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区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能使民族地区广大人民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实现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富裕的重要辅助手段。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临夏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南部,黄河南岸,毗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少数民族。县境东西宽53.1公里,南北长59.85公里,总面积1212.4平方公里。现辖21个乡,6个镇,219个行政村,2007年全县总人口37.2万人,总农业人口35.66万人,占95.89%。总人口中,汉族21.96万人,占59.03%;回族12.07万人,占32.45%;其他少数民族3.17万人,占8.52%。
一、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现状
(一)社会保险现状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什么时候报名2007年临夏县农业人口中参合人数为31.8万人,参合率率达88.9%。根据全县实际参合人数,县、州、省和中央四级财政每参合人分别补助2.5元、2.5元、15元、20元,农民自筹10元,每参合人数到位资金合计50元。合作医疗基金累计达到1588万元。在资金基本到位的情况下,积极建立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符
合的实施制度,《临夏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确定了省、州、县、乡四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标准,分别是:乡级的起付线为50元,封顶线为3000元,报销比例为70%;县级的起付线为200元,封顶线为6000元,报销比例为60%;州级的起付线为800元,封顶线为8000元,报销比例为40%;省级的起付线为1000元,封顶线为10000元,报销比例为35%。同时,对于五保户、烈军属、特困户、计生优抚对象和65岁以上老人,在原定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又上浮10%进行了报销,对正常住院分娩的妇女由“降消”项目和合作医疗各补助150元,对剖腹产妇女按住院病人进行报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明显成效,参合农民因病造成的经济负担逐步减轻,“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逐渐得到缓解,农村普遍存在的“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明显减少,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众尝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甜头,切实感受到了医疗政策的好处,真正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截止2007年12月31日,全县共有参合住院人数11940人,住院总费用1698.47万元,总计报销资金732.58万元,并报销了每人8元的门诊资金254万元。截止2007年年末,全县累计报销门诊和住院费用986.65万元,有效地减轻了农民众的
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实证分析
——
以甘肃省临夏县为例
马子力
(兰州城市学院财务处,兰州730070)
摘要: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甘肃省民族地区保证社会稳定和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临夏县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出发,指出了制约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672(2009)03-0116-0X收稿日期:2009-01-16作者简介:马子力,女,甘肃临夏人,兰州城市学院财务处会计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社会保障精算。
经济负担。同时,全面公开报销情况,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将参合患者住院费用报销资金每月进行公开,并且全面公开到了村社,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农民众的监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工伤保险
农村地区工伤保险主要对象为输出转移的农民工。相对于合作医疗保险财政有力支持、全面覆盖的状况,甘肃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工伤保险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2007年临夏县共计输转劳动力9.8万人(次)[1],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00人,只占到了总输转人次的千分之一,其中大部分属于政府组织输出转移,有劳动合同作为保障,劳动关系相对明晰,雇佣方能够及时的为工人缴纳相应的工伤保险,发生工伤事故后能够使农民工迅速的接受,保障了农民工工作权益。
3.养老保险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试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并未进行相应的探索,甘肃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尚处于空白状况,根据调查临夏县农村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保障。但是伴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和城市化的发展与农村劳动人口的外迁,家庭养老制度日益脆弱。可以想象,如果人口老龄化严重,而家庭养老制度又无法支撑,那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社会救助现状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临夏县是国列、省列的贫困县,2007年临夏县农
民人均纯收入为1643元,同期甘肃省和全国人均GDP分别为2329元、4140[3]。低收入水平意味着较高的贫困率,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尤其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甘肃省少数民族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对于维护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团结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意义。
甘肃省从2006年起开始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其发展原则是“低标准起步、重点保障农村特困户、逐步扩大覆盖面的原则,稳步推进,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在全省建立起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农村低保制度”。各地的保障标准,原则上按照当地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不低于600元确定[4]。在政策扶持下,临夏县以“应保尽保”的原则逐步开展农村低保工作,截止2007年农村低保覆盖农户4212户,总保障人数1526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28%,在具体落实时将低保人员以贫困状况实施分类差额补助,帮助他们解决温饱,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2.农村医疗救助
医疗救助是政府针对患有重人疾病或慢性疾病而难以承受医疗费用的农村居民所提供经济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模式。甘肃省民族地区财政经费有限,对医疗救助认识不够,目前并未相应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临夏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参合资金补贴,医疗救助尚未形成长效有序的机制,2007年县上有关部门对5000名贫困母亲实施了医疗救助,也只是每人补贴了10元的农民个人参合金。
中国证券业协会
(三)社会优抚
农村优抚对象主要包括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这此人员直接或间接地有功于国家和民族,是各级党和政府长期重点帮扶的弱势体。解决好这部分特殊体的困难问题,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同时直接反映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程度。临夏县根据社会优抚规定确定社会优抚对象456人,对这些过去为国家、社会作过贡献的人员或家属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二、制约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保障以社会统筹为主,对财政依赖性较强
甘肃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收入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社会保障更多体现为对人民众生存权的保障,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福利性保障措施几乎为零,保障层次较低,保障方式以社会统筹为主,没有建立相关的个人账户,财政资金为社保基金主体。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来看,依然停留在大病统筹的层次,其主要总保障对象
农村低保人员分类
一类二类三类户人人人人
421215260609445814585
表1临夏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情况
表2临夏县农村社会优抚情况(人)
总优抚对象西路红军伤残军人烈士家属病故家属牺牲家属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4561360319832510
目的是为了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农民更高层的医疗福利保障较少;从资金筹集的渠道来看,各级财政转移支付站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
80%,中央财政补贴更是占到了40%,对财政的依赖
较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完全由财政资金支持,其中省财政每人补助120元,其余部分由市州、县区市财政负担[5]。民族地区财政收入水平较低,势必会对当地社会保障产生影响,2006年甘肃省民族地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176元,同期全省、全国人均水平分别为542元[6]、2947元[7],较低的财政收入水平对社会保障的实施程度无疑具有很大的限制。
(二)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
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有效地解决了民族地区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尤其对身患重病的农民来说再也不会因病致贫、返贫,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农民在医疗卫生方面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临夏县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开展以来,各级医院收治人数大幅提高,尤其是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由于其就近性、收费低廉和报销比例较高受农民青睐,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收治参合患者占到总数的80.86%,但是民族地区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普遍缺乏医疗设备,卫生技术人员紧缺,对诊治疾病造成了影响,给众带来了新的“看病难”的问题。临夏县现有县乡医疗卫生机构35所,共有病床409张,每参合千人拥有病床数1.29张;卫生技术人员66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合计271人,每参合千人拥有医生数0.68人,同期甘肃省每千人拥有病床数为2.54张和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为1.16人[8],全国每千人拥有病床数为2.53张和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为
1.54人[9]。可见,民族地区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落
后状况影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完善。(三)工伤保险与养老保险意识淡薄
工伤保险意识淡薄导致自发输出的农民工工伤保险状况较为落后。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以自发输出为主,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工依靠自身血缘或地缘关系输出之后,并未和雇佣方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不明晰,雇佣方为了节约成本并未缴纳相应的工伤保险,农民工自身也并不了解工伤保险,或者了解之后害怕企业主以缴纳工伤保险为借口克扣工资,主观上缴纳工伤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农民工往往求助无门,而雇佣方往往推诿责任或寻求私了,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往往处于劣势,无法通过合法手段保障自己的权益,往往就会陷入困境。
农民自身对养老保险认识不足,保险意识淡薄。在走访调查中,当问及养老保险时,大多数人表示从未了解甚至从未听过养老保险,在问及如果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是否愿意参加时,多数人表示不会参加,尤其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众,他们认为参加养老保险违背了《》关于子女抚养父母是其义务的教规,是让子女和老人抬不起头的事情,养老保险阻力较大。
(四)社会救济覆盖率不高,实施有困难由于在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受制于各地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在具体落实这一制度时往往遵循“应保尽保”的原则,势必有一部分贫困人遗漏在制度之外。据研究发现西部农村地区低收入体占到了当地农村人口的21.8%[10],不考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因素,以此比例计算2007年临夏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人数为77739人,远远高于现有实保人数15260人,说明有大量低收入者并未纳入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之内。
由于在衡量农民收入时要纳入实物收入、外出劳动力收入,而这一部分收入难以衡量,造成在有些地方对政策标准落实不到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一刀切,以年龄或其他非收入标准作为衡量是否属于低保人,大量低收入甚至是绝对贫困人口并未纳入到低保范畴内。在走访调查中还发现,在临夏县部分乡村不同程度的存在“人情保”、“关系保”现象,村镇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将不属于低收入人的亲戚朋友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对政策执行存在疑问,造成了政府失信。
(五)社会优抚方式单一
以临夏县为例,甘肃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目前社会优抚方式仍然停留在资金补贴的层次,虽然这是最为直接的优抚方式,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政策不稳定,一茬干部一套政策,政策变化快且不切合实际;政策落实中打折扣,如在优待金标准确定、优待金兑现等方面,存在减标准、降档次、打折扣、拖时限的现象。大部分优抚对象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一
719.77元437.08元60.72%县级医院3055元1271.92元606.58元48%县级以上医院
2285元
3653.61元
1132.6元
31%
住院人数
乡级医院/卫生所6600元平均住院费用
平均报销费用
平均报销比例
表3临夏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级医院收治、报销情况
技之长,并且有一部分年龄较大、身患残疾,单纯从资金上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程度是很有限的。
三、完善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现阶段保持社会保障以社会统筹为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甘肃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人均收入低、贫困率较高的现状,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应当主要以保障农村居民生存权为主,遵循“低水平、广覆盖”的发展原则。发展个人账户式社会保障的时机并不成熟,在方式上应当仍然保持以社会统筹为主,以国家财政资金为主体的社保资金以补贴的方式进行保障。社保资金筹集不宜征收社会保障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征收社会保障税会使大量的乡镇企业负担过重和竞争力下降,会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阻滞作用。
针对现阶段甘肃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社会保障覆盖率较低、对财政依赖性强的现状,各级财政应当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持,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收入薄弱,中央转移支付显得尤为重要,应当逐渐加大
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从资金、税收、政策多方面扶持,尽快建立全面覆盖的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建立医疗救助基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必须依靠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无疑是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最为重要的组成体系,但是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滞后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依靠新农村建设资金和政府刺激内需的财政转移支付,积极发展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条件。首先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设备,改善医疗环境,从硬件设施上保障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最后,要建立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引入竞争机构,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幅度。
农村医疗救助一般作为农村合科医疗的配套,当农民遭遇到重大疾病或慢性疾病时,他们会面临贫困的危机。因此,农村医疗救助对于预防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政府需要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财政预算等建立农村医疗救助专项基金[11]。
(三)加强传统保障模式
甘肃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现阶段建立全面覆盖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的难度较大,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主的传统保障模式还将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必须重视传统保障模式的功能发挥,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有效补充。要在民族地区发扬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政府加大投入来改善民族地区农村的家庭经济状况,同时要在税收和各种福利制度中体现出对抚育子女成本的承认,从而为民族地区农村的家庭保障奠定经济基础[12]。土地是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载体,甘肃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村土地产出,使土地的保障功能充分发挥。
(四)加强社会救济工作监管力度
对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体实行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要加强社会救济工作的监管力度。民政部门要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查,了解其家庭收入、财产、劳动力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结合村民民主评议意见,提出审核,申请人要如实提供关于本人及家庭的收入情况等信息,并积极配合审核审批部门按规定进行的调查或评议,有关部门也应及时反馈审核审批结果,对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原因。为保证审核发放低保金过程中的公正,要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张榜公布、众监督等程序,有关部门经常进行抽查检查也应成为一项基本的工作制度,使得救助工作更加公开、公正和透明[13]。
2021年江苏国考公务员职位表
(五)适当发展其他方式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保障劳动者权益而建立的,它的功能主要是要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不能把它简单的看做一种物质扶贫手段,必须辅助以其他非物质保障形式,如就业技能培训、法律知识教育、农业技术推广等手段,加强劳动者自身自我保障能力,才能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的长效性作用。筝
参考文献:
贵州省事业单位联考
[1]临夏县劳务办公室.临夏县2007年劳务工作总结[Z].2008.
[2]郑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困境反思[J].保险研究,2007(11):39-42.
[3]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2008农村调查提要[Z].2008-05.
[4][5]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行办法[Z].2006-10-01.
[6][8]甘肃省统计局.甘肃统计年鉴2007[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7][9]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0]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低收入体保护: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J].统计研究,2002(12):3-9.(下转124页)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group youth problem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and the analysis of reasons :The Field Work about 102Group Field
ZHAO Qian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Group (hereafter abbreviated as XPCG)is a special political,economical,military,so -cial organization.XPCG's development and strong is related to Xinjiang's stability and advancement,national unity and prosperity.With the gradual establish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the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XPCG is under the impact,which causes the youth to flow out massively,leads to the question of youth employment outstanding increasingly.As it is well known,the youth is the key factor for economy development in a country or an area,which is unexceptional for XPCG.Under the market econo -my,XPCG youth has changed greatly,including the value,employment view.Therefore,I choose XPCG youth as my research object.This article mai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XPCG youth employment question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Key words :XPCG ;youth ;employment question
[4][5]裘传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02团志[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110、114.[6]新疆兵团党
委党校科研处.当前兵团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Z].2003.[7]199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8]200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9]王玉凤,吕红庆.对稳定兵团农牧团场职工队伍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04(3).[1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编委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R].1999.[1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式志编纂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史[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11]周国胜,公天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力就业问题探讨[J].中国农垦,2005(1).
(上接119页)
[11]王四炯,贲成龙.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J].农业经济,2008(2):30-32.[12]高新才,汪振江.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与体系构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3):147-149.
[13]韦伟强,王剑青.变数额标准为人员标准———农村低保标准确定的范式转换[J].兰州学刊,2008(7):105-108.
[14]由明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J].财政与发展,2007(7):16-21.[15]唐钧.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评析[J].东岳论丛,2008(1):12-24.
[16]“中国高级公务员行政改革与依法行政培训班”课题组.关于我国社会保障深化改革的
几个问题[J].政府管理参考,2007(6):28-35.
[17]陈银娥,杨卿.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1):31-35.
吉林省自考本科报名入口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ural Social Security Statu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Gansu Province :Taking Linxia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MA Zi-li
(Lanzhou City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uild a sou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rural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Gansu province to ensure social stability and safeguard national unity there,and meanwhile which is also the main contents of building a harmo -nious society and developing the caus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ural social security in Linxia County,this article found the factors of cons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rural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Gansu province,and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at the end.Key words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 ;Gansu Province ;the rural social security
[4]陶世安.加大西部贫困地区科技投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05-07:2.[5李建平,李闽榕等.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M].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李萍,徐宏才.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图解[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Impac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chnology Expenditures ’Competition on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YAO Feng-m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 Institute of taxation Guangzhou 510320)
Abstract :The key to modern competitive economy is the compet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important path to enhance regional capacities and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 -tive development.The article analyzes how compet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enditure impacts on the coordinative de -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from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echnology,R&D expenditur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atents,as well as the gap between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 -conomic ,we should plan technology expenditures for various regions and areas of focus scientifically,and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gradually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enditures.Key words :the compet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enditures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
(上接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