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
2021.1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资料中,最能印证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的是
A.新石器大量出土      B.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D.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2022国考缴费时间
2.图1为距今约6000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对此解释比较恰当的是
A.河姆渡人以畜牧业为主要生计    B.时人可能产生初步的审美意识.
C.河姆渡人以制陶作为主要产业    D.证实牲畜驯化始于中国的南方
3.考古学者在大汶口文化的一些大墓中发掘出了棺椁,还有大批的随葬品,最多的有180多件,包括精美的彩陶、黑陶和白陶及石质、骨质的工具、装饰品,甚至还有刻花的骨梳和象牙雕筒等工艺品;而葬在同一墓地的其它墓葬则几乎一无所有。这反映了
A.贫富悬殊的现象    B.早期国家的产生    C.阶级压迫的现实    D.世袭王权的形成
4.吕思勉先生曾把古代中国历史依此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
5.当赵国40万大军被秦将白起围在长平时,秦王下达了“凡是年龄十五岁以上者,都要向防地报到”的命令,于是秦国大军迅速集结,最后坑杀了赵国的降兵40万人。秦王的命令与哪一制度的推行最有关联的是
A.宗法制度    B.募兵制度    C.军功爵制    D.户籍制度
6.俸禄是指官员的报酬。春秋晚期,诸侯逐渐实行谷禄制,孔子为鲁司寇,有“奉(俸)粟六万”。至战国,各诸侯国更是普遍施行谷禄制。秦国的官俸以“石”为级别计算官禄,而楚国用“担”来计算。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宗法制受到冲击      B.官僚制度遭到破坏
C.贵族政治开始瓦解    D.官职制度发生变化
7.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第一次变法时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一规定的实施
A.减轻了个体农民负担    B.削弱了贵族原有特权
C.有利于发展小农经济    D.消灭了奴隶制剥削制度
8.孔子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由此可见当时
A.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贵州省163人才招聘信息网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礼法思想逐渐融合
9.一位先秦思想家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
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这位思想家可归为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0.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方面皆产生剧变,各种思想学派也应运而生。其中有一学派认为,对政府而言,军人和农民是有用的,游士、儒者乃至商人,都是不事生产的“蠹民”,必须加以铲除。持这一看法的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1._上达于皇帝的文书,须有“昧死再拜”“顿首死罪”“诚惶诚恐”等语词,自称“愚憨”“粪土”“叩头死罪”之类。文书各式上还形成了避讳、抬头等制度,这根源于
A.君主专制制度    B.文书格式的规定    C.宗法避讳制度    D.礼乐制度的发展
12.据《汉书·地理志》统计,西汉政权先后在27郡设有盐官35处,在38郡设有铁官46处,全国各地的盐铁官都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后更名大司农)。这些措施旨在
A.盐铁收归官营    B.增加中央收入    C.加强中央集权    D.征讨边疆匈奴
13.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实行“退功臣而进文吏”的政策,一方面解除功臣兵权,并“保其福禄”;另一方面,又重用文人儒士治理国家。上述举措
A.改变了藩镇割据状态    B.形成了君臣相安局面
C.消灭了豪强地主势力    D.反映了皇权专制无情
14.《史记》和《汉书》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近年来出土的大量简牍更是汉代的珍贵史料。要想确切了解西汉历史,最适当的方法是
A.只需研读《史记》和《汉书》    B.研读、考证出土的汉代简牍
C.将文献和简牍进行综合研究      D.向研究汉代历史的专家请教
15.“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作出此决定的是
A.盘庚    B.周平王    C.北魏孝文帝    D.宋高宗
16.隋朝统一全国后,曾对山东江南名门大姓的婚姻进行过抑制,但直到唐代,民间依然“修婚姻不及官品,而上阀阅”,前朝旧族仍然“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据此可知,唐代
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B.门阀体制影响深远
C.科举制度不受社会重视    D.婚恋关系极端保守
17.汉朝除京城长安之外的18个都会中,北方地区拥有13个,江南地区只有吴县一个。唐朝著名的城市首推长安,其次洛阳,再次扬州、广州、泉州、益州、越州。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治中心南移趋势    B.南方经济地位日趋加强
C.城市经济职能为主    D.关中地区经济最为发达
18.图2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中央政府架构简图。这一王朝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宋
19.这个时代的士大夫认为,比起带领数十万军士北上收复失土,进入太庙献祭,状元及第的荣耀更为可贵。造成此时代风气的背景应是
A.商业繁荣兴盛,子弟若悉心培养将可跻身世族   
B.外族强大,收复失土成为空想,不如归野乡间
C.初创立科举制,世族皆争相培养子弟求官致富   
D.政府礼遇文人,排斥武将,士人拥有无上光荣
20.《马可·波罗行纪》记述,“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
这发生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0分。
2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封建”与“分封”
上海公安学院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什么文凭可以考小学教师资格证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
(1)简释材料一中“封建”的含义?写出这一制度的消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异同。(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原因。(6分)
22.(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武帝经营西域
材料一  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西汉与乌孙联姻成功。元鼎二年(公
元前115年),西汉设立酒泉、武威两郡,并移民实边。……辽宁疫情最新数据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从票侯赵破奴带属国骑兵及郡兵数万攻姑师、楼兰,破姑师国,俘虏楼兰王。在河西开设四郡,肃清东西交通的大道后,西汉便开始在西域的中心地带屯田,确立经营西域的根据地。
——摘编自郭丽《西汉时期的西域开发及其》
材料二  一方面,中原地区的丝绸、漆器等物品大量地行销到西域,成为西域人民的生活用品。另一方面,西域诸国的特产物品,如各种皮毛制品和葡萄、胡桃、石榴等水果,还有著名的汗血马及其他珍禽异兽,都先后传入中原内地。
——韩兆琦、赵国华《秦汉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列举汉武帝经营西域的策略。(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