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提升练(十一)
(时间:40分钟 满分:85)
编者选题表
2022河北省考公务员面试时间
考点
角度
题号
希腊城邦的政治特点
1
公民大会的权力
2
五百人会议的影响
3
雅典法律体系的特点
4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5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6
万民法的发展
7
罗马法的自然法则
8
西方人文精
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9
格拉图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
10
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
11
苏格拉底与孟子思想的共同点
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48)
1.(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虽则有他们共同的文化,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反映了希腊(  )
A.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    B.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
C.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D.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解析:A 材料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说明希腊诸邦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007年考研分数线国家线,体现的是城邦各自独立的特点,A项正确。B项没有反映材料的内涵,CD两项属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2.(2017·河南濮阳一模)“一般古希腊城邦的行政官员都是义务职,他们也并不组成为某个行政首脑统一领导之下的政府’,乃至也不形成对有关首脑的依属关系。这是由于古希腊(  )
A.建立了完整的权力监督机制
B.公民大会拥有最高决策权力
C.行政官员内部矛盾冲突频繁
D.实行了行政机关权力平衡制
解析:B 雅典实行直接民主轮流坐庄,公民大会拥有最高决策权力,未形成首脑集权现象,因此没有形成某个行政首脑统一领导之下的政府’,乃至也不形成对有关首脑的依属关系,B项正确。
3.(2018·山东菏泽摸底)有学者认为,雅典的五百人会议较之四百人会议不在人数的增加,而在于成分的变化。该学者观点说明了五百人会议(  )
A.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特权   
B.增强了公民民主观念
C.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热情   
D.巩固了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D 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地域性的五百人议事会取代血缘性的四百人议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削弱旧氏族贵族的特权,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铲除其特权,A项错误;增强公民民主观念的是诸如陶片放逐法、津贴制度而非五百人议事会,B项错误;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热情的是伯利克里时期的津贴制等措施,C项错误;以地域性的五百人议事会取代血缘性的四百人议事会,并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有利于从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结构方面巩固和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和程度,D项正确。
4.伯利克里说:“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那些虽未写成文字,但是违反了就算是公认的耻辱的法律。材料反映的雅典法律体系的特点是(  )
A.成文法与习惯法并重    B.习惯法与自然法并重
C.注重保护平民的利益    D.强调法律的公平正义
解析:A 那些虽未写成文字,但是违反了就算是公认的耻辱的法律体现了习惯法,我们服从法律本身,163贵州招聘信息网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体现了成文法,A项正确;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与题干无关,B项错误;“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那些虽未写成文字,但是违反了
就算是公认的耻辱的法律反映了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利益,没有特别侧重平民,C项错误;材料与法律的公平正义无关,D项错误。
5.(2017·安徽池州一模)有学者指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人对于雅典民主的评价都不高,柏拉图甚至认为暴君政治比民主还好,因为暴君只是他一人在做坏事,民主则有可能是全体人在做坏事。据此可知(  )
A.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倾向于君主专制
B.雅典民主排除了贤人参与政治活动
C.雅典保证了男性公民都能成为管理者
D.直接民主有可能不利于雅典城邦发展
解析:D 根据民主则有可能是全体人在做坏事可知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利于雅典城邦的发展,D项正确。
6.(2017·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模拟)《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四条规定:现行窃盗被捕的,
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泊峨岩下摔死;如为未适婚人,由长官酌处笞刑,并责令赔偿损失。材料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  )
A.内容细致,可操作性强   
B.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保留较野蛮的习惯法   
D.突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解析:A 材料对奴隶与未适婚人犯同一罪行进行不同的惩处规定,说明罗马法内容细致,可操作性强,A项正确;材料重点突出对盗窃罪的分类处理而非对私有财产的保护,B项错误;C项只能反映对奴隶的处理规定,不能反映材料全部信息,C项错误;D项也仅能反映对未适婚人的处理规定英语六级查分入口,D项错误。
7.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他们除了协商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令的工作,还担负着答复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以及其他法律事项,法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蔚然成风。材料说明(  )
A.罗马法学家拥有了国家立法权
B.成文法逐渐取代习惯法
C.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万民法发展
D.罗马法已经发展到鼎盛
解析:C 罗马帝国前期,立法权掌握在贵族元老院手中,材料表明罗马法学家也只能协商国家进行立法,并没有立法权,A项错误;罗马共和国时期成文法就逐渐取代了习惯法,B项错误;材料说明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积极进行汇编法令、法律解释、著书立说等工作,从而推动法律教育与法学研究蔚然成风,说明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了罗马帝国时期万民法的发展,C项正确;6世纪时,东罗马帝国编撰《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D项错误。
8.古罗马的法律谚语:“所谓正义,主要的不是关于实际规则的对或错。人类的正义,是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而且这种规则应能适用于一切人,适合于一切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一法律谚语主要体现了古代罗马法律遵循(  )
A.证据法则    B.民主法则    C.程序法则    D.自然法则
解析:D 根据材料中所谓正义,主要的不是关于实际规则的对或错可知强调的不是证据,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主,B项错误;材料中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并未提到处理事情的程序,C项错误;材料中适用于一切人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体现了自然法则,D项正确。
【新知生成】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他认为,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9.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种主张(  )
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B.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C.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解析:C AB两项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安提丰是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与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格拉处于同时代,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讲究人的感觉,强调了人的主观随意性,由此可判断这种主张与人是万物的尺度相似,C项正确;“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并非以人为本,D项错误。
10.(2017·山东枣庄期末)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  )
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
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
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
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解析:A 材料中柏拉图主张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统治者,并由具备治理国家能力的哲学家担任国王。可见柏拉图的政治主张在治国方面具有明确的是非优劣的标准,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故选A项。柏拉图的政治主张不同于近代民主政治思想,B项错误;柏拉图只是否定雅典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制,并不否定城邦民主政体,C项错误;此时雅典民主政治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柏拉图针对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设想,D项错误。
11.(2017·贵州遵义摸底)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学生柏拉图最后闻,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理念是万物本原
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苏格拉底用一个蜡做的假苹果考验学生,受苏格拉底所说的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影响,除柏拉图以外的学生都认为是真苹果,只有柏拉图坚持独立思考,没有受苏格拉底的误导,拥有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美德,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12.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河南省招生信息服务平台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
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B.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解析:B 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对人的教化,不是研究人本身,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民主政治,C项错误;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不符合题干材料反映的主旨,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25,1412,37)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法典,是唐律的典型代表。据《旧唐书·刑法志》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有同州人房强,弟弟在岷州任统军,因为谋反伏诛;按照当时的法律,房强应当因为连坐处死。太宗得知此案,怜悯其将死,于是对大臣们说:“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典。这不是庶人的过错,怎么能因此滥施重刑呢?这更显得君主不德。……怎么能不察其原本而一概加以诛罚呢,这违反了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则。这对《唐律疏议》的修订产生了影响,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为情理切害。后来以其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亦被宋元明清所继承,在东亚被其他国家所接受。
——陶舒亚《中国法制史》等
材料二 《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元527~565)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书名取自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大法学家盖尤斯、保罗、乌尔比安以及其他法学家弗洛伦丁和马其安的同名著作。该书简要阐明了法学原理,
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但随着罗马帝国的分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法学阶梯》逐渐湮没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直到人类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时,其命运才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