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Nurse Info. The Australian 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ncil (ANMC).(2007-01-01)[2021-03-18]. www.nurseinfo.au/reentering/regulation and registration.[8] The Australian Nursing and Midwifery
Accreditation Council. Annual Report2010-2011. (2011-10-01) [2021-03-18]. au.
[9] 孟祥宇.日本护理门诊及专科护士培养现
状.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9-12.[10] 王维,袁美珍,李凤等.中美两国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建设与监管比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230-233.
[11] 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2005-07-20.[12] 赵芳,袁丽,张明霞,等.我国糖尿病专科护
士培养现状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20,
55(4):590-594.
[13] 欧阳静,江华容,刘慧萍,等.贵州省专科
护士工作与岗位管理现状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92-95.
[14] 赖小星,李峥,薄琳等.专科护士胜任力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现代临床护理, 2019,18(5):68-73.
[15] 王春美.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在胃肠外科
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9,25(4): 4-6.
[16] 刘丽华,姚果,彭晶晶,等.我院疼痛专科
护士对院内持续皮下泵入镇痛患者的管理实践.中国护理管理,2016,16(8): 1066-1068.
[17] 吁英.广东省54名赴港培训ICU专科护
士临床护理实践角调查.广州医药, 2011,42(5):69-71.
广东省考试局局长
[18] 乔晓斐,江启成,宋瑰琦,等.安徽省专科
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及管理策略.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180-1183.[19] 赵斌.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
理管理.现代医院管理,2011,9(1):67-68.[20] 陈谊月,黄金,李乐之,等.湖南省专科护
士培训体系的构建及管理实践.当代护士,2016,9:169-171.
[21] 赵巧丽.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
对策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 257-259.
[22] 吴欣娟,李佳倩,李真,等.加强专科护士
培养与使用助力专科护理跨越式发展. 中国护理管理,2017,17(7):872-874.
[收稿日期:2021-03-19][修回日期:2021-04-21]
(编辑:贺欣萍  英文编辑:林可可)
作者单位:浙江省医疗服务管理评价中心,310003 杭州市  作者简介:本科,主任护师,党委书记、主任,E-mail:139****************
[摘 要]  本文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以及我国护士在“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老年护理;延续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1.05.004
Nurse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rnet + Nursing Service" / HU Binchun // Zhejiang Evaluation Center for Medical Service and Administration, Hangzhou, 310003, China ///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2021,21(5): 652-655
[Abstract ]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 Nursing Servic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nurses in the field of
"Internet + Nursing Service"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Nursing Service" in China.
[Keywords ]  Internet + Nursing Service; gerontology nursing; transitional care
护士在“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
胡斌春
随着5G 网络的普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慧医疗、人工智能的兴起,护理服务与互联网的关系日益密切。自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等相
继出台,全国各地各单位结合工作实
际,积极作为、大胆创新,在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从“互联网+”概念
的提出到今天的互联网3.0时代,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变,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条件[3]。在“互联网+”背景下,护理事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护士如何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实现全人、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护理,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方向。
1  国外“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
国外“互联网+护理服务”在“上门护士”、延续护理等方面已发展较为成熟。美国的“上门护士”有百年历史,其“互联网+护理服务”在“上门护士”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特有的产业。据报道,美国“上门护士”服务机构已超过17万个[4],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非营利性家庭医护机构,如纽约护士(Visiting Nursing Services of New York,VNSNY);另一类是医疗企业,如凯撒医疗的Primary Care @ Home 项目和Uber 在2015年启动的护士等。服务项目分为专业护理和护工服务,主要人员是注册护士和护工,护士必须通过常规途径获得护理文凭,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接受定期培训,主要负责护理专业性操作及相关服务,如静脉注射等给药、术后24小时病情观察等;护工须经过州卫生局培训并获得执照,主要负责陪伴、看护、提醒吃药、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生活护理等[5]。随着新一轮科技的发展,美国的护士已经开始数字化、智能化的进程。如加州的医疗科技公司2014年开发了一款“虚拟护士”应用程序,可在电脑和各种移动设备上远程照料慢性病患者[6]。新加坡国立大学卫生系统的区域卫生系统制定了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计划,适用于COPD、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以COPD 患者为例,在
患者出院一周内,医生和护士进行家庭访视,评估患者的健康需求,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并进行健康干预,通过网络平台与社区初级保健系统进行信息对接,当患者病情恢复至可自我管理时,从延续护理计划中转移到社区初级保健系统继续管理[7-8]。而英国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
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模式与新加坡类似,基于多学科团队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医院-社区-家庭之间信息共享,从而提高延续护理的可及性及护理质量
[9-10]石家庄人事考试网首页
。研究显示,基
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再入院率和医疗成本支出
[7-8]
雅安公务员招聘职位表
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外诸多学者结合了可穿戴设备等传感技术,在老年护理领域进行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普适性研究。如Rantz 等
[11]
将生物传感器与综合电子健康信息记录系统(comprehensiv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EHR)相结合,密切监测居家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运动状态,并进行反馈,以提高护理协调性。在西班牙成功
实施的一项基于互联网实时监测系统的试验,通过对老年人的生命体征、环境参数和行为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危急情况并预测潜在的危险问题,个性化设定警报级别,管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12]
2  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
为规范“互联网+护理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助力实施健康中
国战略,2019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
委办公厅印发《“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13]
,确定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重点为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出院后患者、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提供医疗护理服
务。部分省份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在完善管理制度、防控执业风险、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14-15]
。2020年12
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试
点工作的通知》[14]
提出自2021年1月1
日起,将“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
范围扩大至全国,惠及面更广。2.1  “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省份
浙江省按照“依法开展,规范服务”“以人为本,满足需求”“统一平台,加强监管”的原则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居家护理服务和设立互联网护理专科门诊两方面[16-17]。上海市在医疗机构“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对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或者母婴人,提供机构或居家专项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中医护理、母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18]。江苏省和广东省是设立试点服务项目最多的地区。江苏省对可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的项目予以标记,明确负面清单,对静脉输液、动脉采血等风险较大
的项目予以限制。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虽未设置负面清单,但相关项目大都未出现在试点项目中。广东省则明确禁止提供涉及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输液等服务[18-22]。2.2  “互联网+护理服务”非试点省份
一些未列入“互联网+护理服务”首批试点的省份也积极响应,涌现了大
批优秀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案例,
在专科护理、慢性病管理、老年护理等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如重庆市肖爽等[23]设计并应用了PICC 信息管理平台,可采集PICC 置管、维护、拔管全过程数据以及咨询、会诊、随访等管理数据,通过诊疗数据的共享,实
现在不同就诊机构间PICC 置管患者的连续性照护。除了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也可通过“互联网+”工具协助患者的院外诊疗管理,提升患者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如广西廖婷婷等
[24]
构建并
应用的鼻咽癌患者家庭延续性护理平台,兼具提问、视频图文知识浏览和消息提醒通知等功能,为鼻
咽癌患者提供“即刻护理”服务,缓解了当下社区和医院医疗资源紧缺的现状,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效改善了患者口干、耳鸣、鼻塞等症状的发生情况。通过构建互联网管理平台等方式,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管理策略,提高其参与率和护理依从性,使患者受益。
3  我国护士在“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互联网+护理服务”已实施两年,通过各地积极探索,已初见成效,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进一步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未来“互联网+护理服务”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护士在促进分级诊疗建设、强化慢性病管理、提高老年照护质量等方面将发挥出更大作用。3.1  促进分级诊疗建设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改、建立中国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实现医疗信息互联互通的分级诊疗将更加高效与便捷。如在“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过程中,浙江省台州市基于分级诊疗理念,建立区域网格化三级联动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将台州市按行政区块划分为9个网格,搭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区域网格化三级联动组织架构和网络,将具有居家护理能力的社区医疗机构设为居家护理服务站(以下简称服务站),服务站为出院后居家康复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由二级及以上大型医院护理部通过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落
实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同时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双向转诊功能,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有序上转,缓解基层医疗机构因诊疗能力不足导致的压力。依托
居家护理信息平台,以护联体的形式,形成医疗机构间护士分工协作、联动服务的运行机制,保障出院患者延续
护理的可及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促进患者的院外康复[25-26]
。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形成患者就医和康
复的闭环管理,是推进分级诊疗建设、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全民医疗成本支出的一项有力举措。目前国内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尚未完善,是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分级诊疗建设的瓶
颈之一,需要护士积极参与流程设计,进行进一步探索与实践。3.2  强化慢性病管理
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报告显示: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仍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27]。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控工作。《“健
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8]
以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主要指标之一,要求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互联
网的快速发展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慢性
病管理软件和平台、居家可穿戴监测设备、人工智能相关的辅助等,高科技的发展有效缩短了医患和护患之间的距离,极大加强了慢性病管理服务的可及性[29]。但目前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仍缺乏系统的、规范的顶层设计,未形成成熟、稳定的慢性病管理团队,没有完善的监测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加快探索与发展。护士应作为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管理方案的主
要设计者,与其他领域人员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和护理专业结合的
什么是国考和省考优势,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降低高危人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为推
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30]。3.3  提高老年人照护质量
据联合国预测,到2053年,我国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超过了美国全
部的人口[31]。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逐
年加深,结合医疗和专业护理的高质量养老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2021
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32]
发布,提出要“大力发
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
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
务体系。”居家养老仍旧会成为大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选择,如何依托互联网技术,结合专业知识来构建现代化养
老模式是值得探讨和进一步研究的问
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程可追溯的居家指导、通过平台预约、通过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指导、物联网的铺设等都已成为现实[33-34],但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人员资质、人才培养、质量监管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力求
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现代化智慧养老
服务体系,内容涵盖:建成一个融合智能监测报警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具有数据可追溯功能的
一体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培养稳定的高素质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形成家庭、社区、机构之间相互协作的机制,运用同质化的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领域多元化、快速发展的未来,我国护士将从分级诊疗建设、强化慢性病管理、提高老年人照护质量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不断探索、持续创新的职业精神,为出院患者居家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慢性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降低,全民医疗成本的下降等作出贡献,为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打造中国发展“升级版”.
(2015-03-08). v/zgrdw/npc/xinwen/2015-03/08/content_1916551.htm.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办
公厅关于通报表扬“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典型案例的通知.2020-10-23. [3] 5G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2019-11-03).
济南市事业编招聘公告
baijiahao.baidu/s?id=1649159331382858956&wfr=spider&for=pc.
[4]  Duke M, Street A. Hospital in the home:
constructions of the nursing role—a literature review. J Clin Nurs, 2003,12(6):852-859.[5] 美国上门护士服务已上百年,我们的“护
士网约”为何那么不容易?.(2019-03-16). www.sohu/a/301764174_693031.[6] 国外“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2019-08-06).baijiahao.baidu/s?id=1641083700545956210&wfr=spider&for=pc.[7] Low LL, Vasanwala FF, Ng LB,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 transitional home care program in reducing acute hospital utilizati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MC Health Serv Res, 2015,15: 100.
[8] Nurjono M, Shrestha P, Ang I, et al.
Implementation fidelity of a strategy to integrate service delivery: learnings from a transitional care program for individuals with complex needs in Singapore. BMC Health Serv Res, 2019,19(1):177.
[9]  NICE. Transition between inpatient mental
health settings and community or care home settings. (2016-08-30). uk/guidance/NG53.
[10]  W aring J, Marshall F , Bishop S. Understanding
the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boundaries to safe hospital discharge. J Health Serv Res Policy, 2015,20 Suppl 1: 35-44.
[11]  Rantz MJ, Skubic M, Alexander G, et al.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to enhance nursing care coordination, use of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J Gerontol Nurs, 2010,36(1):13-17.
[12]  Marcelino I, Laza R, Domingues P, et al.
Active and assisted living ecosystem for the elderly. Sensors (Basel), 2018,18(4):1246.[1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
社区两委纳入事业编
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2019-02-12.[1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
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2020-12-14.[15] 陈建萍,王洁,郑宁宇,等.急诊严重创伤
救治“一键通”模式的设计与应用.护理与康复,2019,18(12):79-80.
[16] 胡斌春,杨丹.浙江“互联网+护理服务”
的实践与探讨.护理与康复,2021,20(4): 1-4.
[17] 唐富琴,孙海英,赵沁怡,等.互联网+双向
反馈模式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护理与康复,2020,19 (9):5-9.
[18]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医疗保
障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9-07-14). v/yzgl3/ 20190715/0012-64673.html.
[19]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医疗保障局,中国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关于印发《江苏省“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卫医政〔2019〕25号).(2019-04-04). v/art/2019/4/4/art_7316_8295783.html.
[20]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市场监
督管理局,广东省医疗保障局,等.广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9-04-02). v/zwgk_gsgg/content/post_2268436.html.[21]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卫生健康委
关于印发天津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03-29). v/ZWGK3158/ZCFG 6243_1/GZWJ625/202011/t20201110_ 4050726.html.
[22]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浙江省“互联网+
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2019-05-08). v/art/2019/5/8/
art_1229123408_857094.html.
[23] 肖爽,赵庆华,肖明朝,等.PICC信息管理
平台的建立及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20, 55(3):379-382.
[24] 廖婷婷,杨丽,王仁生,等.鼻咽癌患者家
庭延续性护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2020,55(9):1399-1405.[25] 袁媛,程静娴,陈倩倩,等.基于“互联网+”
延续护理服务在尿路造口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应用.护理与康复,2019,18(12): 67-72.
[26] 毕东军,冯静,施欢欢,等.“互联网+护理
服务”在落实分级诊疗中的实践与探讨. 中国护理管理,2021,21(1):8-11.[27]  WHO.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reports -2020.
[2021-04-27]. 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32070/9789240005105-eng.pdf.
[28] 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
划纲要.2016-10-25.
[29] 黎婉婷,于红静,凌冬兰,等.慢性病患者
“互联网+延续护理”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20,35(3):106-110.
[30] 国务院办公厅.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
规划(2017-2025年).2017-02-14.[31] 陈桂英.当护理邂逅“互联网+”会擦出
怎样的火花——访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吴瑛.中国护理管理,2016,16(3): 289-291.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03-13). v/xinwen/ 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33] 储姜.“互联网+”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对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出院老年患者健康管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6):13-15.[34] 寇红艳,花霞,宋玉蓉,等.基于互联网平
台的延续护理在肠造口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6):944- 947.
[收稿日期:2021-04-16][修回日期:2021-04-27]
(编辑:贺欣萍  英文编辑: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