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是各学科高中教材编写、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1]不仅是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验证课程改革是否有效落实的重要依据。因此,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应努力契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内容要求,保障试题的质量,进而通过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业能力,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
国外对课程标准与测评试题之间的一致性研究较为成熟,且部分研究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检验,如美国学者波特等人研究开发的实施课程调查(以下简称“SEC”)工具,[2]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对于研究我国如何有效命制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采用SEC工具对2020年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
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之间的一致性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结合一致性分析模型的数据结果,对高中地
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高中地理教师日常测评提出改进建议,为落实新高考制度提供研究依据。
一、研究方法1. SEC 一致性分析范式
SEC一致性分析范式是一个通用的量化研究范式,首先根据研究对象构建“内容主题×认知水平”二维矩阵,然后通过波特一致性公式的计算结果来检验研究对象之间的一致性水平,是量化分析课堂教学、新课标、测评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中的任意两者之间的一致性
关系的重要工具。
为了验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与新课标之间的一致性,本研究将新课标中的内容标准和2020年新高考全国I卷地理试题分别编码到二维矩阵中,并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波特一致性系数。
公式中,P为一致性系数,结合矩阵中的每个单元格数据,即X i ,Y i 值,能够以内容图谱的形式反映出新课标与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在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上的不同重点之间的差异。[3]此外,矩阵表格中行、列的小计部分的数据仍然具有统计意义,因此结合该部分的数据绘制柱状图,对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与新课标进行比较分析。
理论上,P的值域为[0,1],且P值越接近1则表示研究对象间的一致性越高,反之则表示一致性越低,当P=0时表示研究对象间完全不一致,当P=1时则表示研究对象间完全一致。2.研究样本
目前高考地理试题主要分为全国卷、地方卷、新高考地区试卷,2020年我国共6个省份执行了新高考地理试点,即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其中山东、海南省高考地理试题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分别为新高考全国I卷和新高考全国II卷,而上海、浙江、北京和天津4个省份的高考地理试题均为自主命题。因此本研究选取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2020年新高考全国I卷地理试题为研究样本,对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与新课标之间的一致性进行研究。
摘要: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试题命制对实现课程目标、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SEC一致性分析范式,对2020年新高考全国I卷地理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试卷与课程标准之间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一致性,总体难度适中。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仍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测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科学构建测评框架,充分落实课程目标要求,发挥导向作用。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业水平考试;一致性;SEC模型马 巍 王 民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 100875)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以2020年新高考全国I卷地理试题为例
银行从业准考证打印入口
3.研究流程
(1)二维矩阵的维度划分
运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式框架,需要先从内容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对新课标及新高考全国I卷地理试题进行分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必修模块与选择性必修课程均为高考地理内容,因此依据新课标中的课程模块分类,划分为5个内容主题,分别为:地理1、地理2、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和选择性必修3。
对认知水平的维度划分是依据修订后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认知维度分类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认知维度分类认知维度包含的认知行为
记忆再认/回忆: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查和呈现与材料相吻合的知识
理解解释/列举/推断/归纳/比较/说明:从已给的信息中建构意义
运用执行/实施:在给定的情境中执行或使用程度
分析组织/归因:确定整体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评价检测/评判: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
创造建构: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强调创造能力
(2)二维矩阵的编码
依据SEC一致性分析模式框架,对新课标与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分别进行编码,包括5个内容主题分类和6个认知水平分类,即5×6的二维矩阵表格。
① 新课标的数据编码
本研究将新课标中的内容标准部分进行解构,即将每一条内容标准详细拆分为仅包含一个内容主题和一个行为动词的具体内容标准,再依据行为动词进行认知水平的归类,进而建立“内容主题×认知水平”二维矩阵。
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以选择性必修2模块中内容标准2.6为例,该内容标准中包含两个知识点,其行为动词均为“说明”,因此在数目统计时将其解构为“说明生态脆弱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生态脆弱地区的综合治理措施”两条具体内容标准,并分别归类为“理解”和“运用”认知维度中。
根据以上原则,分别计算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在6个认知水平下的内容标准数目,即可得到新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数目表,如表2所示,并将其转化为比率表,如表3所示。
②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的数据编码
参照2020年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试题及答案,对地理试题所考查的内容主题按照内容进行整理归类。以第8题为例,考察地球运用的地理意义,归类为“选择性必修1”内容主题,结合问题,可以将其解构为“计算珠峰顶部日出时的北京时间”,并归类为“运用”认知维度。再以第17题为例,考查锋面的分布、形成原因及地形对当地气候的影响,归类为“选择性必修1”内容主题,结合3道题的问题,可以分别将其解构为“绘制冷锋、暖锋的位置”“分析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说明区域地形对当地气候的影响”,并分别归类为“运用”“分析”“理解”认知维度。
依据以上原则,将试题的分值作为单元格的编码值,得到各课程模块下的分值表,如表4所示,并转化为比率表,如表5所示。
表4  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中各内容主题的分值
认知水平
课程模块
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小计地理1015000015
地理2015000015选择性必修10257160048选择性必修2011530019选择性必修30300003小计0691********表2  新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数目
认知水平
内容主题
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小计地理1019110021
地理2017100018选择性必修108070015选择性必修2081200择性必修309030012小计061313007
7表3  新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数目比率
认知水平
内容主题
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小计地理100.25 0.01 0.01 0 0 0.27
地理200.22 0.01 0 0 0 0.23 选择性必修100.10 0 0.09 0 0 0.19 选择性必修200.10 0.01 0.03 0 0 0.14 选择性必修300.12 0 0.04 0 0 0.16 小计00.79 0.04 0.17 0 0    1.00
成人高考查分数网站
表5  新高考地理全国 I卷中各内容主题的分值比率
认知水平
课程模块
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小计
地理100.15 0 0 0 0 0.15
地理200.15 0 0 0 0 0.15
2021教师研修网平台登录入口
选择性必修100.25 0.07 0.16 0 0 0.48
选择性必修200.11 0.05 0.03 0 0 0.19
选择性必修300.03 0 0 0 0 0.03
小计00.69 0.12 0.19 0 0    1.00
(3)确定具有统计显著性的参考值P0
在使用波特一致性系数对新课标与新高考全国I卷
地理试题的一致性进行分析之前,需要明确波特系数在
0.05水平上的显著性参考值。本研究通过MATLAB软件
中的unidrnd函数随机获取5×6的二维矩阵,计算P值,
并通过获取20000个P值样本,计算出均值、标准差和
达到0.05显著性水平的参考值P0,[4]如表6所示。
表6  均值、标准差和0.05水平显著性参考值P
均值标准差参考值P0
新课标与 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0.6720.0490.752
(4)计算波特一致性系数
利用波特一致性系数计算公式,计算新课标与新
高考地理全国I卷之间的一致性系数,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与新课标之间的一致性系数及参考值P
波特一致性系数新课标P0
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0.6650.752
二、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1. SEC一致性总体分析
理论上,一致性系数P值越接近于1,则表示研究
对象间的一致性程度越高。通过计算得出的一致性系数
值,发现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与新课标的一致性程度较
高,但由于波特一致性系数小于参考值P0,说明新高考
地理全国I卷与新课标之间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
一致性。
2.曲面图分析
本研究通过绘制曲面俯视图,进一步从内容主题
和认知水平维度对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与新课标进行对
比分析。
如图1所示为新课标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
重点分布情况(见图1)。发现前景区域为两个独立区
域,其中较大的前景区域以横坐标为“理解”的纵轴对
称分布,但没有明显的区域中心,较小的前景区域中
心的纵坐标为“选择性必修1”,横坐标为“分析”认
知水平,且认知水平比重达到0.05-0.1。这说明新课标
中各模块内容均以理解认知水平要求为主,其中对选择
性必修1模块的认知水平要求更高,应达到分析认知水
平,主要是因为在选择性必修1中,学生需要综合分析
自然环境系统的发展及演变过程、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的关系等复杂的、动态的自然地理问题,重视对地理过
程的探究。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较大的前景区域虽然
没有明显的中心,但地理1、地理2模块内容的“理解”
认知水平达到最高,这说明高中地理课程以必修课程为
基础,且要求达到理解认知水平,而选择性必修课程内
容则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逐渐加深难度,且仍以理解
认知水平为主,部分内容要求达到分析认知水平。
图1  新课标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模块重点分布
如图2所示为2020年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试题的重点
2022四级真题试卷电子版
分布情况。发现前景区域为两个相连的区域,两个区
域中心的纵坐标均为“选择性必修1”,横坐标分别为
“理解”和“分析”认知水平。这表明新高考地理全国
I卷考查的内容重点为选择性必修1,且要求学生在理解
的基础上达到分析认知水平,且认知水平所占比重均在
0.15以上,明显高于新课标的要求,但对必修课程内容
的认知水平要求偏低。
图2  新高考全国I卷地理试题重点分布
3.内容主题维度重点分布的比较
如图3所示是从内容主题维度对新课标与新高考
地理全国I卷进行的比较。其中纵坐标表示新课标与新
高考地理全国I卷要求学生掌握的该内容主题所占的比重。从图中可以直观发现,新课标中地理1、地理2的比重均较高,均达到0.2以上。对于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地理1、地理2与选择性必修3模块的比重均明显低于新课标的要求,这与试卷中试题数量有限密切相关,未能达到与新课标相一致,尤其是
试卷中对选择性必修3内容的考查试题较少。而选择性必修1和选择性必修2的试题比重均明显高于新课标,其中选择性必修1的比重远高于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试卷发现,42%的试题均考查了选择性必修1内容主题,包括计算日出的地方时、解释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绘制锋面位置图、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等,且试题考查的认知水平多以理解为主,部分非选择题达到分析认知水平。
图3  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与新课标的内容主题比较
4.认知水平维度重点分布的比较
如图4所示是从认知水平维度对新课标与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进行的比较。其中纵坐标表示新课标与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试题要求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所占的比重。从图中可以发现,从总体来看,试卷与新课标在认知水平上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主要以理解认知水平为主,其次为分析和运用认知水平,其他认知水平并未体现。与新课标的认知水平要求相比,试卷要求的运用认知水平比重明显高于新课标,结合具体试题发现,试卷
中第4、8、17(1)、19(3)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地理计算和绘图技能,以及针对复杂、开放的地理现实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符合课程目标中对学生地理核学科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三、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2020年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为例研究了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与新课标的一致性程度,通过实证方法对基于新课标命制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是否与新课标的要求保持一致进行了验证,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课标对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命制提出的要求是否得到了落实。
1.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与新课标的一致性程度较好,但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一致性,从总体来看,试卷在内容主题与认知水平的要求与新课标基本一致。从总体来看,试卷难度适中。
在课程模块内容的考查上,新课标兼顾了必修课程内容与选择性必修内容的平衡,但从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试题来看,明显增加了选择性必修1内容的考查力度,对其他模块内容考查较少,由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
内容难度明显高于必修课程模块的内容,因此导致了高考地理试卷的难度略有增加,也使得地理试卷缺少对人口、乡村和城镇、产业区位选择以及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内容的考查。
在认知水平的考查上,新课标要求以理解认知水平为主,其次为分析、运用认知水平,重点要求学生
能够从地理材料中建构意义,即进行推断、比较、说明、解释原因等,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角度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事象进行组织、归因等,体
会地理知识内在的结构性和关联性,同时注重地理技能的运用。但从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来看,试卷明显增加了运用认知水平,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绘图与图解技能,这也是导致试题难度略有增加的重要原因。
2.讨论与建议
虽然本研究结果仍存在局限性,如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试题的答案解析是否与试题命制者预设的内容和认知水平要求完全一致,本研究也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还需要未来通过其他方法进一步验证。但是本研究结果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试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新课标的内容与认知要求,能够较为有效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业质量水
平,但仍需不断完善。
图4  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与新课标的认知水平比较
(1)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应努力契合新课
标的要求
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作为检测学生是否
达到学业质量水平要求的重要手段,试题的质量尤为重
要。因此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的命制应符合新课标
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设计地理试题,不断提升其与新
课标的一致性,保障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
的质量。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落实新高考制
度,2020年我国共有6个省份开展了新高考试点,分别
命制了六套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为进一
步研究和完善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评价体系
和命题方向提供了依据。因此,在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
级性考试命题时,应在充分理解新课标对高中地理必备
知识、关键能力、学业水平等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契合
新课标对地理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水平的考查,平衡地理
试卷中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知识分布,合理设计地
理试卷结构,以测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细化试
题不同作答水平的答案表现,充分发挥出学业水平等级
性考试的导向作用,使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能
够更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业质量水平,更全面地
反映出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此外,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命制时,除模
块的内容要求外,还应关注各模块的教学提示、学业要
求中出现的过程性内容要求等,如要求学生通过地理情
境感受、探索自然与人文地理事象的发展、演变过程及
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都需要命题者精心设计地理试
卷内容,构建科学的测评框架,制定科学的、细化的评
价目标及评分标准,尽可能全面地测评出新课标对学生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使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
考试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完整,不断提升试题与新课标
的一致性。
(2)高中地理教师应重视日常测评与新课标的一
致性
在日常的高中地理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应重视
期中、期末考试等日常测评试题与新课标的一致性问
题。只有在日常测评的过程中都能够使试卷与新课标达
到较好的一致性,才能够准确反映出学生在各阶段学习
过程中达到的学业水平,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
学与评价内容、转变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学生认识并提
升自身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在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对
考试评价与新课标的一致性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是对高
中地理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要求。高中地理教师需要
充分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贯通各个课程要
素间的联系,使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与新课标要求达到
较好的一致性,才能够有效落实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目
标,适应新时代的高考。
四、研究启示
新课标与考试评价的一致性对保障课程实施、达
成课程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的
基本要求。对于考试试题的命制者来说,只有充分理解
课程目标与各阶段的学业质量评价的要求,才能够有效
降低考试试题与新课标偏离的风险,使测评结果更加符
合学生的真实学业水平。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作为
具有重要导向性作用的考试,试题的命制者应当在充分
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制定出明确的、详细的学业水平
等级性考试评价目标,并构建科学的测评框架,使地理
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能够真正起到考查学生核心素
养的作用,有效检验学生是否能通过高中课程的学习达
到学业质量水平。
本研究采用了国际上影响较大、运用范围较广、
具有代表性的SEC一致性分析模型,结合修订版布鲁姆
认知分类方法,对新高考地理全国I卷试题与新课标的
一致性进行了量化分析,该分析方法能够对课程系统中
卫生资格考试网任意两个要素间的匹配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对推进课
程改革以及学业质量评价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目前,
我国对新课标的一致性研究相对于国外来说仍然较少,
应当借鉴国外一致性研究的思路,不断完善考试测评体
系,使新课标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评价充分契合,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考试测评分析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
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EB/OL].v/
srcsite/A06/s3732/201808/t20180807_344610.html,2014-
12-16.
[2] Lou X,Zheng B,Laing L L,et al.Alignment
between the Physics Content Standard and the Standardized
Test: A Comparison among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
State,Singapore,and China-Jiangsu[J].Science Education,
2010,93(5):777-797.
[3] 郑蕾,雷浩.美国“实施课程调查”项目进展及运
作机制——SEC项目主任约翰·史密森博士专访[J].全球
教育展望,2017,46(10):11-23.
[4] 李波.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与新课标的一致性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校: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