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22]
《唐诗研究》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2006年12月
指定用书:《唐诗研究》,沈松勤、胡可先、陶然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一、课程性质、宗旨及要求
《唐诗研究》是高等学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之一。它继《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基础课之后而开设,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证书查询以唐代诗人及其作品为主要学习内容。对于既往的古代文学基础课程,它不仅是一种继续,更是一种深化。
在我国这个古老的诗国里,诗是最早发达的一种文学体裁,而唐代又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出现了高度繁荣的局面。无论是体制的完备,还是技巧的成熟,无论是意境的高远,还是韵律的精严,无论是
生活的深度,还是反映现实的广度,唐诗都达到了颇难后继、不可逾越的地步。因此,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遗产中最为珍贵的部分之一。千百年来,唐诗不仅以它所表现的积极向上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风貌给后人以感染,而且以它所显示的异采纷呈的艺术画面和审美情趣给后人以陶冶。
设置本课程的宗旨是:使自学者在大量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由面到点,由博返约,对作为古典文学精华部分的唐诗获得更准确的认知和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观照古代作家作品的能力,并在观照过程中吸取丰富的艺术经验和艺术素养。
学习本课程,不仅要求全面了解教材所论列的唐诗名家的独特个性和创作风貌,正确注释唐诗名篇的字词句章,深入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而且要求从多种角度、多种侧面对唐诗进行总体把握,涉猎并评析唐诗研究中的一些得要问题,诸如唐诗繁荣的原因、唐诗的演进阶段、唐诗的诗派诗体以及作为文化背景的唐诗与政治、宗教、科举的关系等等,从而能够粗略地勾勒出唐诗的发展轨迹。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采用沈松勤、胡可先、陶然所著的《唐诗研究》为教材。该教材不仅从宏观的角度对唐诗进行考察,而且从微观的层面对相关作家作品进行研究与考索,但很少涉及具体作品的注释、分析与鉴赏。有鉴于此,该教材与还与下列参考书配合使用。
本课程的主要参考书为:
《中国古代文学》中册(原杭州大学中文系编印。)
《中国文学史》第二册(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其后多次重印。)
《唐诗选》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1版,其后多次重印。)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版,其后多次重印。)
《唐诗鉴赏辞典》(程千帆等集体编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其后多次重印。)
三、教材内容提要
本教材共八章,内容包括绪论、唐诗的演进阶段、唐诗诗体、唐人诗论、唐诗文献、唐诗与政治、唐诗与宗教、唐诗与科举。其中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为学习重点。现对各章内容作一扼要提示,并拟列思考题若干:
第一章  绪论
一、唐诗繁荣的标志
清代编纂的《全唐诗》收录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人二千二百多家,加上后人不断增补,共计五万三千多首。这是唐诗繁荣最好的写照。唐诗繁荣的标志更应该从质地着眼:在声势浩大的作者队伍中,名家辈出,巨匠迭现。无论是体质的完备,还是技巧的成熟,抑或意境的高远,韵律的精严等方面,都将中国古代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
(一)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
唐代政治采取以诗赋取士的开明措施,去网罗人才,不分门第,只要文人的诗写得好,被考试官看中,就可以登第及仕。这就极大地刺激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写诗的热情,因而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其他朝代的诗所以不及唐代,就是因为没有实施以诗取士的国策。
(二)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
从总体上看,唐代帝王较为恢弘大度。这种恢宏大度,则是国力强盛的表现。正因为国力的强盛,李唐统治者才敢于鼓励臣僚批评自己,朝野内外才能形成清明、自由的政治气氛。而这种清明与自由的政治气氛,为唐诗的繁荣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较为开放的思想体系。
唐王朝实行的是儒、道、释三教并存的思想体系,而不像汉武帝时那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在客观上,对解放思想、活跃空气,促使诗歌的繁荣无疑是有益的。而随着儒、道、释三教的繁盛,还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许多僧人、道士本身就是诗人,其中有的还参有诗名。如寒山、拾得、灵一、皎然、灵澈、贯休、齐己等。这些能诗的僧人、道士与诗人们还过从甚密。
(四)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唐代强盛的国力和发达的经济促使了中外文化的广交流,也促进了与诗歌密切相关的音乐、书法、舞蹈等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这些艺术门类的发展反过来又推进了唐诗的繁荣。
三、唐诗的分期
关于唐诗的分期,也是唐诗研究者长期注意的问题。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分法影响最大,沿用至今。它肇始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定型于明代高棅《唐诗品汇·总叙》。人民银行招聘入口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分别经历的大致时间和代表诗人是:
考研考试时间2022具体时间自武德至开元初(618~713)为初唐,历时100年,代表诗人为王勃、杨炯、卢照麟、骆宾王、陈子昂等;
自开元初至大历(713~766)为盛唐,历时50年,代表诗人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
自大历至元和末(766~820)为中唐,历史50年,代表诗人为元稹、白居易、韩愈、孟郊、刘禹锡、柳宗元、李贺等;
自开成至五代(836~907)为晚唐,历时70年,代表诗人为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
需要指出的是,唐诗的分期与唐代历史的分期并不一致,两者不能混同。以下三点必须注意:其一,钱锺书《谈艺录》说:“诗自有初、盛、中、晚,非世之初、盛、中、晚。”唐诗分期中的初唐与盛唐,就与历史的分期并不一致,两者不能混同。其二,高棅举初、盛、中、晚之名,用意在于勾勒出唐诗发展的大体趋势,每个时期的时限是长短不等的,甚至是相当悬殊的。其三,“中唐”处于“盛唐”之后、“晚唐”之前。对“中唐”之“中”,也不应有所误解,以为它是唐诗由盛入衰的转折时期,其诗歌成就必在盛唐之下。
思考题:
1.唐诗繁荣的主要标志什么?
2.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哪些?
3.唐诗主要分为几个时期?各个时期起迄点各是哪一年?
4.为什么说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5.唐代开放的思想体系是如何对唐诗发生影响的?
6.为什么说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的发展会对唐诗直接发生影响,并促进唐诗的繁荣?
7.高棅《唐诗品汇》四唐分期说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8.怎样理解唐诗的分期与唐代历史的分期不一致的情况?
9.唐代较为清明的政治环境对唐诗有着怎样的影响?
10.中外文化交流是如何促进唐诗的繁荣的?
第二章  唐诗的演进阶段
第一节 初唐诗歌
一、贞观前后诗坛
入唐以后的二三十年间,诗坛从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推进了南北的交流与融合。贞观前后诗坛主要有虞世南、魏征、上官仪、王绩等诗人。他们的诗歌表现了唐朝初年的一些新的气象。
二、四杰与初唐诗歌
“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都是七世纪下半叶的诗人。他们都是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志大,有雄心壮志,却位卑职微,社会地位低下,生活道路也十分坎坷。他们的诗歌创作尽管没有彻底摆脱时风的影响,在总体上,却一方面使诗歌的题材内容由“上官体”的应制奉和转向了对江河大漠的描绘和对个人性灵的抒写,另一方面在风格上也由纤柔卑弱变为明丽清晰。四杰的诗,在诗体的新变上,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推进之功。首先,推进了五言律诗的成熟。其次,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初唐体”。
三、“沈宋”的律诗与陈子昂的“唐音”
“沈宋”指沈佺期与宋之问,他们对唐诗发展具有专门贡献;而陈子昂则如是继往开来、开启一代诗风的诗人。
公务员报考条件学历专科可以吗?
五言律诗在“四杰”的笔下已出现了相当成熟的作品,沈佺期、宋之问则以大量严守格律的创作实践,使五言律诗进入了定型阶段。他们的诗,尤其是应制诗,不仅完成了由南朝齐沈约等人所倡导的“永明体”的四声诗律向唐诗平仄的过渡,而且其平仄粘对的法则为其它律诗的形成起了推导作用,衍生出五言排律与绝句、七言律诗与绝句。而沈佺期与宋之问在创作五言律诗的同时,已经进行了绝句或七言律诗等方面的尝试。
    陈子昂醉心于诗歌的“复古”,主张恢复诗歌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并付诸具体的创作实践,呈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成了唐诗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在于复归风雅。他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就从理论上明确地阐释了这一主张。陈子昂以自己成功的创作实践,成为以雄浑为主要风格的盛唐诗歌的开拓者。
第二节 盛唐诗歌
一、张九龄与山水田园诗派
张九龄不仅是一位贤相,同时也是文坛大手笔,具有很高的声誉。他的组诗《感遇》,以兴寄的手法,抒写了罢相后坚守操节,不苟污浊的情怀。在这组《感遇》诗中,作者既保
持生活在盛唐气象里文人士大夫的那种风度,同时蕴涵着面对不祥变化而产生的不安心理与情绪。尽管这种心理与情绪还是朦胧的,但正是盛唐诗人从对理想的追求转变为对现实不平的表现,既表明了诗人清高超脱的政治态度,也体现了诗风转变的最初趋势。至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的笔下,全面形成了面向山林田园、清高冲淡的诗风。
王维是面向山水,创作清高冲淡诗风的代表作家。他早期曾写下不少慷慨激昂的诗篇,但随着政治环境的恶化,其诗歌创作也从高歌功名转向了幽深的山林。更因受到佛学的影响,使其诗加上一定的佛学内蕴。面对清新宁静却又生机盎然的山水,王维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其精神也随之升华到了空明无滞的境界,自然之美与心境之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了如水月镜花般的洋溢冲淡之美的诗境。
与王维齐名的孟浩然,在隐居与漫游山水中渡过了一生,创作了大量山水田园诗。他的这部分诗歌鲜明地表现出清旷冲淡的风格特征,但冲淡无奇却其味醇厚。孟浩然诗歌的风格冲淡又往往表现为朴素自然,脱口而出,寄情在有意无意间,有时甚至如话家常。如《过故人庄》就是如此。苍溪县人民政府信息网
王维与孟浩然在盛唐诗坛享有盛誉,时人崔兴宗称王维“当代诗匠”(《酬王维》诗序);
孟浩然之友王士源称孟浩然“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当时,以王、孟为中心,还有一批诗风与他们相近的诗人,如裴迪、储光羲、綦毋潜、崔兴宗、刘眘、张子容、常建等。
河南人事考试中心网上报名系统二、高适、岑参与边塞诗
边塞诗的内涵很广。大凡写从军征战、抒发报国情志、揭露军中不平、反映反战呼声、记录民族交往、歌颂域外风情、描绘塞上风光,上自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下至朋友之情、戌卒之思、思妇之念,只要是反映同边塞生活有关的人、事、情、景的诗篇,都可以列入边塞诗的范围。边塞诗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和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