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整改思路——以百学院为例
作者:陆莲枝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期
    陆莲枝
    (百学院 外语系,广西 百 533000)
    摘要:地方高校的基本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可借鉴的成功的实践教学经验不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等现实问题。地方高校应紧跟国家教育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根据学校实际建构课内课堂、第二课堂、校外实践“三位一体”的有效教学模式,建立互惠双赢的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英语专业;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2-0253-03
    百学院于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升本以来,百学院认真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自身所处的发展环境,不断强化机遇意识,不断总结办学经验,逐渐明确了特鲜明的多科性应用型区域中心大学的办学定位。革命性、民族性和边疆性是百学院的办学特,培养服务百及周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是百学院的办学使命。在学校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背景下,英语专业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着力培养具有较高语言技能和熟悉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实践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1]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人才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更加突出,培养合格的英语应用型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地方高校的天职之一是服务社会,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必须的选择,建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成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拟以百学院为例,探讨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期进一步深化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一、百学院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1.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建构。“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其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百学院始终秉承德高业精志远行敏的校训,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完善“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于2009年将实践创新平台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该平台是为了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而设置的。除了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发展平台课程中安排一定的分散性实践性教学外,还在实践创新平台安排专门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公益劳动、入学教育与军训、毕业教育、英语语言技能实践、英汉翻译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另外,该平台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发明创造以及各级各类比赛,或者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考试,或者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等,逐步形成了以实践课程为基础,以毕业论文为主导,以专业实习为主体,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
    2.重视学生校内外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百学院英语专业始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坚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已经建立多个固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每年暑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百市各县市政府部门、旅游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教学实践共建基地。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各种节假日或者寒暑假期,到各种实习基地开展各种服务工作,包括为政府部门翻译文件资料,为旅游景区翻译宣传资料等,既体现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也
在实践工作中应用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商贸会、体育赛事、国际性会议等英语翻译或接待的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紧密结合,积累翻译实务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合作精神以及翻译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3.落实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任重道远。近年来,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一百六十多所专科学校先后升格为本科院校,该类院校的基本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技能操作。理工科院校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基本不存在分歧,学生到某一岗位上进行操作就算实践。然而,如何界定语言类专业的实践,则意见不一,众说纷呈:有的认为只有全部学生下企事业顶岗才算实践,有的认为让学生走出课堂从事语言运用活动就是实践。百学院一直重视校内外的语言实践教学,校内加大语言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加快教学改革研究的步伐,校外积极建立实习基地。然而,由于专业建设时间较短,可以借鉴参考学习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和经验也非常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还在摸索阶段。中国银行业协会网站
辽宁省考面试入围名单    英语专业于2009年将实践创新平台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给实践教学的改革开辟了空间,提供了可操作平台,实践教学比以前得到重视。但是,不能否认,实践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是大打折扣的。比如,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少部分师生没太把实践教学当回事,他们只是被动地“实践”,达不到预期目标;或者,由于专业建设时间不长,教学硬件设施有所滞后或数量有限,没法满足学生课后大量时间的技能实践,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施,进而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真正落
实。如何立足地方和本校的教学实际,建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落实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是英语专业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需要不断加深教学改革,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作出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二、百学院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
    1.课堂教学轻实践。“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本科教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系。而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3]实践教学环节确实不容忽视,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是如此,因为它是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百学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强化实践意识,出台了诸多实践教学的相关规定。然而,和其他升格本科的同类地方院校一样,本科史相对较短,百学院许多教学改革举措尚在探索阶段,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尽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滞后教育观,实践教学被摆到次要位置。无庸置疑,英语就是用来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在地方高校更是如此,其服务地方的功能就体现在用英语来传播地方文化,促进地方贸易、经济、文化等的国际化,所以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技能的提高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很多教师不是不明白实践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只是,他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被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所驱使,实践性很强的听说读写译课堂还在满堂灌,似乎讲解
得不够透彻就没有履行教师的职责一样,所以,听力课上,老师忙于讲解所谓听力技巧,忘了让同学们基于自己的听力实践总结出各自可行的突破听力策略;写作课上,老师忙于灌输各种写作知识,从选词造句到谋篇布局,系统又全面,教师讲得有声有,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可到落笔之时还是一片茫然,写作依旧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写作仍然是学生的“重灾区”;翻译课上,老师辛辛苦苦地讲解翻译理论,学生听得战战兢兢,唯恐笔记做得不够周全,可一到翻译实战时就觉得学习的翻译理论好遥远,不知道学那么多的翻译理论该用来干什么。虽然百学院的英语专业本科只有几年的史,可是,英语是个非常传统的专业,历史久远,教师们很难跳出传统的教学框架,革新教法,更新观念。因此,如何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师查询网站
    2.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为了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工合作、沟通协调等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英语专业学生可到涉外企业,了解和参与国际贸易、旅游管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流程、经营和管理;也可到政府、事业单位外事部门,了解和参与对外联络业务要求,办公室业务及管理;或到外资企业、外贸公司或有英语需求的其他公司,为其提供现场翻译服务,可借阅一些外资企业、外贸公司的中文或外文文件、资料,为其提供文字翻译服务,增强资料翻译能力或借鉴翻译的技巧;以及到中小学,在教师指导下,实践听课、备课、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这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虽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就英语专业来说,在实习中把英语作为2020考研初试成绩公布时间
工作语言来运用,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可能性不大。除了教学和翻译,其他岗位对英语的要求不会很多,所以,在实习中要真正用到英语的岗位难求,而非教学实习岗位的实习单位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必须保护其商业秘密,一般不把实习生放在较为重要的岗位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实习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百学院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整改思路
    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百学院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突出实践和实用特,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与应用能力、较强的口笔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素质好、适应能力强、能在外贸、外事、文化、旅游、教育、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与英语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基于该培养目标,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需要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践、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1.建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所谓“三位一体”,就是把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教学模式。第一课堂指的是课内课堂,学生接受理论指导和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不论英语专业的何种课程,教师应根据课程实际,探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学习、案例教学
中国银行首页、研究式教学等,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通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采取学生主题发言、质询争论、求得共识等方式,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第二课堂指的是课内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场所,该课堂以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为载体,具有覆盖范围广泛,组织形式灵活,突出个性发展等特点,依托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英语仿读、角扮演、英语配音、英语新闻播报、辩论赛、演讲比赛、戏剧表演赛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课内知识的实践运用。第三课堂主要指学生在校外从事的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活动如见习、实习、参加各种翻译活动等。这三个课堂必须紧密结合,一气呵成,使学生课内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课外的种种实践得到有效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建立互惠双赢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高校与实践教学基地保持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是保证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坚实基础,对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涉及外事、外贸、旅游、政府、学校等部门,需要各方面协调运作。高校要对基地建设有专项投入,保证基地与高校双方合作研究的顺利进行,保证基地领导和优秀指导教师的奖励支出,保证联系、调研、研讨、检查、总结等会议支出。实践教学基地应该成为高校和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平台,应充分利用基地的设备优势、经验优势和高校的人才优势,开展项目合作,实现图书网络资源共享,在管理咨询策划、员工培训、市场调查等方面形成良好互动,实现“双赢”效应。高校可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基地人员参加高校的学术研讨会或课题研究,或邀请拥有前沿的业界信
2020公务员招考公告息、创新理念和实际管理经验的基地管理者担任客座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参与教学活动,以充实高校的理论教学。同时,高校可采取“送出去”的方式,安排教师进入实践基地挂职,让教师结合自身的科研和教学主题,参与基地经营管理,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打造“双师型”师资,这样,高校的理论与基地的实践得到有效结合,双方有了实质性的合作,使高校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朝良心方向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