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余俊渠  刘  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佛山 528000)
重庆人力资源招聘网
2021中级会计考试成绩查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地处广东省佛山市,是一所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地方综合性本科大学,毕业生分配主要覆盖珠三角地区,为适应珠三角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亟需开展多样化、多途径和多形式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突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特,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具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校一直注重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地方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比,工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有可提高和改善的地方。因此,加强工科专业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既能提升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又能为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未来科技创新人才支持。
一、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 以创新竞赛为依托,优化创新文化氛围
学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对象,在创新活动中起到主体作用,在大学生创新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实践主体作用得到有机统一。因此,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要以创新竞赛为依托,加强创新主体引导,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思维和认知程度不同,分阶段、启发性的教育,实现科技创新教育四年学习生涯不断线,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
(二)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我校经过多年积累,对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体系质量得到不断提升,但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目前仍处于较为封闭、滞后,与地方发展对接不紧密的状态。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尚未与社会教学、实践体系对接,在人才培养中过于注重专业课的理论教育,缺乏学科交叉以及 ——————————
【项目基金】1.2012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学、研、创”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地方机电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改革探索”(项目编号:g411907);2.2013年度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地方院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探究--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项目编号:2013-WJ24)
【作者简介】余俊渠,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社会知识的教育,仍以主导性知识教育为主,需要紧密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联系,争取尽快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三) 以实验课程改革为试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课程是工科学生检验理论知识的最好途径,同时实验室是学生创业创新的最好孵化基地。因此,必须优化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对传统的验证性为主、单一的实验课程进行改革,主要包括:以相关课程的打通、集成进行实验内容的整合、重组为载体,以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创新型实验的设计、开发、建设为内容,以实验课程独立开课改革为平台,以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实验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创新。坚持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为主,使“思维、方法与设计能力”三位一体相结合,开设有探索性的综合实验项目,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根本性的保证,发挥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四)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先导,转变教师育人观念
作为地方院校要加大投入,创造机会让教师走出校园,主动汲取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理念与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应加强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应该只停留在科学研究中,更要把创新理念运用到人才的培养上,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最终使自己成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贡献的高校教师。其次,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发挥双师型教师在科技创新竞赛中的作用,制定科技创新竞赛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的科技创新素质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力,保障教师对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优化创新实践环节2021年浙江省考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为出发点,协同佛山地区企事业单位,优化创新实践环节。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结合工科专业教学特点、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需要,按照基本技能训练、设计和综合技能、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四大模块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重组实践教学内容,拓宽地方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基地。
二、构建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
(一)创新竞赛管理平台
围绕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这个主题,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工程综合能力。以教育部、教育厅、全国各行业组织的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为导向,以学工工作专职老师管理为主,搭建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实现课内外互动、校内外互动机制,发挥第二课堂在工科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 人才培养的作用,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科技竞赛平台主要包括: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仿真大赛、挑战杯、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
贵州2022省考职位表、机器人竞赛、软件设计比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等创新竞赛。构建了“院—校—省—国家”四级科技创新竞赛管理平台,形成系统的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舒扬个性、沟
通合作、能力培养的舞台,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年级学生,以“集中教育为途径”感受创新理念为主,以宣传、讲座、创新培训等形式进行;
二、三年级的学生,以“兴趣需求为目标”参与创新活动,引导学生加入学术社团,打破院系、专业、学科界限,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申报学术基金和实验室创新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等;
三、四年级学生,以“竞赛任务为导向”参与创新竞赛,参与实际项目研究开发,组建创新竞赛团队参加校内、校外的创新竞赛,提高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新竞赛团队有两类:一类是参加校内创新竞赛,由学生根据爱好兴趣和竞赛需要自发组建的团队;另一类是为参加校外各级创新竞赛,根据竞赛内容和需求挑选学生,并专门配置指导老师带领成立的团队。
(二) 创新能力实践平台
创新能力实践平台,包括校内和校外实践实训平台。校内,构建以各学科专业实验室、研究中心、工程实训中心等统一、协调的工科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实训平台,为工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
2021年度考研国家线
力提供训练保障。校外,以我院获得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为契机,协同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正鑫隆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广东佛电电器有限公司等当地知名企业、研究所等校外单位,共建校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为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实际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主要措施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开展项目化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二是开展项目化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三是开展订单式实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三)创新服务保障平台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表
作者认为必须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实现全员参与。因此,建议把教务处、设备处、学生处、团委、二级学院等相关行政部门及教学部门纳入管理体系中,制定相关的考核机制、评价机制及激励机制等,构建创新服务保障平台。如:设立制订创新竞赛管理机制、学生奖励机制、教师指导创新竞赛奖励机制及学生创新评价体系等,把以前散松、个别行为凝练成有组织、规范、有效的管理模式。
三、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
(一) 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
以科技创新竞赛为依托,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效,注重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技能,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使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参与创新人才培养行列,以此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工程设计能力,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另外,通过引导、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科技创新协会、学生学术基金、科技创新竞赛团队等创新团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
赛,既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内涵,又很好营造健康向上、生机勃勃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自2005年9月以来,我院师生参与科技创新人数逐年增加,创新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在校内已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达到科技创新促学风的育人效果。特别在2009年至2012年,学院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好帮手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共有2530名学生参加“好帮手杯”科技创新竞赛,共有850多名学生获得校级奖励。
(二) 构建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地方院校实际情况,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心,以适应地区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为目标,着力打造创新竞赛管理平台、创新实践实训平台、创新服务保障平台等三平台,探索出一套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竞赛管理模式、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经过多年努力,我院学生科技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等级、层次越来越高,
选择有代表性的竞赛项目参加。2005年至今,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65项。其中,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18项、省级二等奖30项、省级三等奖80项;获得国家专利1项。
(三) 实现协同创新的双赢效果
我校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创新竞赛为载体,形成了“院-校-省-国家”四级校内校外的大学生创新竞赛管理体系,以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为契机,协同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致力于工科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联合申报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实现协同创新的双赢效果。本项目在校内、校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校内,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打造科技创新竞赛平台,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学生在全国、省级科技创新竞赛中屡屡获奖。特别在2005年,实现我校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在全国比赛获奖零的突破,引起学校领导重视并产生相关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管理办法,学校、学院多次把学生竞赛成效作为办学特之一进行重点介绍。在校外,竞赛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学校范围,如:获奖学生得到用人单位青睐,竞赛得到企业的赞助等。竞赛还辐射省内高校,加强了院校交流和沟通,也加强了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