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题库附答案
(基础题)
单选题(共30题)
1、关于地区发展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发展模式强调运用专业知识、科学决策。理性推动社区改变
B.地区发展模式致力于促进居民参与,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
C.地区发展模式重视动员亲戚、朋友、邻里和志愿者资源,关怀社区困难体
D.地区发展模式强调社会工作者的核心工作是社区资料收集、事实分析和方案决策
【答案】 B
2、在为大学生开展的情绪管理小组中,社会工作者适时将自己上大学时的经历和感受与组员分享,并向组员传递真诚,让组员也能坦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社会工作者采用的这种技巧是()。
A.积极进行回应
B.适当自我表露
C.营造安全氛围
D.适当帮助梳理
【答案】 B
3、在操作层面上,下列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纳与个别化
B.尊重与保密
C.自决权与知情同意
D.工作者的权威与机构的效益
4、(2016年)对社会服务机构而言,志愿者绩效评估的核心目的是()。
大连招生考试之窗A.了解志愿者的技能成长
淄博市属事业单位招聘
B.保证机构的服务质量
C.强化志愿者的利他行为
D.满足志愿者的社交需要
【答案】 B
5、王大伯是部队的退休老干部,退休后也没有闲着,与街道的社区学校联络,成了一名校外辅导员。他经常关心社区里的外来务工子女,为他们辅导功课,逢年过节还买些小礼物送给孩子们,深受小朋友们的喜欢。从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的三种理解来看,王大伯所从事的校外辅导员属于()。
A.普通社会工作
B.专业社会工作
C.行政性社会工作
D.国际社会工作
【答案】 A
6、社会工作者老陆发现,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队队长沈大爷有时候不能及时将老人
A.提升民主协商能力
B.学习资源动员技巧
C.增强行政管理能力
D.灌输当家做主理念
7、小钟是一位性格活泼开朗的大学生。她在面试某机构的志愿者的时候,表示自己喜欢认识新朋友来扩大自己的社会接触面。小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属于( )。
A.以自我为中心的动机
B.以利他和社会为中心的动机
C.以满足情感需要为动机
D.以满足社会性需要为目的
【答案】 B
8、定性研究的目的是( )。
A.检验假设
B.研究结果的推论
C.对个体进行理解、阐释和深度描述
D.研究问题性质
【答案】 C
9、吴某被确诊患有艾滋病后,同事和朋友都开始疏远他,公司领导也劝他离职。社会工作者小刘了解情况后,主动接触吴某,关心他的病情和生活。小刘的行为体现了社会工作()的特点。
A.注重专业价值
B.强调自愿奉献
C.注重调动资源
广西2022年公务员职位表D.强调双方合作
10、赵奶奶在养老院居住期间,与同室的孙奶奶经常发生矛盾。赵奶奶的子女到养老院的社会工作者,提出让孙奶奶搬走,否则就会向主管部门投诉养老院管理不善。社会工作者在解决该问题时首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是()。
A.全力维护机构声誉
B.平等对待服务对象
C.信任支持机构同事
D.促进资源合理分配
【答案】 B
11、关于专业社会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专业社会工作的主要载体是居民委员会
B.专业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志愿者动员
C.专业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困难体
D.专业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
【答案】 C
12、(2019年)社会工作者小王在在某养老院开展了“幸福银行”老年活动项目,老年人积极参与院内的合唱、手工、书法等兴趣小组活动,参与活动所得积分可用于院内消费,以此提升老年人参与热情,改善生活质量。在上述服务中,小王扮演的角是()
A.行政管理者
B.政策影响者
C.倡导者
D.者
13、社会工作者接到社区内众的电话,根据对方的描述,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有一名男子坐在楼顶上准备跳楼。社会工作者接到电话后,放下手头全部工作,迅速赶到现场,了解情况,抓住了有利的、可以改变的时机。请问社会工作者这一举动体现了危机介入()的原则。
A.输入希望
B.回复自尊
考会计初级资格证什么时候报名C.及时处理
D.提供支持
【答案】 C
国考时间表安排14、服务对象小吴向社会工作者小张倾诉,“我从来没有担心过高考,但是没想到考得这么差,平常不如我的同学都考得比我好,我挺难过的,不过后来觉得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不如直接去工作好了,但我父母每一定要让我复读,他们觉得考上大学人生才有希望。我和他们吵了好几次,真的很烦。”小张运用同理技巧,最适宜的回应是()。
A."你本来学习挺好的,高考成绩却出乎意料,觉得自己非常失败,是吗”
B.“因为一次高考的失败,别人都比你考得好,你为什么就感到这么难过?”
C.“因为你高考没考好,与父母之间的想法有冲突,所以你就感到很难过。”
山西省公务员2022年报名入口D.“因为你高考不理想,所以你很失望和难过,对于未来,内心也有些矛盾。”
【答案】 C
15、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价值观,不包括( )。
A.以人民为中心,回应社会需要
B.接纳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