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处于旧石器时代的远古居民有(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人 ④河姆渡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位于湖南的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位于北京的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这些文物共同佐证了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的国家    B.中国大地上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C.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D.我国早期国家农业的发展情况
3.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  )
A.元谋人    B.炎帝黄帝
C.尧舜禹    D.三皇五帝
4.在陕西出土的一青铜器底部铭文上,记载了武王在甲子日上午击败纣王军队这一事件。由此判断,该青铜器最有可能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5.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对研究商朝的历史而言,以下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甲骨文、《史记》    B.甲骨文、殷墟遗址
C.《封神演义》、青铜器    D.青铜器、《史记》
6.《史记》中记载:楚庄王经过长期的斗争,凭借强大的武力吞并了周围的一些小国,于是来到洛河,耀武扬威的在周朝的疆界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轻重,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A.王室衰微,分封破坏    B.礼法破坏,百家争鸣
C.王室内讧,等级不再    D.尊王攘夷,走向统一
7.据《高平县志》记载:“赵括乘胜追至秦壁,即今省冤谷也,其谷四周皆山,唯有路可容车马,形如布袋,赵兵既入,战不利,筑垒坚守……后赵括自出博战,以秦射杀之,四十万人降武安君,诱入谷尽坑之。”文献记载的战役是(  )
A.涿鹿之战    B.桂陵之战    C.四川人才网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8.提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孙武
9.由下列三图可知,从春秋至秦历史发展的整体主要趋势是(  )
A.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B.民族交融逐浙加强
C.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D.诸侯势力此消彼长
10.观察下列四幅战争形势图,请回答
以上四场战争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图①→图②→图③→图④
B.图③→图②→图④→图①
C.图②→图③→图①→图④
D.图④→图①→图③→图②
11.东汉年间有童谣讽刺当时的政治黑暗,说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政治原因是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军阀割据    C.农民起义不断    D.自然灾害严重
12.“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才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始于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文景之治    D.汉武帝
13.历史上把封建社会时期社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的景象称为盛世”“治世,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在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    B.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
C.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D.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14.2019年10月16日,连接郑州和新乡两个城市的第四座黄河大桥——官渡黄河大桥正式通车。因该大桥位于官渡之战古战场附近,故被命名为官渡黄河大桥。官渡之战中,曹军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粮草充足    B.占据了有利地势
C.投入兵力多于袁军    D.战术得当
15.据说欧洲人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自从有了纸,大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纸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发明之一。中国古代史上,对纸的改进和普及使用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张衡
16.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丝绸之路起点是南京
17.《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段材料描述的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  )
①社会②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③农业年年丰收
④人丁兴旺,生活殷实⑤政府鼓励发展生产
A.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8.根据关键词司马炎”“统一全国”“八王之乱吉林考试院教育入口判断,这个政权是
A.西晋    B.东晋    C.前秦    D.北魏
1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是( 
A.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青海省教师招聘信息网20.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工程的建设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长城—都江堰—龙门石窟成都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    B.都江堰—长城—龙门石窟
C.都江堰—龙门石窟—长城    D.龙门石窟—长城—都江堰
二、解答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鞅列传》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变法法令中,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
(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经济篇)
材料二:
(3)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思想篇)
(4)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
材料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材料三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教育贡献主要有哪些?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
(1)秦王指的是谁?“扫六合”是指什么?
(2)材料二是‘他’在我国历史上开创的政治制度,其目的是什么?其中中央机构中的太尉负责管理什么?
(3)‘他’在地方上又推行什么制度?有什么影响?
(4)材料三是当时统治者采取的统一货币和文字的措施,请你写出秦统一后的货币和文字的名称。你还知道哪些其它的秦朝用来巩固统一的措施?
(5)我们由“秦王扫六合”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中的中国)
材料一 
(思想中的中国)
材料二  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汉书·艺文志》
(科技中的中国)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谁把全国的文字统一为小篆?
2)材料二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用材料二中原文说出诸子百家宣扬自己学说的目的。
3)材料三中图1今年国家线考研多少分录取是我国南北朝时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请写出他的名字和最突出的数学成就。图2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请写出书名。
4)综合以上探究,我们应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答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023年考研英语一大纲1.A
解析:A
【详解】
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元谋人就处于旧石器时代,故①项正确;北京人虽然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但他们仍然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所以他们也处于旧石器时代,故②项正确;半坡氏族使用磨制石器为主,他们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故③项错误;河姆渡氏族使用的也是磨制石器为主,他们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故④项错误。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B
解析:B
【详解】
根据“位于湖南的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位于北京的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可知,在中国大地上的各地区都出现了原始农业发展的印记,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B正确;材料中没有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不能体现出“最早”。A错误;东胡林遗址不属于长江流域。C错误;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是早起国家的雏形。此时中国还没有产生国家。D错误。综上故选B。
3.B
解析: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炎帝、黄帝联合打败了蚩尤,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B合题意;ACD项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寻根问祖”等不符,排除。故选择B。
4.C
解析:C
【详解】
根据材料“青铜器底部铭文上,记载了武王在甲子日上午击败纣王军队这一事件。”,结合所学可可知,这反映的是武王伐纣,因而,青铜器制造的时间应该晚于武王伐纣的时间,故C正确;夏朝存在的时间早于武王伐纣的时间,故A错误;商朝存在的时间早于武王伐纣
的时间,故B错误;秦朝主要的冶炼铁而非青铜,故D错误;故选C。
5.B
解析:B
【详解】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甲骨文、殷墟遗址是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B符合题意;《史记》是第二手史料,AD排除;《封神演义》属于小说,不是第一手史料,C排除。故选择B。
6.A
解析:A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楚庄王经过长期的斗争,凭借强大的武力吞并了周围的一些小国”可知,原
有的分封制度开始遭到破坏;根据题干材料“耀武扬威的在周朝的疆界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可知,周王室势力弱于楚王势力;根据题干“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可知,这反映了楚庄王欲夺取天下。因此,从题干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王室衰微,分封破坏,故选A项,排除BCD项。
7.D
解析:D
【详解】
依据题干“以秦射杀之,四十万人降武安君,诱人谷尽坑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故D项符合题意;涿鹿之战是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A排除;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打败魏国的重要战役,B排除;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打败魏国的重要战役,C排除。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