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秋季校园招聘申论试题及参照答案
申论(资料1-资料5)
一、根据“给定资料 2—5”,概括当前我国企业在“走出去”中遇到的主要
问题。(15 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 200 字。
资料1
《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7)》蓝皮书指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持续增长,但井喷式增长逐步放缓;跨国并购成为中国企业主要的投资方式;对外投资主体继续多元化发展;企业对外投资‘软实力’竞争意识大幅提升,有意打造‘世界品牌’,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一带一路’共建呈‘梯队式’发展,能源和基建等国企率先互补东道国经济需要,民营科技企业逐步成为‘一带一路’新力量……”整体来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10年实现增长,2016年达1701.1亿美元,是的8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处于“黄金期”。
郑州人才市场最新招聘以改革开放为大背景的“走出去”战略,见证了无数中国企业的海外打拼。回看一代代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轨迹,能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过去,中国处在全球产业链底端,只能依靠人口红利和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获得比较优势,通过在国内生产然后销往世界,实现稳定盈利。虽然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积累一定资本,但较之发达国家,我们虽劳动力相对富裕,资本方面却不占优势。依靠劳动密集型起家的一大批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投资屡屡碰壁后,最终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不再跟发达国家硬碰硬。最初碰壁的这些中国企业,基本可以归为第一代“走出去”的企业。汲取教训后,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时,开始首选一些欠发达国家,比如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这样,中国企业除了具备资本和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外,还能借助那些欠发达国家的人口红利。在那之后“走出去”的第二代中国企业,获得了较第一代相对不同的境遇。年轻一辈的企业,比如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它们在初创时就引入了海外资本,因而具有资本成本优势;在发展中,又借助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契机,从产业链的底端爬到中端的较佳位置,继而积累了“走出去”后与海外同行业者竞争的优势。时至今日,同前两代“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更为不同的“第三代”企业正在崛起,并且逐渐开始了“走出去”的尝试,比如共享单车企业。因为国外尚且缺乏同类企业,因此西方国家的一些城市都欢迎它们去投资和发展。
站在中国经济现实体量以及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今天,当我们回望历代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轨迹时,应能得到这样的启示: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越来越好的机会,我们的企业则应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及时到比较优势,不断创造“走出去”的新局面。
资料3
上海海立集团于开始在印度开拓市场,承诺空调压缩机在印销量达到100万台就在印度投资开厂,结果仅用五年就兑现了承诺。现在,印度市场每年销售450万台空调压缩机,上海海立占据35%的份额。在印度市场已耕耘了十多年的上海海立集团沈建芳认为,投资印度的棘手挑战在于印度的商务签证给予的期限没有规律,允许停留的时间很短。沈建芳说:“最长期限仅为3个月,也就是3个月得回来一次,人员不稳定不利于企业在当地的长期发展。”而且,办理签证的手续非常繁杂。这一点也得到了众多商人的认同,“我接触到的企业家最担心的就是签证问题。如果投资后,人员过不去。还能做什么?”
中亚国家实行严格的签证和居留制度,如乌兹别克斯坦对我国所有类别的护照均要求签证。哈萨克斯坦对国外劳务实行严格限制,外国人在哈取得劳动就业许可和居留许可较困
难,这直接影响了一些中国企业正常经营工作,如阿拉木图规模最大的“公主”中餐馆有近200个座位,2016年仅拿到2个厨师劳动就业许可证。哈国不仅申办获取引入外国劳动力许可证的程序十分繁琐,而且许可证的数量还有限制。目前,哈国对外国员工申请劳动许可的规定仍旧是阻碍外国投资的主要壁垒之一。土库曼斯坦是中亚五国中最难拿到签证和劳动许可的国家,严格控制向外国人发签证邀请比例,一般中企实际上几乎拿不到签证和劳动许可。乌、塔、吉三国对外国劳动力在该国就业有具体限制规定。现在中国人办签证实际上没有简化,似乎比过去更难。中企人员难以“走出去”,那投资岂不是撂到了戈壁滩?
资料4
从法国的葡萄园,到乌克兰的土地,再到澳大利亚的牧场,近年来中国公司和企业家纷纷走出国门,在海外置地。最近,一家“身份不详”的中国企业绕过监管机构,在法国“粮仓”安德尔省高价购地,引来法媒议论纷纷。法国媒体称,外国人用这种手段购买大片土地,在法国还是首次出现,一些法国人担心食品安全、乡村稳定发展受到威胁。德国华人投资顾问周先生对《环球时报》表示,“在德国买地常常会遇到许多障碍”,比如议会出于各种原因投票拒绝;媒体也对中企存在偏见,认为中企买地后会带来环保、失业等问题。而像美国或欧盟企业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甚至中东国家企业在德买地也比中国方便。
在澳大利亚也很明显。去年澳政府加强对向中国出售农田交易的审查,规定对中资企业出售1500万澳元或以上的农田交易都需要审批,而来自日韩美的投资者在收购11亿澳元以下的土地时都不需要审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仇焕广对《环球时报》说,本世纪初中国企业刚刚开始海外购买土地时,国际舆论环境还相对比较宽松。之后,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国际舆论环境日益恶化,有关中国“资源掠夺论”的言论屡屡出现,一些国家纷纷出台对中国农业投资不利、甚至带有歧视的政策。
资料5河南招生平台
2015年11月20日,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公司三位高管在马里遭遇,不幸遇难,再次向近年来加快“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警示风险。
网上查录取通知书查询从近十年来的公开信息中,通过梳理中国企业员工、经营者在的遇袭情况,发现中国铁建在马里的遇害人员级别最高,极为罕见。在非洲西部地区的喀麦隆、尼日利亚、加纳,近年来中国企业员工遇袭事件也频频发生。该地区近年来暴力冲突不断,几起恶性事件都发生在这三个国家,而且这些遇袭事件带有团伙性质,主要针对中国在当地的工厂。
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也门,这些频繁与“武装冲突”联系在一起的国家至今仍没有走出阴影。恐怖主义更是使安全问题越“燃”越烈。在利比亚撤侨事件中,惊慌失措的中国企业承受了超过210亿美元的惨重损失。中资企业的安全威胁已经近在咫尺,海外华人从过去的无辜受害者,已升级为现在袭击的直接目标。
资料2
我们工厂被砸了,东西都被抢了,请帮帮我们!”刚刚经历工厂被打砸洗劫的中国籍员工何女士对某报记者说。据何女士表示,她来缅甸首都仰光一间中资服装工厂工作已经一年多,2017年2月22日晚上,工厂的外部监控全部被砸坏,23日早7点左右,约300名罢工工人冲进工厂,打砸设备,之后又到中国员工宿舍打砸抢劫。何女士讲,她的两个行李箱被抢走,箱内有人民币2500元和一些珠宝首饰。厂方人员26日进入厂房巡视后告诉记者,厂内已无罢工人员,但设备遭到严重破坏,变压器也受到破坏,尚不清楚何时能够恢复生产。
其实,该中资服装工厂的冲击事件已经发酵多时,之前已经罢工过两次。根据缅甸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自2015年9月1日起,缅甸在全国境内实行每日3600缅元(约合2.8美元)
的最低工资标准。自此,缅甸各地尤其是仰光工厂的老板和工人之间爆发的劳资矛盾纠纷,几乎已经是家常便饭,尤其是依赖订单生存的成衣行业。一方面是员工要求涨薪的诉求,另一方面却是企业主难以为继的生意,导致目前在缅甸的中国服装企业举步维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缅甸的中国企业只能采取增加自动化设备以及裁员的方式。这样一来,看似从表面上解决了矛盾,但却埋下了更深层次的隐患。
答案及解析
一、根据“给定资料 2—5”,概括当前我国企业在“走出去”中遇到的主要
问题。(15 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 200 字。
参照答案:
1.当地员工存在涨薪诉求,劳资矛盾纠纷频发。
2.中方人员难以在国外工作居留。部分国家商务签证期限没有规律,允许停
武汉最新招聘信息今天直招
留时间短;办理签证手续复杂;签证和居留制度过严。
3.政权更迭带来政策变化,合作项目中断,企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4.遭受偏见,置地困难。国际舆论环境恶化;国外政府出台不利、歧视中企
的政策。
5.面临安全威胁。企业人员人身安全无保障,遇袭事件频发;企业资产受损。
初级会计考试和报名时间>2022年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申论(资料6)
二、根据“给定资料 6”,对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出对策建议。(25分)
要求:合理可行、有针对性,条理清晰;不超过 450 字。
资料6
F机构近日发布《2016—2017年度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以下是报告节选内容:
从“走出去”的风险分布看,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尽职调查成本较高或信息收集较困难的区域是非洲和中亚、西亚。40%左右的受访者提及在投资项目中遇到“东道国法律不健全”“东道国、政策不稳定、行政效率低”等政治风险,尤其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政治风险最高;44%的受访者表示在海外投资中遇到过政府审查。其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被访者提及企业曾遭遇反商业贿赂、反腐败调查、环保审查及反垄断审查,地域以北美、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居多;36%的受访者表示企业在投资项目中遭遇“本地化”要求,以中亚、西亚居多;市场风险则在非洲、中亚、西亚较为显著;16.8%的受访者表示企业在投资项目中遭遇体性劳动纠纷,南亚、东南亚提及率超四成;34%的受访者表示企业在投资项目中遭遇税务争议,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美风险较高;21%的受访者表示在投资项目中遭遇知识产权争议,以南亚、东南亚、北美、西欧居多。因此,“走出去”第一步的海外利益风险评估非常重要,与此同时投资地国别安全形势的动态数据也至关重要。
从企业税务争议结果看,受访者中有52个企业对税务争议进行了具体阐述。其中46个企业未能充分调研、准确理解东道国的税收法律法规;39个企业缺乏经验,面对税收争议时,在技术、人员、预算、管理等方面准备不足;37个企业未能与当地政府和税务机构进行有效的
沟通和谈判;36个企业对海外项目的税务监管不予重视、未建立合规审查机制。此外,只有49%的企业购买保险,如人身、财产保险、政治风险保险、信用保险;46%的企业设立标准合同流程,并设专职合同审查人员;43%的企业建立财务和金融上的风险控制机制,如金融风险预判机制以防范汇率风险,财务预警机制加快资金回收等;43%的企业设立项目定期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仅有34%的企业选择已经与中国签订投资保护协议的东道国进行投资。
从2014年起,中国财团对国外体育俱乐部产生浓厚兴趣。2014年7月,合力万盛国际体育发展公司以800万欧元的价格购买了荷兰海牙俱乐部100%的股权。2015年9月,万达以4500万欧元的价格购买了马德里竞技20%的股权。而海外体育并购案异常火热的时间段出现在2016年,从1月至8月共有10宗入股或收购宣告,其中手笔最大的是中欧体育投资管理长兴有限公司以5.2亿欧元的价格购买了意大利AC米兰俱乐部99.93%的股权;其次是苏宁以2.7亿欧元的价格购买了国际米兰70%的股权。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至今,至少有15家海外足球俱乐部的股权被中国资本收购,总耗费资金超过150亿元人民币。海外足球俱乐部很少有经营状况良好的,且大多数都处于亏损状态,甚至濒临倒闭。从2016年年底开始,商务部、发改委、外汇管理局、央行多部门要求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转移出境业务须获得特别批准。2017年2月21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就提到,
在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开展非主业、非理性的大额对外投资,盲目投资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2016年11月初,万达集团宣布10亿美元收购美国好莱坞电视制作公司Dick Clark Productions。但在2017年初,在线娱乐新闻网站The Wrap引述匿名消息人士报道,中国房地产和娱乐巨擘—大连万达集团以10亿美元收购美国Dick Clark Productions Inc(DCP集团))的交易已经破裂。The Wrap表示,收购破裂的主因是中国政府方面的监管批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