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共识)解读第5版⽇本《胃癌指南》临床问题解读
编者按
⽇本胃癌学会于2018年正式公布出版了第五版⽇本《胃癌指南》,在流程、⼿术、内镜、化疗等⽅⾯进⾏了更新。在该指南中,令⼈关注的是公布了26个临床问题(clinical question,CQ),较第4版指南增加了19个问题。这些问题在临床实践中争议较⼤,尚缺乏⾜够的循证医学依据⽀持,或者尽管进⾏了临床研究,但仍未达成相对共识。因此,由相关专家进⾏投票,平衡获益与危害负担,综合判断得到4种推荐意见:强推荐、弱推荐、强不推荐及弱不推荐,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部分问题具有典型的⽇本研究特点,例如相对早期、S1为⼀线主流等,与我国胃癌的流⾏病学和临床实践尚存差异。受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基于中国肿瘤医⽣视⾓,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组织⽐国内部分在胃癌领域颇有建树的青年学者解读了此26个临床问题,并探讨未来临床研究的发展。
本解读全⽂发表于《中国实⽤外科杂志》2019年第⼀期。
【引⽤本⽂】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 第5版⽇本《胃癌指南》临床问题解读[J]. 中国实⽤外科杂志,2019,39(1):53-69,84.
第5版⽇本《胃癌指南》临床问题解读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
中国实⽤外科杂志,2019,39(1):53-69,84
通信作者:季加孚,E-mail:jijiafu@hsc.pku.edu;徐惠绵,E-mail:xuhuimian@126;梁寒,E-mail:tjlianghan@126;沈琳,E-mail:linshenpku@163;张⼩⽥,E-mail:zhangxiaotianmed@163 临床问题1:姑息性胃切除应被推荐⽤于改善具有⾮治愈性因素存在的进展期胃癌病⼈预后吗?
指南推荐意见:强烈不推荐为改善预后进⾏减量⼿术。
公务员国考职位表2022
解读: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仍处较⾼⽔平,且以进展期胃癌为主,其中Ⅳ期胃癌约占10%~20%。Ⅳ期胃癌是指存在⾮治愈因素,仅单纯⼿术⽆法完全切除者。⽬前为⽌,化疗仍然是IV期胃癌的标准⽅式。对于不能治愈的进展期胃癌,⼿术⼲预主要仅限于出现梗阻或出⾎等症状时。⽇本、韩国联合开展Ⅲ期临床对照试验(REGATTA)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对于⽆症状的Ⅳ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并⽆益于病⼈⽣存期的延长[1],故第5版《⽇本胃癌指南》强烈不推荐⾏姑息性胃切除术以期改善Ⅳ期胃癌病⼈的预后。
REGATTA研究中,单个不可治愈因素是指肝转移(H1),腹膜转移(P1)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No.16a1/b2),⽽具体定义为:H1是2~4个转移灶,直径1~5 cm;P1是位于横隔膜或腹膜横结肠尾侧,同时没有⼤量腹⽔或肠梗阻;No.16a1/b2是位于腹腔⼲以上、肠系膜下动脉以下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且淋巴结最⼤径≥1 cm,但并不包括位于解剖学标志可能为D3淋巴结清扫术所清扫的淋巴结(即腹腔⼲以下、肠系膜下动脉以上的淋巴结)。⼊组的病⼈被随机分为单纯化疗和⼿术+化疗两组,化疗组采⽤化疗⽅案为S-1+顺铂,且该组只允许在出现严重的不可控症状如出⾎、梗阻时才进⾏⼿术;⼿术序贯化疗组⼿术为全胃、近端胃或远端胃切除加D1淋巴结清扫,术后8周内病⼈辅以同化疗组相同的化疗⽅案。研究结果发现同单纯化疗组相⽐,⼿术序贯化疗组并未明显提⾼2年存活率(31.7% vs. 25.1%,HR 1.09,95% CI 0.78-1.52,单侧优效性检验P=0.7),⽽且⼿术序贯化疗组出现了更多的并发症。因此,该研究结论为⼿术序贯化疗并不能延长包含⾄少⼀个⾮治愈性因素的胃癌病⼈的⽣存期,单纯化疗仍是Ⅳ期胃癌病⼈的⾸选⽅式。
但是,仅根据REGATTA研究结论⽽完全否定⼿术对于Ⅳ期胃癌病⼈的作⽤仍然也值得进⼀步探讨。⾸海安人力资源招聘网最新招聘
先,REGATTA研究中采⽤的化疗⽅案为⼝服S-1联合顺铂,该⽅案虽然为⽇本转移性胃癌的⼀线⽅案,⽽NCCN指南则推荐⾝体状况较好病⼈采⽤静脉给药且三药联合(DCF:多西他塞、顺铂和氟尿嘧啶联合)的化疗⽅案[2]。应⽤⼝服化疗药物通常容易受到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在REGATTA研究中就出现多例病⼈因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推迟S-1⼝服化疗时间或减少化疗剂量的情况。
因此,是否存在不同的化疗⽅案对⼿术序贯化疗这⼀策略Ⅳ期胃癌产⽣不同的效果仍值得关注。此外,REGATTA研究中仅进⾏了针对⼿术病⼈的原发灶切除和D1淋巴结清扫术,⽽此前却有研究报告,同时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单纯化疗可显著延长Ⅳ期胃癌病⼈⽣存时间[3]。
撰⽂:臧潞,上海交通⼤学医学院附属瑞⾦医院
撰⽂:臧潞,上海交通⼤学医学院附属瑞⾦医院
审校:邓靖宇,天津医科⼤学肿瘤医院
(参考⽂献略)临床问题2:对于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pylorus-preserving gastrectomy,PPG)的推荐度?
解读:从2010年第3版⽇本《胃癌指南》起就对于PPG的适应证和淋巴结清扫范围都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明确了该⼿术主要⽤于M区EGC且病灶远端距离幽门管长度>4 cm,⼿术须保留上1/3的胃、幽门以及部分幽门前庭区的胃,其中D1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No.1、No.3、No.4sb、No.4d、No.6和No.7淋巴结,D1+淋巴结清扫则增加了No.8a和No.9淋巴结,还应保留迷⾛神经肝⽀和腹腔⽀。
近年来,⽇韩学者报道PPG术后5年总⽣存(overall survival,OS)在96%~98%之间。2017年来⾃⽇本多中⼼的倾向评分匹配队列研究⽐较了3个中⼼共1004例临床I期胃癌病⼈⾏远端胃切除术(distalga
strectomy,DG)或PPG术后长期⽣存情况,其中DG组5年OS为96.6%,3年⽆复发⽣存(relapse-freesurvival,RFS)98%,8例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PPG组5年OS为98.4%,3年RFS为99.5%,有4例出现复发转移,两组间各项数据差异均⽆统计学意义[1]。由韩国⾸尔国⽴⼤学医院牵头开展的⽐较腹腔镜下PPG和DG的多中⼼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KLASS-04)已于2017年7⽉完成,共256例⼊组,该研究⾸要终点是倾倒综合征的发⽣率,次要终点包括3年⽆病⽣存(diseasefreesurvival,DFS)和OS等,该研究的结果也将为在M区EGC中的开展PPG提供更⾼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PPG在技术上要求保留幽门区域的⾎供,因此No.5淋巴结不予清扫,⽽出于保留幽门下⾎管的原因,对于No.6淋巴结的清扫也可能有⼀定影响。韩国⾸尔⼤学医院的Kong等发现当EGC病灶远端距离幽门≥6 cm时,No.5淋巴结的转移率在T1a和T1b分别为0和0.9%,⽽No.6淋巴结转移率则分别为0和1.8%。Kim等采⽤⾓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0例M区EGC病例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后发现,No.5和No.6淋巴结微转移发⽣率分别为0和0.9%,上述两项研究为PPG不⾏No.5淋巴结清扫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No.6淋巴结的清扫则存在⼀定争议。2013年,⽇本Shinohara等[2]率先提出将No.6淋巴结细化分为三个亚组:胃⽹膜右动脉周围淋巴结(No.6a)、胃⽹膜右静脉周围淋巴结(No.6v)和幽门下动脉周围淋巴结(No.6i),并被2017年第15版《⽇本胃癌处理规约》所采纳。最近的⼀项来⾃⽇本的研究显⽰,对于T1的M区胃癌,No.6v和No.6i淋巴结的转移率均为0,因此,认为PPG可以不⾏No.6i淋巴结清扫[3],但⽬前尚⽆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明确该区域如何进⾏淋巴结清扫。
来⾃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的最新统计数据显⽰,我国EGC的诊断率已经达到19%。由于PPG的适应证相对较为严格,需要术前完善的评估和病灶的精准定位,且腹腔镜下PPG对于幽门下区域的操作仍然有较⾼的要求,因此,⽬前在国内并未得以全⾯开展,且尚⽆⼤样本的报告。随着我国EGC诊断率的逐年升⾼,PPG也将在EGC的功能保留⼿术中占据⼀席之地,并逐步为我国外科医师和学者所认识。
撰⽂:赵恩昊,上海交通⼤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
审校:邓靖宇,天津医科⼤学肿瘤医院
(参考⽂献略)临床问题3:对于不能⾏EMR及ESD的U区cT1N0肿瘤,是否推荐近端胃切除术?
指南推荐意见:对于不能⾏EMR及ESD的U 区cT1N0 肿瘤,作为选择之⼀,弱推荐近端胃切除术。
解读:临床问题3主要针对不能⾏EMR及ESD的U区cT1N0肿瘤的⼿术⽅式进⾏讨论。该指南原⽂对此问题的考虑是基于全胃切除术仍是U区肿瘤的标准术式。有Meta分析结果提⽰,U区肿瘤⾏近端胃⼤部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于全胃切除术,但U区早期胃癌远端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极低,同时考虑到尽量保留胃功能的背景下,尽管缺乏⼤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数据,对于U区cT1N0肿瘤病⼈⾏近端胃切除术为弱推荐。
据统计,胃上部癌的发⽣率在近20年明显增加。⽇韩两国国家层⾯胃癌筛查项⽬的开展极⼤地促进了早期胃癌病⼈的发现。在我国,随着⼈民健康意识提⾼、医⽣对本病认识程度提升、胃镜逐渐普及等,早期胃癌的发病率亦有所增加。因此,总体⽽⾔,胃上部早期癌的发病率在⼀定程度上较前增加。
加。因此,总体⽽⾔,胃上部早期癌的发病率在⼀定程度上较前增加。公务员面试真的很黑吗
对于符合内镜绝对适应证的胃上部早期癌病⼈,可以选择ESD/EMR,根据内镜切除的根治性再决定下⼀步的策略。然⽽,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胃上部癌内镜时须将胃镜反折过来或肿瘤临近贲门⼝,造成了操作上困难,时有不能⾏EMR或ESD的U区cT1N0肿瘤。对于这部分肿瘤,根据⽇本《胃癌指南》,应考虑⾏胃切除,并⾏D1或D1+淋巴结清扫,但选择近端胃⼤部切除须谨慎,近端胃切除术虽然作为⼀种保留功能的⼿术⽅式,但该指南规定胃上部的cT1N0早期癌且保留的胃>1/2时⽅采⽤近端胃⼤部切除术,余均应考虑⾏全胃切除术。此外,近端胃⼤部切除术后反流性⾷管炎、吻合⼝狭窄等问题也让外科医⽣在选择近端胃⼤部切除时有所顾忌。为降低近端胃⼤部切除术后胃酸反流、吻合⼝狭窄等发⽣率,应⽤了多种改良的消化道重建⽅式,如间置空肠吻合、间置空肠储袋吻合及双通道吻合等,可能有⼀定的作⽤,但均各有优缺点且缺乏强有⼒的证据⽀持,⽬前仍没有⼀种是公认的最佳⽅式。在实施时,应结合病⼈具体的解剖⽣理特点、⼿术硬件条件、病⼈经济⽔平及⾃⾝操作技术⽔平与习惯等选择合理的消化道重建⽅式。在我国,以进展期胃癌多见,同时考虑
到术前分期可能存在偏差,选择近端胃⼤部切除术更应该谨慎。
对于确实符合⾏EMR或ESD指征⽽不能实施的U区cT1N0肿瘤,同时⼜因病⼈⾝体情况、合并症等因素不能⾏近端胃⼤部切除术时,由于这种情况下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局部切除或前哨淋巴结导航下的胃切除亦是可探索的⽅法之⼀,但须向病⼈及家属交代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的风险,并对复发时根治困难及预后不良反应予以说明并得到其充分理解和同意;同时,术后密切随访。
撰⽂:杨昆,四川⼤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
审校:黄华,复旦⼤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
(参考⽂献略)
临床问题4:对于U区的进展期胃癌,是否推荐为清扫No.10、No.11淋巴结⽽⾏预防性脾切除?
指南推荐意见:肿瘤未浸润胃⼤弯时,强烈不推荐脾切除。
解读:胃癌流⾏病学调查显⽰,近端胃癌特别是⾷管胃连接部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脾门淋巴结在近端胃癌中属于第⼆站淋巴结,近端胃癌D2根治⼿术理论上应清扫脾门淋巴结。以往,联合脾脏切除术曾⼀度被部分外科医⽣所推崇,以达到“彻底”的淋巴结清扫⽬的。然⽽缺乏严格⼿术指征的
联合脾脏切除术不仅疗效不确切,⽽且增加⼿术的并发症发⽣率和死亡率,其临床价值备受质疑。正如预期,⽇本JCOG0110研究的最新结果显⽰,⾮⼤弯侧近端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术时,预防性脾切除并不能提⾼病⼈的远期⽣存,反⽽增加了围⼿术期感染相关并发症[1-2]。由于脾门淋巴结转移通常意味着胃癌病期较晚,病⼈获得根治性切除的机会相对较低,脾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总体预后较差,其5年存活率仅在10%左右。因此,即便是性联合脾脏切除对改善病⼈⽣存也多数⽆益,其临床价值⽬前亦存有较⼤争议[3]。
胃癌脾门淋巴结转移状态主要与原发肿瘤所处的部位、肿瘤的⼤⼩及其浸润深度有关。⽂献报道显⽰,近端胃癌脾门淋巴结转移率为7.1%~26%,且主要发⽣在⼤弯侧胃癌,或虽起源于胃⼩弯侧但已累及胃壁中线结合部,当存在⼩弯侧淋巴结⼴泛转移融合,正常的淋巴回流途径受阻,⼩弯侧淋巴结改向⼤弯侧和脾门引流,容易导致脾门淋巴结转移。此外,弥漫浸润性胃癌脾门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3-4]。
笔者认为,预防性脾门淋巴结清扫应在临床研究的范畴内谨慎施⾏,且应仅限于以下⼏种情况:(1)可根治性切除的U 区或UM区⼤弯侧进展期胃癌,尤其是病灶靠近脾门或伴有浆膜⾯浸润者。(2)U区⼩弯侧进展期胃癌直径4 cm 以上,或已侵及胃壁中线结合部,或伴有明显的⼩弯侧淋巴结转移融合者.(3)弥漫浸润性胃癌。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各组淋巴结相⽐,脾门淋巴结清扫的技术要求较⾼,⼿术创伤较⼤,并发症发⽣率较⾼。因此,脾门淋巴结清扫应在完成其他第⼀站和第⼆站
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施⾏。
山西省考2022由于联合切除脾脏的⼿术创伤较⼤,术后并发症发⽣率较⾼,且切除脾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进⽽可能影响病⼈术后远期存活率。近年来,随着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的技术逐渐成熟,应成为预防性脾门淋巴结清扫的⾸选术式。
撰⽂:汪学⾮,复旦⼤学附属中⼭医院普外科
审校:黄华,复旦⼤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
(参考⽂献略)
(参考⽂献略)临床问题5:对于潜在可切除淋巴结转移(No.16),是否推荐术前化疗加扩⼤清扫
指南推荐意见:对于少数局限于No.16a2/b1的淋巴结转移,如果没有其他⾮治愈因素,弱推荐术前化疗加外科⼿术。
解读:第5版⽇本《胃癌指南》认为,针对No.16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晚期胃癌病⼈,单纯⼿术难以达到根治切除的效果,⼿术预后极差。⽇本有3个相关的II期临床试验,分别是JCOG0001、JCOG0405、JCOG1002,这些试验均经过腹腔镜联合CT检查排除其他⾮治愈因素存在,后实施了D
2⼿术+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其中,JCOG0001出现3例相关死亡,提前终⽌;在SP⽅案(S-1+CDDP)成为晚期胃癌⼀线⽅案后,启动了JCOG0405研究,最终5年OS达到53%,取得了良好疗效。后来JCOG1002探索在两药⽅案的基础上加上DTX,临床反应率为58%,两药变三药并没有明显增加有效率,并未取得预期效果[1]。所以第5版⽇本《胃癌指南》认为,对于少数淋巴结肿⼤局限在No.16a2/b1者,扩⼤淋巴结清扫是实现R0切除的惟⼀⼿段,但⽬前这种术式难度很⼤,会增加术后并发症,术前化疗+扩⼤淋巴结清扫的胃切除⼿术⽬前仅仅是在有经验中⼼实验性开展,该指南倾向于弱推荐。
⽬前,预防性No.16淋巴结清扫已被JCOG9501的随访结果所否定,⽽性No.16淋巴结清扫⽬前仍有争议。2018年NCCN指南将No.16淋巴结转移归为⽆法通过⼿术切除治愈的局部晚期胃癌,总体远期预后不佳,⽅案多采⽤以卡培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案,但部分回顾性临床研究显⽰No.16转移的胃癌病⼈在进⾏No.16a2/b1淋巴结清扫后 5年存活率为 16%~21%,明显⾼于其他Ⅳ期胃癌病⼈的 4%~8%[2]。国内学者报道术前如伴No.16a2/b1淋巴结肿⼤,性No.16淋巴结清扫联合围⼿术期化疗可延长病⼈的远期⽣存,5 年存活率从 31.8%(D2 清扫)升⾄43.7%[4]。但该研究为单中⼼研究,仍需要有多中⼼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在该类病⼈临床诊疗中,须注意⼀些相关问题。第⼀,强调多学科综合的必要性。临床上对CT提⽰为胃癌伴潜在可切除No.16a2/b1淋巴结转移病⼈,均须由胃肠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核医
学科﹑病理科等进⾏多学科讨论,⾏全⾝PET-CT、腹腔镜探查和腹腔游离细胞检查排除腹膜种植转移等其他远处转移后,先⾏术前化疗甚⾄联合靶向药物进⾏转化;第⼆,后续⽅案的选择。经过转化后,须严格评估其疗效以及化疗副反应,从⽽制订后续⼿术或其他⽅案。对这类病⼈施⾏扩⼤清扫⼿术带来⽣存获益的前提条件是转化的实施及显效,对于转化效果不明显的病⼈,局部⼿术⼲预反⽽不利于其⽣存期的延长。基于⽬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对于胃癌局限于No.16a2/b1⽽⽆其他远处部位转移的病⼈,应⾏多学科综合,不盲⽬清扫No.16a2/b1可能是适宜的⽅案。
撰⽂:叶再⽣,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
审校:臧潞,上海交通⼤学医学院附属瑞⾦医院
(参考⽂献略)临床问题6:对于⾷管胃结合部癌,适当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是什么?
指南推荐意见:对于⾷管胃结合部癌,适当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是以No.1、2、3、7 和下纵隔淋巴结为基础,根据组织类型、肿瘤长径、⾷道胃结合部⾄肿瘤⼝侧缘的距离,选择包括上、中纵隔清扫的⾷管次全切除术。
解读:⾷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是指起源于上消化
道腺上⽪并侵犯⾷管胃结合部的腺癌性病变。⽬前,临床上最常⽤的分型是Siewert分型:Ⅰ型为远端⾷管腺癌,其肿瘤中⼼位于齿状线上1~5 cm;Ⅱ型为真正意义上的⾷管胃结合部腺癌,其肿瘤中⼼位于齿状线上1 cm⾄齿状线下2 cm;Ⅲ型为贲门腺癌,其肿瘤中⼼位于齿状线下2~5 cm,是真正意义上的贲门癌。该分型⽬前被国际胃癌协会和国际⾷管疾病学会⼤多数学者所接受,是较为公认的分型⽅式。对于AEG的外科,临床上多采⽤下段⾷管切除+近端胃切除(或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临床上对于淋巴结清扫范围仍存在较⼤的争议。第5版⽇本《胃癌指南》认为对于⾷管胃结合部癌,适当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是以No.1、2、3、7和下纵隔淋巴为基础,根据组织类型、肿瘤长径、⾷道胃结合部⾄肿瘤⼝侧缘的距离,选择包括上、中纵隔清扫的⾷管次全切除术。
⽬前,临床上主要争议在于Siewert Ⅱ型AEG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是否应该⾏脾门淋巴结或纵隔淋巴结清扫。JCOG0110研究表明,对于发⽣于胃近端⼤弯侧或后壁的进展期胃癌,脾门淋巴结转移率较⾼,应⾏脾门淋巴结清扫[1]。黄昌明主导的CLASS-04研究的相关结果将使这个问题获得进⼀步的答案。就⽬前为⽌,推荐针对胃近端⼤弯侧或后壁的进展期胃癌可以⾏脾门淋巴结清扫,⽽其他部位的⾷管胃结合部癌,仅存在肿⼤的脾门淋巴结时⾏彻底的清扫。Siewert Ⅱ型AEG下段⾷管旁及膈上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6.4%~35.4%以及4.1%~8.5%,然⽽⽬前尚⽆证据
的清扫。Siewert Ⅱ型AEG下段⾷管旁及膈上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6.4%~35.4%以及4.1%~8.5%,然⽽⽬前尚⽆证据表明⾏彻底的胸内淋巴结清扫可以改善SiewertⅡ型AEG病⼈的预后[2]。在临床实
践中,笔者通常选择肿瘤较⼤或术前影像学检查⽰胸内或者⾷管下段存在肿⼤淋巴结的病⼈⾏彻底的胸内淋巴结清扫[3]。然⽽具体的相关清扫范围及标准仍有待于进⼀步的临床研究进⾏证实。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发⽣于胃近端⼤弯侧或后壁的进展期胃癌,脾门淋巴结转移率较⾼,应着重对脾门淋巴结⾏彻底的清扫。⽽对于肿瘤较⼤或术前影像学检查⽰胸内或者⾷管下段存在肿⼤淋巴结的病⼈则应进⾏彻底的胸内淋巴结清扫。
撰⽂:陈实,中⼭⼤学附属第六医院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报名入口
审校:臧潞,上海交通⼤学医学院附属瑞⾦医院
(参考⽂献略)
临床问题7:对于U区胃癌是否推荐⾏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
指南推荐意见:虽然缺乏⾜够的循证医学依据,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可考虑在临床分期I期病⼈中施⾏。推荐熟练掌握该术式的医⽣施⾏,或在其指导下进⾏。
解读:⽬前,还没有针对早期胃癌的腹腔镜下全胃切除与开放全胃切除对照的前瞻性试验研究。因此,⽬前尚缺乏较⾼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1-2]。韩国KLASS03是⼀项针对早期胃癌⾏腹腔镜辅助
福建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告全胃切除的多中⼼、单臂研究,其总的并发症发⽣率为20.6%,吻合⼝相关并发症发⽣率为3.2%,其研究设计并⾮与开放⼿术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国CLASS研究组发起的CLASS02研究针对早期胃癌及胃⾷管结合部癌⾏腹腔镜全胃切除与开放全胃切除术的随机对照研究,最近即将完成⼊组,研究结果值得期待。现有的⽂献显⽰,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须慎重处理。考虑⾏腹腔镜⼿术时,应充分向病⼈说明其长期疗效的不确定性。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可考虑在临床分期I期病⼈中施⾏。推荐由熟练掌握该术式的医⽣施⾏,或在其指导下进⾏。
撰⽂:黄华,复旦⼤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
审校:陕飞,北京⼤学肿瘤医院
(参考⽂献略)临床问题8:对于胃癌肝转移,是否推荐⾏肝转移灶切除?
指南推荐意见:转移个数少、⽆其他⾮治愈因素时,弱推荐肝转移切除。
解读:有关胃癌肝转移是否具有⼿术适应证和⼿术时机的把握⽬前尚⽆定论,由于⾄今尚⽆证据级别较⾼的研究⽀持,显然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虽然⼀些回顾性研究显⽰,同时性肝转移病⼈如果转移灶较⼩、单发,可以考虑⾏原发灶转移灶同时切除。但是,笔者认为,对肝转移灶⾏⼿术切除仍应该持谨慎态度。临床上多数病⼈在肝转移灶切除术后,总⽣存时间并⽆延长[1]。少数成功的病
⼈,往往是因为具备了以下前提条件:肝转移灶数⽬少,局限在⼀个肝叶或肝段,尤其是在术前化疗后肝转移灶明显缩⼩,缓解时间较长的病⼈,⾏肝转移灶切除术后,能取得不错的⽣存获益[2]。因此,在转移灶个数少、⽆其他⾮治愈因素时,弱推荐肝转移灶切除。
撰⽂:黄华,复旦⼤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
审校:陕飞,北京⼤学肿瘤医院
(参考⽂献略)临床问题9:对于cT2以上的残胃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为何?
指南推荐意见:推荐清扫⾸次⼿术未清扫的胃周淋巴结。空肠系膜及脾门淋巴结的清扫意义⽬前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