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文王时曾与姒姓诸候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陈国。它反映了周初(  )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诸候崛起冲击分封制度
C.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         D.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
2.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
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       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
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        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3.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  )
A.“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        云南省招生工作网B.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        D.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
4.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5.周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在于(  )
A.礼乐文明崩坏                  B.井田制度瓦解     
C.分封制度崩溃                  D.铁器牛耕使用
6.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7.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泰国“完璧归赵”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臣而拜为上卿。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  )
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
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    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8.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一国(诸侯)一天下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  )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
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
9.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
A.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         B.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C.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         D.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10.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初级考试准考证打印
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教、礼仪和教化
 
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安徽省自考成绩查询.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彩
11.两汉的统治者十分重视监察机构的建设,早在汉武帝时期,中央就设置了御史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三大监察系统。这三大系统互不统率,权力交叉,各自为政。这反映出汉代(  )
A.君主专制统治发生明显异化          B.侧重于中央政府的反腐建设
C.监察制度具有多元制的特征         D.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严重性
12.《后汉书·舆服志》中关于天子、公卿大夫至庶民等各个阶层在使用车马服饰的种类、数量、规格、纹样、彩、佩饰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这种规定(  )
A.表现出社会等级的森严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抑制了官员腐败
13.东晋南朝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弼之撰《十八州士族谱》,共七百多卷。宋刘湛、齐王俭、梁王僧孺也都有谱学专著。谱学盛行反映了(  )
A.士族用谱学挽救衰亡的命运        B.士族注重本家族的谱系
C.突破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        D.谱学是选官的重要依据
14.《资治通鉴唐记》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说明(  )
A.唐朝矛盾错综复杂,难以决断       B.权力部门相互掣肘,效率较低
C.决策程序过于死板,制约皇权       D.政治制度弊端严重,决策艰难
15.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袝姑”。这反映了当时(  )
A.君主专制加强              B.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C.伦理制约皇权              D.儒家主流地位受冲击
16.两汉到隋唐那些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被称为士族。唐太宗至玄宗曾三次大规模修订士族族谱,放宽纳入士族族谱的标准。此行为客观上适应了(  )
A.宗法制的落实              B.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C.科举制的推行              D.九品官人法的废除
17.贞观三年,吏部尚书杜如晦对唐太宗说,“两汉取人,皆行着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科举),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这表明(  )
A.唐太宗决定改革科举制度         B.杜如晦认为科举制有缺陷
C.唐朝继承了汉朝的察举制         D.唐初选官缺乏统一的制度
18.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辽宁公务员考试大纲
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9.宋代司马光曾说:“凡择言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清官包拯亦言,监察官“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这说明古代(  )
A.选拔监察官程序复杂            B.监察官直接服务于皇帝
C.监察官选任重视德行            D.皇权加强依赖监察制度
20.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该历史现象表明(  )
A.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B.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
C.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           D.地理环境决定城市的发展
21.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吉林省考公告.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22.论及古代某制度,某学者指出,()“以皇帝个人之力独揽国家一切繁杂军政事务”,“达到了机构精简、迅捷高效、机密严谨、运转和谐这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界”。该制度是(  )
A.丞相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                     D.军机处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及为了加强实行该制度所形成的统治秩序所采取的配套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期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以及为了克服这一制度的局限性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的创新之处以及元朝在地方管理上采取的其它措施。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大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青岛公务员局——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
1)依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2)结合材料二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