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什么越改越乱银行招聘网社会招聘
    2011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下发,5年之后仍无明显进展。这个方案究竟如何出台的?经历了哪些曲折?存在哪里问题?知是厅专访了参与文件起草的权威人士。
“改革有风险,面临诸多挑战。” 一位参与起草本次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的权威人士说,主导部门现在很低调。其实,这份改革指导意见2004年已开始起草,因为各方意见分歧较大,中途搁置,直到2008年之后重提。
谨慎不无道理,此类改革不仅面临很多现实的难题,文件本身也有些模糊规定还需进一步明确。
越改越乱
准考证号查询四六级成绩入口
目前的事业单位中,存在一些“怪胎”,他们本应是行政机构,但在政府“只能小不能大”的指导思想下成了事业单位,如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事业。这些事业单位实际是承接了行政改革的成本。
还有些本应从事公益的事业单位,但在政府不问经费来源,只强调和财政脱钩的政策府下,又在合理和不合理之间走了一条有偿服务服务之路,偏离了公共服务方向。
2021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形成这种乱局跟过去对事业单位的分类标准有关,以前对事业单位分类只是简单地按照拨款方式划分,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类。这导致很多事业单位只盯着政府的钱,按拨款方式确定自己的公益性质。造成很多事业单位属性不清,有的同时具有两种或三种属性,改革也就越改越乱。
因此,这次事业单位改革分类的核心就是“先定性”,依照单位的功能属性来分类,抛弃按拨款方式简单分类的做法。
文件提出,5年之内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按属性分成行政、经营、公益三类,承担行政职能的要回归行政序列,经营类的逐步转为企业,从事公益类的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闭并强化公益属性。
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在高层已经过了十多年的酝酿、讨论,并听取了多方意见。
2009年10月的《中国行政管理》杂志,刊登中编办事业单位管理局副局长左然的文章,显
示早在 1998年7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就担纲了“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和措施”课题研究,经过近三年的研究,课题组认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问题是目标模式不清,战略方向不明,进而提出要明确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使之既不依附于政府又接受政府的指导、帮助和监督,成为自主决策、依法运营、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机构。
此后从2002年到2004年,国研中心、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都组织了课题组对事业单位改革进行研究。以2004年国务院责成中编办牵头成立事业单位改革小组为标志,分类改革正式进入政府层面的操作阶段。2023年中级职称报名时间
原方案被批了一通
参与起草的相关人士介绍,2004年计划实施事业单位改革时,中编办和国家发改委都有意主导这项改革。但两个单位的意见不太一致,发改委的意见是能推向市场的尽量推向市场,砍掉三分之一都没问题,中编办的意见相对稳妥,能回归公益的回归公益。
后来中央书记处一领导人批示确定由中编办牵头,当时的人事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参加,成立事业单位改革小组,小组成员由相关司局长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组成。
小组成立后用三个月时间完成方案的第一稿。该人士说因为方案比较粗糙令国务院不太满意。第一稿完成后,中央组织召开了一次会议,国务院两位副总理及中组部领导参加,“对方案大批了一通”,因为方案中没怎么强调“政事分开”,相关表述过于轻描淡写,而“政事分开”是中共十五大就确定的事业单位改革的原则,一位副总理当场表示改革只能向前走,不能回头。
图片编辑器免费版会后,起草组又重新起草了方案,不过由于领导层对方案存有争议,方案出台后便搁置了,2008年国务院启动大部制改革后,事业单位改革又提上了日程。
青岛事业编考试2023
那一届政府是原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主抓事业单位改革,华建敏提出了“分类推进”的思路,2008年换届后,原发改委主任马凯接任国务院秘书长之后继续主抓这项工作,最终的方案中也延续了“分类推进”的思路。
不过,最终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与2004年的初稿相比,还是有不小变化。现在的行政类事业单位在初稿中被命名为公共管理类,内部又分成两小类,第一类是行政机构,第二类是准行政机构,比如城管这类机构就可以设置为准行政机构,但最终的方案将两类合并了。
原来的方案中,将公益类事业单位分成了三类,除了现在文件中有的公益一类、二类外,还有个公益三类,比如像教育行业中的培训、成人教育机构,认证类的考试中心就被列为公益三类,它们的服务对象不是全民,而是部分人,政府与它们的关系是“你承担多少公益项目就给你多少钱”,但它们自己可以经营、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