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的深度解析(原创)
作者
山东 临沂   张旭
课程改革以来,高考评价体系确立“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为基本考查内容,着重考察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探究能力三项关键能力,并根据历史学的学科特点和试题情境的复杂程度,将历史等级考试试题分为简单情境、综合情境和复杂情境,三种考察载体,实现了引导教学、立德树人、服务选材的三重目的。
从2017年开始,作为第二批进入新课程改革的省份山东省启动课程改革,2020年第一批新课改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开启了等级考的新历史。到现在为止,山东省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三年,三年来,山东省一直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试题以灵活新颖获得好评。尤其今年是山东省第一年摆脱“三旧一新”的局面进行的命题,所以试题显得更为吸引力。山东省的命题体现出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凸显对思维过程的考察。在试题的题型和题型布局上实现了简约和稳定。其选择题主要有以下特点:题干是侧重于对于史实的陈述,选
项侧重于论述式避免结论性的,有限开放性非常明显,一道选择题主要侧重于测试一个素养,任何一套试卷中都涵盖了历史学科的五大素养的考察。
下面是笔者对于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的深度分析:
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英语托福雅思相当于几级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百家争鸣中田齐法家的政治理念,属于推理推断类选择题,旨在考察学生阅读、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属于学习情景类试题,主要考察了学生的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 即要求学生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题干的关键信息在于田齐法家主张“皆从法”强调“用礼义”,表明田齐法家对法和礼的态度,即尚法存礼,故选A。
B项不符合题意,天是指上天(天道),而所谓敬天是指敬奉上天,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崇德是指崇尚高尚的品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                     
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                     
D.礼乐制度的重建
答案:C
教资2021下半年考试时间
【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政治——汉朝政府的政策,属于目的类选择题,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属于学习情景类试题,主要考察了学生的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题干的关键信息在于“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的,并且相马术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突出了政府的重视,由于其推动者主要为官府,所以目的主要应该是维护统治,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阶段特征可得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应该服务于军事战争的需要,故选C
A项不符合题意,相马术是指古代人们经过长年累月在使用马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积累下的挑选马匹的经验,是马匹鉴定和选种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能。古代马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和战争,与农耕技术的推广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汉朝时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服务于商业交往是不符合史实的。C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礼乐制度一般指礼乐制。礼乐制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材料中的相马术与其无关。
方法点拨:目的主旨型试题,当选择题中出现目的或者主旨旨在等词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主人公,看这个主人公的职业(是一个人的话)和核心立场(政府等集体单位)。目的与其身份有很大关系。
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经济——宋朝的纺织品,属于推理类选择题,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属于学习情景类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宋朝)和空间(南方)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考察、分析。题干的关键信息在于宋代纺织品出土的地点“福建福州、江苏金坛、江苏武进、湖南南阳、赣江兰溪、江西德安、浙江台州”
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宋代纺织品出土的地域,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国内南方,
海上丝绸贸易主要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贸易,其基本通道为海上丝绸之路。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衣料材质是如何发生明显变化的,就我国古代衣料材质的变化来看,明朝时期棉作为一种衣料广泛使用,明之前麻丝居多。D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对于南北方的纺织技艺进行对比,可以排除。
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政治——明朝时期的监察制度,属于目的类选择题,旨在考
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属于学习情景类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题干的关键信息在于明朝廷对监察御史的政策,一方面朝廷进行考核,另一方面要求地方也进行上报监督,由于此举主要是中央针对于各地监察御史的监督,故其主要目的应当是保证监察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选择A项
上海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B项不符合题意。明时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及浙江、山西、山东等十三道监察御史共110人。都察院不仅负责纠弹百官,而且还监督刑部、大理寺的活动,直接对皇帝负责,甚至可以定谳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故权利同前朝相比有所增加。 但本题的材料中没并有涉及如何限制监察御史的权利。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所涉及的主要是对于监察御史的考核和监督,体现出对于监督权的监督,不属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节,排除C项。D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所涉及的内容没有拓宽对于地方的监督渠道,只是对于监察御史的监督和考核。
强烈推荐|中外历史纲要优质课件大全
5.1863 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今美
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                   
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
湖南省人才网
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中国近代外交理念——晚清时期的外交思想,属于本质、实质类选择题,旨在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属于学习情景类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题干的关键信息在于学者张斯桂认为中国是“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但是《万国公法》“大有裨于中华”还认为“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说明当时部分中国人主张选择性的吸收国际法原则。故选D项
桂林公务员考试网
A项不符合题意,宗藩体制从广义而言,它涉及国内皇帝与宗亲、功臣等实力集团的关系以及国际上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特殊的传统关系,狭义的宗藩制度实乃围绕皇帝处理皇权与宗亲、功臣等地方实力集团关系而确立的。本题中该学者认为“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对于中国传统的宗藩体制并没有否定。B项不符合题意。这一时期中国早就融入了国际社会,就当时来说,中国确实有着自己的法律,但是和国际接轨,同西方国家势必会产生摩擦,利用《万国公法》到国际的相关律法,这样以来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有所依据,不至于过于被动,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在中国深受喜爱,为此曾被清朝聘请为同文馆的国际法总教习。C项不符合题意,西方的外交制度根源于中世界晚期王权对于教皇教权的否定,形成于17-19世纪国家主权等观念的不断高涨,据材料可知《万国公法》属于国际法类,与外交制度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