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七中2022-2023第一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务必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七年级历史上册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题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激烈的变革,社会已经分化成不同的等级阶层,这在墓葬遗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贵族墓地大都建有人工堆筑的大型墓台,都具有宽大的墓穴、精致的葬具,特别是随葬有一大批制作精美的玉礼器。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私有制的出现  B.贫富不均的出现  C.生产力的发展    D.国家机器的出现
2.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        B.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        D.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3.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①对应的朝代是代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4.原先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已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尊崇周天子仅仅是各国
争霸打着的一个幌子。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强化              B.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C.周王室的势力已经大大衰落              D.周朝政局逐渐稳定
5.有学者认为,都江堰的开凿使成都平原渠河纵横“灌溉蜀郡田畴以万亿计,蜀用富饶,号称陆海”,灌溉之利与航运之便使成都成为古代著名的繁华都市之一。该学者意在说明
A.成都平原在古代的地位              B.成都平原水旱灾害减少
C.都江堰工程技术水平高              D.都江堰产生的社会功效
6.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政局动荡不安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各国进行变法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A.夏商周的更替    B.分封制的实施
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7.商鞅变法规定: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县主要设有县令、县丞、县尉,他们分别管理县内不同的事务,这样就使县成为直属国君的地方组织。此举有利于
A.地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C.增强秦国贵族的影响力    D.中央权力的加强和集中
8.汉初的陆贾分析秦亡的原因时说:“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由此可知,陆贾认为
A.秦朝统治者消极怠政                B.秦朝采用无为而治
C.秦亡的根源在于暴政                D.秦朝政治制度混乱
9.《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汉高祖采取的措施是
A.休养生息          B.选任贤能          C.增加徭役            D.对外征战
10.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A.官僚机构臃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      D.外戚势力膨胀
11.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靠前,是因为他
A.发明了造纸术    B.改进和推广造纸术C.出使西域归来    D.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12.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时间
银行从业资格证编号查询入口208年
交战双方
国家电网招聘网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役特点
以少胜多
战役结果
孙刘联军取得胜利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022高考分数查询
13.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14.西晋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说明西晋的社会风气是
A.唯利是图,生活腐化                B.贵族当权,轻视功名
C.注重门第,鄙视富贵              D.能力至上,不计名利
15.下图反映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6.某校准备编写《中华文明之光》校本教材,书稿目录(节选)如下。为横线处选择恰
第一章 --文化篇
第一节 猪纹陶钵 人面鱼纹第二节
第三节 金缕玉衣 居延汉简 
当的标题
A.四羊方尊 青铜面具 
B.北魏陶俑 当“五禽戏”图
C.司母戊鼎 《女史箴图》
D.《黄帝内经》 《洛神赋图》
17.《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
获”,这句话反映了贾思勰主张农业生产
A.重视采用铁犁牛耕技术                      B.充分利用最先进的历法
C.合理统筹农、林、牧、副、渔等业            D.遵循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
18.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下列叙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春秋时期,诸侯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C.371 年,皇族司马睿重新建立晋王朝,被称之为东晋
D.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1分)
1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请写出以下两幅图片对应的作品名称,并简述东晋时期书画艺术发展的原因。(3分)
图一王羲之书法作品(摹本·局部)          图二顾恺之绘画作品(摹本·局部)
(2)【历史建筑】承载历史人物的贡献,请你对以下图片涉及的历史人物的贡献做一简单介绍。(4分)
图三  河南南阳医圣祠                  图四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
(3)【雕塑艺术】是凝冻的史诗,记载着民族的沧桑变迁。你从下面两则材料中感受到它们传承了怎样的文化内涵?(4 分)
法律职业考试报名时间2023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20题11分,21题9分,共20分)
20.“大一统”观念是中国自古立国的基本观念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容的变化。(2分)
材料二: 史料说史
河南农信社2022什么时候招聘
秦半两钱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衡器八斤铜权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1分)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2分)
材料三: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 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摘编自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4分)
(4)材料四: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融合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的理解?(2分)
21.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
材料二:西汉以来,在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中西往来密切。
四六级下半年成绩什么时候出
中国输出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西方输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织品和漆器
②凿井、冶铁等技术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指江南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对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描述
(1)材料一中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作什么?这条通道在中外往来中有何重大意义?(3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两个表现。(2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22.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某中学同学们围绕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这个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