温忽冷忽热,冷热不定。“还”古时读音是“huán ”。其实就是在现代,稍早一点——比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也是只有一个读音,没有普通话中“hái ”这个读音。也就是说,在用于“归还”的“还”时,读作“huán ”,在用作“还是”、“还有”这一义项
时,仍然读作“huán ”。事实上在古诗词中没有“还是”、“还有”的用法。“hái ”这个读音最早是在明清小说中开始出现的。如《红楼梦》第五十回:“他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其次,句读不知,是断句不准。断句在古代称为“句读”。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就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 )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句子。播音员如果不懂断句,往往会误解原意,造成误读。比如“知名电商平台参展”,这是一个偏正词组,参展是关键词,谁参展?电商平台。电商平台是电子商务平台的简称,知名修饰电商平台。搞清楚这些,就不会读成,知名电商、平台参展了。
南京人才招聘网《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剧本上演时郭沫若先生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这真是咬文嚼字的好例子。郭沫若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新闻工作者也是语言文字工作者,错别字不论出现在哪个环节,其影响都是负面的。要避免这类的错误,需要端正态度。记者要在写完稿件之后,自己认真地读一遍,或许,就会发现不经意间的笔下误,从而在稿件播发之前改正过来。播音员要在录音前,熟读稿件,仔细体会作者表达出来的感情、语气。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加强学习,多读、多看、多记。
当然严峻的形势下,要吸引观众,努力改变新闻中存在的问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才能提高。比如:做好新闻内容的“加减法”,让会议报道瘦瘦身,民生新闻增点儿肥;记者的身子放低一点、视点下移一点,不断改进民生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报道方法,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提高报道水平等等。■参考文献:
[1]谭秋东.文化视域下社会流行语传播特性分析——
以近八年《咬文嚼字》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为例[J].新闻世界,2017.01
2022广东公务员考试[2]王婧.网络热词的发展现状及引导策略分析——以
国家电网是国企还是央企《咬文嚼字》公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7-06-15[3]孙丽萍.中国人最爱“正能量”[N].新华每日电讯,2012-12-31
[4]陈信凌、熊婧婧.《咬文嚼字》批评的特与意义[J].中国编辑,2010-01-10[5]《咬文嚼字》发布2016
十大流行语[J].新闻论坛,
2016-12-25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