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期末考试必背重点
中医学重点
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分为《素问》和《灵枢》,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部古典医籍,奠定了独特的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分为《伤寒论》和《⾦匮要略》;
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4、《脉经》,晋,王叔和,我国第⼀部脉学专著;
5、《针灸甲⼄经》,西晋,皇莆溢,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6、《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我国第⼀部探讨病因病机和症候学的专著;
7、宋⾦元时期百家争鸣:(1)南宋-陈⽆择《三因⽅》,提出“三因学说”,是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的总结,对其后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2)元-杜清碧《敖⽒伤寒⾦镜录》,我国现存第⼀部验⾆的专著;(3)宋-宋慈《洗冤录》,世界上最早的法医著作。
非全日制的学历好尴尬
⾦元四⼤家:
(1)刘完素:“寒凉派”,倡导⽕热论,为后世温病学派开创了先河;
(2)张从正:“攻下派”,主张治病以攻邪为要;
(3)李杲:“补⼟派”,善⽤补益脾胃之法;
(4)朱震亨:“滋阴派”,治病以滋阴降⽕为主。
8、温病学派的崛起:明清时期;
9、整体观念:中医学理论认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与⾃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体⾃⾝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
环境的统⼀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10、辨证论治:
答:包括辩证和论治两⼤⽅⾯,是中医诊断疾病,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
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成某种性质证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原则和⽅法,实施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因证⽴法、随法选⽅和据⽅施治。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疾病的过程,是理、法、⽅、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
11、阴阳,是对⾃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双⽅属性的总概括,基本特征是确定事物或现象阳阳属性的依据,“⽔⽕者,阴阳之征兆也”。
12、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的双⽅,在⼀定条件下向其各⾃反⽅向变化的运动形式,主要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改变。
13、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指阴或阳的⼀⽅偏于亢奋的病理状态;
阴阳偏衰:—————————————————低于正常⽔平的病理状态;
14、损其有余:“实则泄之”,阴或阳的⼀⽅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清热滋阴”、“驱寒助阳”;补其不⾜:“虚则补之”,阴或阳的⼀⽅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为虚证,应补其不⾜,如补⽓、养⾎。
15、五⾏的特性:
答:(1)⽊的特性:“⽊⽈曲直”,以树⼲曲曲直直地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发姿态,来形容有⽣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
(2)⽕的特性:“⽕⽈炎上”,指⽕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的特征;
(3)⼟的特性:“⼟爱稼穑”,指⼟地可供⼈播种和收获农作物;
(4)⾦的特性:“⾦⽈从⾰”,引申为肃杀、潜降、静藏等特性和作⽤;
(5)⽔的特性:“⽔⽈润下”,指⽔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
16、
17、⽊-⽕-⼟-⾦-⽔,依次相⽣,隔⼀相克;
18、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五脏的特点:实质性器官,化⽣和贮存精⽓;
六腑:空腔脏器,受存和运化⽔⾕;
奇恒之腑:形态是腑,功能是脏。
19、⼼主⾎脉,主神志,“君主之官”
20、肺,⼜称“娇脏”;
21、脾,主运化,主统⾎,有统摄、控制⾎液在脉中正常运⾏,防⽌溢出脉外的功能,在窍为⼝,与胃合称后天之本,⽓⾎⽣化之源。
22、肝主疏泄:指肝具有保持全⾝⽓机疏通畅达,通⽽不滞,散⽽不郁的作⽤,以肝为刚脏,主升、主动、主散的⽣理特性为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调畅
⽓机、助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调达情志、调节⽣殖功能。
23、胆: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中精之腑”、“中正之官”。
24、三焦:通⾏元⽓,运⾏⽔液。
25、脑:元神之府。
26、辨别⽓的五个功能:推动作⽤、温熙作⽤、防御作⽤、固摄作⽤、⽓化作⽤;
27、元⽓:⼈体最基本、最重要的⽓,⼈体⽣命活动的原动⼒;
28、宗⽓:积于胸中之⽓,属后天之⽓;
29、营⽓:⾏脉中⽽具有营养作⽤的⽓;
30、卫⽓:具有防御作⽤⽽⾏于脉外之⽓;
31、⽓与⾎的关系:
答:⽓与⾎之间,有相互依存、相互滋⽣、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为⾎之帅,⾎为⽓之母”。⽓为⾎之帅:⽓能⽣⾎、⽓能⾏⾎、⽓能摄⾎;⾎为⽓之母:⾎能载⽓、⾎能养⽓。
32、⾎与津液的关系:山西教育招生考试院
答:(1)⾎对津液的关系:⾎液的清稀部分,若滲于脉外,与营⽓分离,便化为有濡润作⽤的汗、津液,故“夺⾎者⽆汗”;
(2)津液对⾎的关系:津液和⾎都是从脾胃运化⽽⽣成的⽔⾕精⽓中⽣化出来的,“津⾎同源”,“夺汗者⽆⾎”。
33、风邪的性质及其治病特点:风邪致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仅限于春天,其他季节亦可发⽣。风邪侵犯⼈体多从⽪⽑⽽⼊,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六淫之⾸”,是外感发病中⼀种较重要和⼴泛的致病因素。
34、寒邪的性质及其治病特点:冬季⽓温寒冷,且常有⽓温骤降,若⼈体防寒保暖不当,易感受寒邪,其他季节也可感受寒邪,如⽓温骤降,汗出当风、淋⾬冒雪或饿冻露宿、过饮寒凉等。感寒有伤寒、中寒级别:寒邪伤及肌表,郁遏卫阳,称
为“伤寒”;寒邪直中于⾥,伤及脏腑阳⽓,称为“中寒”。
35、暑邪:暑性升散,扰神耗⽓伤津;
36、湿性重浊;
37、瘀⾎的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所致病证极为⼴泛,常因瘀⾎阻滞部位不同⽽异,但有共同特点:1、疼痛,多为刺痛;
2、肿块,外伤局部见青紫肿胀;
3、出⾎,⾎⾊紫暗或⾎块;
4、望诊可见瘀点、瘀斑、⾆下脉络曲张;
5、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沉结。
38、⽓滞:指⽓机郁滞⽽流畅不通的病理状态,多与情志抑郁不畅,或痰饮、⽔湿、⾷积、瘀⾎、结⽯等有形之邪阻滞有关,亦可因⽓虚,运⾏⽆⼒所致。
高考出成绩时间2021具体时间表39、⼋纲:阴、阳、表、⾥、寒、热、虚、实;
40、虚证:指⼈体的正⽓不⾜,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实证:指邪⽓过盛、脏腑功能亢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41、同病异治:同⼀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会的反应性不同,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不同的治法加以。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性质的证候,可以采取相同的治法。42、四⽓: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五味:指药物具有酸、苦、⽢、⾟、咸五种滋味;
⾟:“能散、能⾏”,具有发散、⾏⽓、⾏⾎作⽤;
⽢:“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调和、缓急的作⽤。
43、⿇黄的功效:⾟温解表、宣肺平喘、利⽔消肿;
44、桂枝的功效:⾟温解表、温经通脉;
45、羌活的功效:散寒解表、祛风除湿;
46、苦杏仁:⽌咳平喘、润肠通便;
47、⼈参:⼤补元⽓;
48、⿇黄汤:组成:⿇黄6g,桂枝6g,杏仁9g,⽢草3g
功效:发热解表、宣肺平喘
重庆人社网主治:风寒表实证。
49、桂枝汤:组成:桂枝9g,⽩芍9g,炙⽢草6g,⽣姜9g,⼤枣4枚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风寒表虚证
50、⼩柴胡汤: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少阳证
51、四君⼦汤:功效:益⽓健脾
主治:脾胃⽓虚证
52、经络:⼈体运⾏全⾝⽓⾎,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53、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经脉之海,⾎海
54、P217 表10-2 ⼗⼆经脉体表分布规律表
55、咳嗽的辨证论治
答:咳嗽⼀证,⾸先须分清外感和内伤之所属。外感咳嗽,起病较急,病程短,并伴有外感表证,脉证多属实证,治以宣通肺⽓,疏散外邪为主,不宜过早使⽤苦寒、滋阴、收涩、镇咳之药;
内伤咳嗽,发病较缓,病程较长,兼见不同的⾥证,脉证虚实互见,治当调理肺腑为主,如健脾、养肺、补肾、清肝等。
广东省高校教师招聘信息56、胸痛的辨证论治
答:临证时,应详细询问胸痛的起因、部位、性质及先兆症状等,以鉴别胸痛的原因。胸痛⽽兼见咳喘、痰多、神热者,多属痰热所致;若疼痛部位固定、刺痛者,多属⽓滞⾎淤;若痛连肩背,兼见憋闷,甚则汗出肢冷者,多属胸痹。
胸痛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肺正虚为本,以⽓滞⾎淤、阴寒凝阻、痰热壅肺为标。时宜“急则治其标”,以活⾎化淤为主,或兼⾟温通阳,或兼涤痰泻热,使脉络通⽽不痛。待邪去痛减,病情缓解后,再“缓则治其本”,培补正⽓,以善其后。若虚实夹杂,当须通补兼施。
57、黄疸的辨证论治
事业单位什么时候考试答:临床辩证,应以阴阳为纲,分清阳黄和阴黄。阴黄黄⾊鲜明如橘⼦⾊,病程较短,多属热证、实证,以湿热为主;阴黄黄⾊晦暗为烟熏,病程较长,多属虚证、寒证,以寒湿为主。“湿”邪是本证的关键因素,根据《⾦匮要略》“诸病黄家,但利其⼩便”的古训,利⼩便是本病证的基本法则。
58、头痛的辨证论治
答:头痛的辨证,应根据病史、症状、头痛的部位、久暂、性质特点等辨别头痛属外感或内伤、虚证还是实证。⼀般⽽⾔,病程短暂,痛势较剧,痛⽆休⽌,并伴有其他外感症状,多属实证,治以疏散为主。内伤头痛,病程较久,痛势较缓,时作时⽌,多与肝脾肾三脏的病变及⽓⾎失调有关,病情有虚有实,须根据具体
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头为诸阳之会,⼿⾜三阳经均循头⾯,厥阴经也上会于巅顶,因此头痛可根据疼痛的部位,结合经络分布及⾛向进⾏辨证。如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及项,选⽤羌活、蔓荆⼦、川芎;阳明头痛,多在前额,连及眉棱,选⽤葛根、⽩芷、知母;少阳头痛多在头的两侧,连及⽿部,选⽤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多在巅顶,连及⽬系,选⽤稾本、吴萸;瘀⾎头痛,则痛在定处,多有外伤史。
59、⽔肿的辨证论治
答:阳⽔:发病急骤,⽔肿从头⾯开始,继及四肢及胸腹,腰以上为剧,按之凹陷较容易恢复,常伴有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证的表现;
阴⽔:发病缓慢,⽔肿迁徙反复不愈,多从下肢开始,继及腹胸、上肢、头⾯,以下肢为甚,按之凹陷深⽽难复,常伴有脾肾阳虚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