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成绩查询时间2021下半年        00164    劳动经济学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劳动经济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经济学以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科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它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为起点,研究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理论与制度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劳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工具,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学习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提供所需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得考生能够:
1.牢固掌握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对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能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
2.在熟练掌握劳动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3.能运用所掌握的劳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劳动力市场各参与方的经济决策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
4.平时关注现实劳动力市场的动态以及有关的政策和制度,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的劳动经济学的原理和分析工具对现实中存在的劳动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探讨,提高考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培养自己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尽可能将经济学思维方式运用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学科的学习中,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良好的基础。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以劳动力为考察对象,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及其结果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是以西方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其学科的基础,因此学习劳动经济学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劳动经济学在研究问题时常采用数学和统计方法作为其分析工具,因此要学好劳动经济学还应学习和掌握必要的高等数学和统计性知识。
劳动经济学又是劳动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在整个劳动科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劳动经济学是一门兼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学科,通过劳动经济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研究劳动力市场问题、劳动就业与失业问题、劳动政策和制度、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等方面的分析能力;因此劳动经济学是就业概论、人力资源管理学、薪酬管理学、劳动关系学等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需重点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为第二章劳动供给分析、第三章劳动需求分析、第四章人力资本投资和第十一章失业;次重点为第五章劳动力流动、第六章工资理论
和第七章劳动力市场歧视;第一章导论、第八章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趋势、成因及对策作为一般性掌握内容。本课程的学习难点主要有劳动供给原理、劳动需求原理、对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和效率问题的理解、劳动力流动模型、工资理论、歧视理论。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劳动经济学中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记忆劳动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能做出正确和准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Ⅱ):在识记的基础上,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劳动经济学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及外延,要求考生理解各相关概念和理论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劳动经济学的相关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Ⅲ):在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和
知识对现实中存在的有关劳动经济问题给予适当的分析和解释,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或提出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导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劳动经济学是伴随着劳动力市场发展成长起来的一门学问。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劳动经济学形成的背景,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力的基本含义,掌握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特殊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1  劳动经济学中“劳动”的内涵和外延
1.1.2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1.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公务员报名省考入口
1.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
1.4  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①劳动的定义;②劳动力的定义;③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领会:①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②劳动力的“准商品”属性。
(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识记:①实证经济学的含义;②规范经济学的含义;③交易障碍的含义。
领会:①实证经济学的两个假说;②规范经济学的判断尺度。
应用:①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②劳动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
识记:①劳动经济学的特殊性
(四)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理解:①劳动经济学与人口经济学、产业关系或劳工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经济学的关系
四、本章关键问题
当代的劳动经济学已构筑了其自有的、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规律是劳动经济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必要前提;而了解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明确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则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第二章 劳动供给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劳动力供给的基本范畴与劳动参与率等相关概念理解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掌握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理解家庭生产的实质以及家庭生产理论,掌握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决策,学会利用劳动供给理论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社会福利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以及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2.1  劳动力范畴的分类、劳动供给的测度及影响因素
2.1.1  劳动力范畴的分类
2.1.2  劳动力供给的测度
2.1.3  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
2.2  工作时间决策理论
2.2.1  个人效用最大化与劳动供给曲线
2.2.2  影响个体劳动供给的相关因素、
2.2.3  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2.3  劳动供给理论的扩展
2.3.1  家庭生产理论
2.3.2  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决策
2.3.3  家庭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理论
2.4  劳动供给理论的政策应用
2.4.1  福利制度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2.4.2  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2.4.3  二孩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劳动力范畴的分类、劳动供给的测度及影响因素
识记:①劳动力的含义;②劳动力参与率的含义;③工作时间的含义。
领会:①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
应用:劳动力参与率指标的意义;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
(二)工作时间决策理论
识记:①效用理论的基本假设;②无差异曲线的含义;③边际替代率;④预算约束和预算约束线;⑤个人劳动供给曲线;⑥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⑦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领会:①无差异曲线的特征;②偏好差异的原因;③预算约束线的性质;向后弯折的劳动供给曲线。
应用:劳动者的工作决策;影响个体劳动供给的因素。
(三)劳动供给理论的扩展
识记:①家庭生产的等产量曲线。
领会:家庭生产模型的两个结论;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因素。
(四)劳动供给理论的政策应用
领会:①工伤补偿计划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二孩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四、本章关键问题
劳动力供给是劳动经济学中的最基本概念之一;个人劳动力供给决策模型(劳动—闲暇模型)是劳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劳动—闲暇决策模型有助于我们能正确理解人们的劳动力供给行为;也有助于分析影响市场劳动力供给和社会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对解决现实中的劳动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三章 劳动需求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派生需求的基本含义,劳动作为一种“派生需求”的特殊性,以及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重点掌握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力的需求分析;了解劳动需求弹性的含义,理解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学会运用劳动需求理论分析最低工资立法的劳动市场效应以及劳动市场中互补性要素与替代性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3.1  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3.1.1  派生需求原理
3.1.2  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兰州大学环境学院3.2  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3.2.1  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
3.2.2  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
3.2.3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
3.3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3.3.1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3.3.2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3.4 劳动需求弹性
3.4.1  弹性的一般含义
3.4.2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3.4.3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3.5  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
3.5.1  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
3.5.2  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与需求分析
3.5.3  就业保护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2022教师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
23考研国家线预测
3.5.4  贸易与劳动力需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识记:①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
领会:①对劳动力的派生需求;②约束劳动需求的制度因素分类;政府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制度结构。
应用: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二)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识记:①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的含义;②劳动要素的边际成本的含义;③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等产量曲线的含义。
领会:①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②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的特点;等产量曲线的特征;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