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沙沟—月亮沟矿区薄脉型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实践
刘灵恩;翟东兴;李红超;张侍威;贺昕宇
【摘 要】沙沟一月亮沟矿床是河南近年发现的典型大型薄脉富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之一,文章重点对矿区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进行了总结,阐述了矿床的发现过程、矿床勘查开发中的思路和方法,强调了矿化率在资源及经济预测方面的重要性,介绍了薄脉型矿体进行简单经济评价的方法,指出了银当量指标在矿体圈定中的应用.据此,针对具有共性的勘查实践,提出了合理化建议.%Shagou - Yuelianggou deposit is one of the typical large - scaled thin - vein - type Ag - Pb - Zn deposits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and its orebodies and the exploration history are summarizeded in the paper. . New ideas and methods i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introduced, especially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mineralization rate in the predic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viabilities.. The methodogy of simple economic assessment of thin - vein - type ore-bodies and the concept of siver equivalent adopted in the outlining of orebodies are proposed.. Finally,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 exploration practices.
【期刊名称】《矿产勘查》
【年(卷),期】2011(002)005
【总页数】7页(P518-524)
【关键词】薄脉型;银铅矿床;经济评价;沙沟—月亮沟
【作 者】刘灵恩;翟东兴;李红超;张侍威;贺昕宇
【作者单位】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洛宁 471600;河南有地质矿产有限公司,郑州 450016;河南有地质矿产有限公司,郑州 450016;河南有地质矿产有限公司,郑州 450016;河南理工大学,焦作 454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P618.42;P618.43;P618.52
1 地质背景
豫西沙沟—月亮沟矿区地理位置处于洛阳市西南部洛宁县下峪镇境内,距洛阳150 km。地理坐标为北纬34°08'00″~34°11'00″,东经 111°14'30″~111°16'30″。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地台南缘熊耳山隆起区中段北坡,熊耳山变质核杂岩构造西端(图1)。区域地层主要是太古宇太华中深程度变质的一套片麻岩类和少量混合岩,组成了熊耳山变质核杂岩的变质核,盖层为中元古界熊耳安山岩类和少量第三系砂砾岩、黏土岩地层。熊耳地层分布于太华地层的北、西、南三面,与太华地层以拆离断层相接触。第三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山前大断裂以北地区,个别地段与太华地层直接以拆离断层接触。
区域构造以断裂为主,分为两类,一是拆离断层,二是构造蚀变破碎带。拆离断层指的是太华地层与熊耳地层的拆离断裂带(个别地段是太华地层与第三系地层接触),有南、北、西3条,规模大,但只有北拆离断层有一定金银铅锌矿化;南及西拆离断层则无矿化蚀变现象。构造蚀变破碎带在区域上非常发育,多产出于变质核内部,主要为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其次为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和北西向,控制了熊耳山 Ag、Pb、Zn、Au、Cu 多金属矿产的分布,是主要的控矿、含矿构造。
区域岩浆岩主要有两类,一是早期的辉长辉绿岩、少量闪长岩,呈岩脉或岩体侵入到太华
、熊耳安山岩地层中,个别含矿构造沿辉绿岩脉有追踪产出现象。二是燕山期的花岗岩,仅在蒿坪沟出露有小规模的花岗斑岩体(出露面积0.1 km2),其他地段主要分布在寨凹一带,多以小岩株、小细晶岩脉出露。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寨凹一带具有低重力、弱磁性的特征,存在隐伏的燕山期花岗岩岩体(杨周等,2003),其水平投影面积约300 km2。碾盘沟深部探矿工程在525 m深处见到白云母花岗岩体,证实了岩体的存在。研究表明燕山期花岗岩为该区成矿元素、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高建京等,2009)。
区域内主要矿床为金及银铅锌多金属矿床,金矿分布于熊耳山变质核杂岩构造东部,有上宫、陆院、虎沟、干树、七里坪等一系列大中型金矿床。银铅锌矿床主要产于西部,自东往西,已发现的矿床依次有铁炉坪大型银铅矿床、蒿坪沟中型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和本文所讨论的沙沟—月亮沟铅锌银大型矿床。3个银铅锌矿床呈半弧形分布于寨凹隐伏岩体的周边。
2 矿床特征
2.1 蚀变破碎带特征
区内发现的含矿蚀变破碎带达30余条,基本呈密集平行分布。走向以北东、北北东向为主,其次为近南北向(图2)。自西向东有意义的含矿构造依次为 S2、S4、S6、S14、S16、S21、S22、S7、S8 等,除 S16 为近南北向,其他均为北东、北北东向。延长最长的为S7、S8达3000 m左右,大于1000 m的还有S2、S6、S14、S16、S21等;主要矿脉之间相距最小仅40 m左右(如S2、S6、S14),利于综合勘查评价。
矿化蚀变破碎带具有以下特征:
(1)形态、产状、分布和规模等和断裂关系密切。
(2)平面上,大致呈等间距成成带分布,总体显示两头小中间大,有向北东、南西两端收敛的趋势。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3)矿化带产状与破碎带产状一致,在平面和剖面上均呈S形延伸,分枝复合和膨缩现象发育。
(4)矿化主要集中在破碎带内,宽数厘米至数米。
(5)破碎带本身矿化强弱不均匀,在强蚀变地段、特定构造部位形成工业富矿体。矿脉地表品位较低,往下品位明显富集,厚度增大。就单矿脉而言,不同地段厚度、品位的变化也较大。
(6)与围岩多呈断面接触。
(7)矿化形式主要为充填作用,指示成矿作用发生在空间宽大、压力较低的部位。
(8)常被小裂隙错断,但错开的距离很小。
此外,区内还产出有近东西向蚀变构造,倾向北,倾角一般为50°~70°,局部略有铜矿化,延长相对较小,硅化强烈,其代表为S17,延长400 m。该类蚀变构造带多数对含矿构造有影响,一般为左行错断,错距相对较小,不超过5 m。
2.2 矿体特征
矿体赋存于含矿构造带(矿脉)内部,严格受构造控制。最小厚度0.01~0.02 cm,最大厚度可达4 m以上,一般0.1~0.5 m;厚度较小者,品位相对较富,Pb+Zn一般20%左右,Ag含量1000×10-6左右。银资源储量达1800 t左右,铅锌55万t,规模均达大型。
矿体具有以下特征:
(1)与围岩界线清楚,分布一般不超出容矿构造面。
(2)赋存于高级变质结晶基底内的NE-NNE或SN向断裂中,形态和产状受容矿断裂控制。
(3)形态以不规则状、透镜状为主,长度50~200 m,宽度0.5~4.0 m。
初级会计师报考条件要求
(4)厚度沿走向和倾向变化较大,分枝复合、膨大缩小、尖灭再现特征明显。而且,在矿脉产状变化部位、复合部位、变宽部位和交叉部位易形成厚而富的矿体,与主脉相交的支脉往往与主脉共同构成工业矿体。
甘肃人事考试网(5)Ag、Pb矿体品位中间高,两端低,呈正态分布,Pb品位高处Ag品位也高,并且变化范围很大。
中级会计真题及答案2021(6)连续性差,矿体之间存在明显的无矿段,常侧伏斜列。
(7)富矿体中常见蚀变岩或石英夹块。
考研一般几月份出成绩
2020湖南省公务员职位表(8)具有地表薄且贫,向下变厚变富,多数矿脉向深部有变薄变贫的趋势,个别矿脉深部矿化稳定(如 S2)。
(9)矿脉富集规律:当矿脉产状变化大,倾角在60°~80°之间,容易出现富矿段。在破碎带变宽或分枝复合部位常有富矿体出现。在靠近断裂带下盘,碎裂构造发育且伴有角砾状构造时,则出现相对厚大的透镜状富矿体。当产状稳定,破碎带厚度相对较小时,矿体形态则多呈薄脉状。
2.3 蚀变特征
区内蚀变为典型的中低温热液蚀变。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及其叠加类型,如石英+碳酸盐化、石英+碳酸盐+绢云母+铬白云母+黄铁矿化、碳酸盐+绢云母化。围岩蚀变带受NNE-NE向破碎带控制。Ag、Pb、Zn矿化与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紧密相关。
各类蚀变在空间上以矿脉/矿化体为中心对称发育,呈较明显的分带特点,蚀变带宽度为数米至十几米。从矿脉向正常围岩,特征蚀变依次为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