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必读」乡镇科级领导年龄分布
县乡⼲部特别是科级⼲部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权稳固中发挥着重要作⽤。在提倡⼲部年轻化的趋势下,县乡⼲部的年龄问题逐渐成为班⼦换届中关注的热点。如何保证领导班⼦有合理的年龄结构?⼲部的任职年限如何确定?笔者对西部W县科级⼲部的年龄结构和⼲部任职年限进⾏了调查。
⼀、现状
2018年湖南公务员职位表W县科级领导班⼦的基本情况:共有科级领导⼲部850名,分布在38个乡镇,75个部门、45个事业单位中。具体情况分别是:
1 领导⼲部年龄结构
乡镇:
⽬前,党委书记最⼤年龄47岁,最⼩年龄30岁,平均年龄41.26岁,平均任职5.56年,任职最长8年,最短1.5年。
乡镇长最⼤年龄45岁,最⼩年龄27岁,平均年龄36.8岁,平均任职4.25年,任职最长9年,最短0.6年。
⼈⼤主席多为党委书记兼任,不兼任的乡镇⼈⼤主席年龄平均在55岁以上。
事业编考50多分处于什么水平
党委副书记最⼤年龄40岁,最⼩年龄25岁,平均年龄33.28岁,平均任职5.23年,任职最长7年,最短0.3年。
乡镇其他副职的年龄与党委副书记年龄相差不⼤。
通过纵向分析,从2006年⾄2013年,35岁左右的乡镇党政领导⼲部占总数的⽐例,由12%增⾄36%,年轻⼲部呈现增长趋势,班⼦成员任职平均年限,由原来的5~7年减⾄3~5年。
县级部门:
四六级报名2020下半年报名局长最⼤年龄53岁,最⼩年龄36岁,平均年龄45.3岁,平均任职6.76年,任职最长11年,最短1年。
副局长最⼤年龄52岁,最⼩年龄25岁,平均年龄41.26岁,平均任职5.56年,任职最长7年,最短1.5年。
通过纵向分析,从2006年⾄2013年,35岁左右的部门⾏政领导⼲部占总数的⽐例由40%减⾄35%,班⼦成员任职平均年限,由原来的5~7年减⾄6~10年,班⼦年龄偏⼤,班⼦成员任职年限普遍较长。
2 领导班⼦年龄结构
在乡镇,班⼦平均年龄最⼤的乡镇是42.6岁,平均年龄最⼩的乡镇是37.25岁,乡镇班⼦平均年龄相差较⼤。在部门,班⼦平均年龄最⼤的是44.3岁,平均年龄最⼩的是41.8岁,部门班⼦平均年龄相差较⼩。
⼆、分析
通过对班⼦和⼲部的年龄分析,以及对⼀些⼲部的问卷调查,综合有关部门的情况反馈,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年龄结构不太合理,多数单位呈现出⽊桶状、疙瘩型的状况。
安徽公务员成绩查询入口
班⼦年龄结构在⼀些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和重点经济部门⽐较合理,但在⼀些偏远乡镇和“清⽔”部门,领导班⼦基本上
是“⽊桶”形状,普遍存在年龄跨度逐渐缩短,年龄结构上下⼀般粗,层次减少,⽼中青搭配不够合理,没有形成梯次结构;要么是“疙瘩”式,分布不均匀,年龄扎堆、年龄⽼化、年龄断层的问题⽐较突出,缺乏互补性,影响了领导班⼦整体效能的发挥。
如:C镇的11名班⼦成员,年龄都在40岁以上,没有年轻⼲部,更谈不上梯次搭配,班⼦没有活⼒。⽽D镇的9名班⼦成员中,除党委书记年龄接近40岁外,其余班⼦成员都是30岁左右,存在书记⼀⾔堂
的情况。通过⼏年的⼲部实绩考察,两镇的⼯作都没有做出明显的成效。有⼈⽐喻,C镇是⽼⼲部的摇篮,是⼲部“养⽼院”,D镇是年轻⼲部的成长地,是“实验⽥”。
2 年龄成为提拔的硬杠杠,部分年龄偏⼤的⼲部⼯作激情提前衰退。
40岁以后原则上不提拔为副科级,48岁以后原则上不提拔为正科级(各地情况可能不⼀样),这是县乡科级⼲部提拔的年龄界限,就是⼲部任职年龄界限上的“⼀⼑切”。这样的政策,使⼀些⼯作认真、踏实肯⼲、富有经验的“过龄”⼲部,因为年龄到点、领导职数限制、岗位不合适等原因得不到提拔,导致⼯作没有激情,降低了对⼯作的要求,安于现状。
同时,由于年龄原因,⼀些年富⼒强、⼯作敬业、业绩突出、众公认的⼲部不得不退出领导岗位;⼀些⼯作不思进取、敬业精神衰退、能⼒⽐较平庸的⼲部,因为年龄未到,还占据着领导岗位。
如:E镇党委副书记,2008年前已经担任副科级⼲部近7年,是县科级后备⼲部,⼀直没有调整,⽬前已经超过了提拔成科级正职的最低年龄,⼯作激情骤降,只得调整到同级岗位⼯作。
据调查,在实际⼯作中,⼀些因为年龄原因没有被提拔的中⽼年⼲部,虽然不再担任领导⼲部,但仍然在重要岗位上⼯作,担负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的重要责任。
2023年甘肃省省考公告3 ⼀味提倡⼲部年轻化,部分年轻⼲部的⼯作能⼒不强。
⼲部年轻化、专业化是⼤势所趋,是打破⼲部选拔制度中论资排辈熬级别的有效办法。但是,⼀些乡镇和部门把年轻化等同于“低龄化”,有些按年龄杠杠硬框进领导班⼦的年轻⼲部,由于经验不⾜、能⼒不够,没有⼲出众满意的成绩,也没有达到组织上期望的效果,以⾄于部分⼲部和众对党的⼲部政策产⽣了怀疑,甚⾄提出了质疑。⽹友反映的“年轻⼲部是个宝、中年⼲部提不了、年长⼲部到站了”的顺⼝溜,就反映了这种现象。
如:F局配备⼀名分管技术的年轻副局长,虽然该副局长⼈很年轻、精⼒充沛、专业技能过硬,但过于书⽣⽓,组织协调能⼒⽋缺,导致⼯作推进不⼒。
另⼀⽅⾯,⼀些年轻的领导⼲部认为⾃⼰有年龄优势,认为⾃⼰早晚要“接班”,沉醉于⾃⾝的年龄优势沾沾⾃喜,浮躁⾃满,思想积极但⼯作不努⼒。另⼀个极端是造成⼀些年轻⼲部为了尽早提升,⼤搞政绩⼯程、形象⼯程、⾯⼦⼯程,以致跑官要官、吹⽜浮夸、弄虚作假,引发腐败现象发⽣。
4 ⼲部选拔⾯越来越窄。
⼀⽅⾯,⼲部年龄与⼲部⾝份的博弈中,⾮公务员⼲部没有出路。
⼲部年龄与⼲部⾝份,是制约基层领导班⼦结构的两⼤重要因素。前些年,领导⼲部可以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优秀分⼦中选拔。现在实⾏公务员登记以后,能够提拔的⼲部只能是公务员,选拔的范
围越来越窄,对象越来越少,导致乡镇的公务员能够提拔的都已经提拔了,有的⼩乡镇甚⾄全是“领导”没有“兵”,⽽⼀些不具备公务员⾝份的年轻优秀⼈才,难以进⼊党政领导班⼦。
但在基层实际⼯作中,不具备公务员⾝份的⼲部⽐公务员数量多,⼀些事业⼲部挑起了⼯作的⼤梁,有些事业⼀般⼲部的⼯作能⼒和经验,甚⾄超过了单位的副职领导⼲部。
如:G镇农业服务站某⼲部,年龄30岁,曾担任过农技员、农业服务站站长、村主任助理,具有相当丰富的农村⼯作经验,和众关系很好,能⼒明显超过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但由于是事业编制,按现⾏体制,他不能提拔成科级领导⼲部,只能当⼀辈⼦的事业⼀般⼲部,直到退休。
天津招公务员最新消息公告
另⼀⽅⾯,中国特⾊的民主推荐,导致⼲部选拔任⽤中的民主不够。
虽然现在⼲部民主推荐的范围不断扩⼤,但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量知情⼈参与不了。如:H乡在2007年通过民主推荐⽅式,产⽣了⼀位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但参与推荐的⼈是乡⾥的⼲部,不是最了解⼲部、与⼲部“亲密”接触的服务对象,导致熟悉农村⼯作的⼲部没有被推荐上,⽽乡⾥的⼀位“不惹事、不做事、不得罪⼈”的三不⼲部被成功推荐,使民
象,导致熟悉农村⼯作的⼲部没有被推荐上,⽽乡⾥的⼀位“不惹事、不做事、不得罪⼈”的三不⼲部被成功推荐,使民主的真实性打了折扣,推荐的⼲部效果更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