ʌ课堂聚焦·备考研究ɔ
新高考背景下 地球运动
命题趋势与教学建议
刘一明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㊀100081)
ʌ摘㊀要ɔ 地球运动 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㊂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考地理逐步调整为单科考试, 地球运动 的命题方向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㊂文章梳理了2018—2020年与 地球运动 相关的高考试题,在横纵对比中分析试题的命题趋势,并提出教学建议㊂
ʌ关键词ɔ高考改革;高考地理;命题趋势;地球运动
ʌ作者简介ɔ刘一明,一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地理学科带头人㊁青年岗位能手,研究方向为中学地理教学㊂
一㊁高考改革背景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㊁北京等六省市率先启动新高考改革,2020年新高考在全国全面推行㊂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正式提出 一核四层四翼 的评价体系,从高考的核心功能㊁考查内容㊁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 为什么考㊁考什么㊁怎么考 的考试本源性问题[1],成为今后高考内容改革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㊂
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坚持 价值引领㊁素养导向㊁能力为重㊁知识为基 的命题方向,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重大社会热点和生活问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㊁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突出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地理素养与能力的综合考查,彰显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和意志品质,充分发挥高考评价的导向作用,助推地理素质教育[2]㊂
地球运动 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㊂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考地理逐步由文综考试调整为单科考试, 地球运动 的命题思路和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㊂研究㊁探讨高考命题趋势,可以使教师把握改革动态,熟知考试要求,实施有效教学,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㊂
二㊁命题趋势分析
笔者梳理了2018 2020年全国两套试卷和北京等自主命题省市关于 地球运动 的高考试题,具体内容见表1㊂从表1可以得出,近几年 地球运动 相关知识点的高考命题具有以下特点和趋势㊂
1 高频考点,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基础性和综合性
地球运动 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㊁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㊁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是高中地理的基础性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㊁综合思维㊁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思想和核心素养㊂
从考查频率和考查内容来看, 地球运动 为高频考点,试题紧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稳中有变㊁稳中求新,分值稳定,为4 8分㊂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综合性,重点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㊂其中,时间计算㊁晨昏线㊁昼夜长短及其变化㊁太阳周日视运动㊁正午太阳高度㊁日影变化等主干知识成为重点考查内容㊂
从考查方式和考查难度来看,各省市存在较大差异㊂北京卷㊁天津卷和江苏卷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单独成题或者出现在试题中的某个选项㊂北京卷㊁江苏卷注重基础,难度在低中档;天津卷的试题新颖独特,难度在中高档㊂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单独命题,该部分成为等级性考试的考查内容,北京卷㊁天津卷延续往年的试题特点和难度;
表1
年份试卷题数图文信息考查内容难度
2020天津卷2
住宅小区分布示意图以及住宅楼日影
自考教育考试院网站
太阳方位与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㊁太阳
与日影的关系
难山东卷12020珠峰高程测量时间计算㊁影响日出的因素中江苏卷2观测超级月亮全球昼夜分布㊁时间计算易浙江卷1飞机飞行轨迹示意图晨昏线特点㊁时间计算难北京卷1我国某地辐射量日变化示意图时间计算易
2019北京卷1南菜北运正午日影变化易天津卷2朋友圈
时间计算㊁正午太阳高度㊁昼夜长短以
及日出日落方位
难江苏卷2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昼夜长短变化㊁太阳视运动易
教师资格证面试好过吗海南卷1中超联赛时间计算易
浙江卷
(4月)1云南省略图㊁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的
年际变化示意图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与日影关系中
2018全国Ⅰ卷1
旅行中相关的信息及高速公路信息示
意图
太阳视运动方位中全国Ⅱ卷1
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建设及恩克斯堡岛
区域图
时间计算易
北京卷1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简图正午太阳高度㊁昼夜长短变化易天津卷2天津广播电视塔景观和位置图日影变化㊁正午太阳高度㊁时间计算难江苏卷2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二十四节气与太阳高度㊁中国行政区划中海南卷2海南岛位置图
时间与日期㊁正午太阳高度㊁昼夜长短
变化
浙江卷
(4月)1东南亚部分略图㊁正午太阳光线与直
立竿子位置示意图
正午太阳高度㊁时间计算㊁空间方位中
山东卷侧重于对基础性知识的考查;浙江卷则多在综合题中结合区域图,考查太阳高度㊁时间计算等内容,注重对于 地球运动 时空规律的应用,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㊂
2 关注生活,问题情境成为主流,注重应用性和创新性
甘肃公务员考试2022职位表
传统的 地球运动 试题,大多基于抽象的几何图形,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㊂试题前后密切关联,思维一旦出现偏差,可能就会造成连锁错误,无法准确评价㊁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素养㊂近几年的 地球运动 命题改变了传统的考查方式,由理论知识性向生活情境性转变,多以大视角的社会情境和可体验的生活情境为背景㊂例如,2020年山东卷 2020珠峰高程测量 ㊁2019年天津卷 朋友圈 ㊁2018年全国Ⅱ卷 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建设及恩克斯堡岛区域图 等㊂试题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学习㊁生活联系密切,具有时代特征,注重创新性㊂
试卷中图表的呈现方式也由空间几何图向景观图㊁示意图㊁区域图转变,更加形象直观,贴近学生生活㊂例如,2020年天津卷 住宅小区分布示意图 ㊁2019年江苏卷 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㊁2018年北京卷 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简图 等㊂图表的数量和类型稳中求新㊁逐渐增多,充分发挥了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作用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试题综合考查学生利用时间计算㊁正午太阳高度㊁昼夜长短变化㊁太阳视运动等地球运动核心知识分析地理现象㊁解决地理问题的能
力和素养,体现了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的理念,对学生的评价更加科学㊁客观㊁全面㊂
3 素养立意,聚焦关键能力的考查,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近几年 地球运动 试题的考查方向,由对地球运动规律本身的认知,逐步向运用地球运动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地理意义转变,由考查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空间想象㊁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向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㊁调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转变㊂试题注重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内容更加综合,突出对学生综合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旨在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㊂同时,地球运动中的二十四节气㊁日晷㊁圭表等传统文化,也不断融入试题,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地理学科 立德树人 的教育价值㊂
例如,(2020年天津卷)图1左边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小区示意图,右边四个方向的阴影分别为小区内某栋住宅楼二至日8:00和16:00的日影㊂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图1
1 该小区最可能位于(㊀㊀)
A 北京㊀㊀B 银川㊀㊀C 杭州㊀㊀D 海口2 小区内各住宅楼高一致,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是(㊀㊀)
A 夏至日8:00 12:00B 夏至日12:00 16:00C 冬至日8:00 12:00D 冬至日12:00 16:00
该题结合我国某住宅小区布局与二至日日影变化的生活情境,要求学生推断 小区所处地理位置 以及 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 ,引导学生运用太阳方位与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㊁太阳与日影关系等地球运动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聚焦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㊂
三㊁教学建议
通过对命题趋势的分析,结合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要求, 地球运动 的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
面着手进行㊂
1 明确课改方向,突出学科价值,落实根本任务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 新版课标 )中指出,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㊂因此,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和整体把握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 地球运动 在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积极作用,将 地球运动 相关的教学内容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行有效对接㊂同时,关注 一核四层四翼 的高考评价体系,明确 为什么考㊁考什么㊁怎么考 ,在落实该部分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教学与评价的基础性与综合性㊁应用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重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㊂
2 研读课标,明确变化,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和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标准对 地球运动 的教学要求也进行了调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要求是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而新版课标的要求是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㊂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仍是教学的重点㊂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所在,特别是时间计算㊁正午太阳高度㊁昼夜长短变化㊁日出日落时间与方位㊁日影变化等主干知识的教学,突出教学的基础性和综合性㊂
(2)课标中的行为动词由 分析 改为 说明 ㊂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标准,两者都属于理解领会层级,要求能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规律和成因,并能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解释,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㊂
(3)新版课标强调要 结合实例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和素材,关注 地球运动 产生的地理现象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生产㊁生活的影响,体现新版课标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㊂
(4)新版课标中 地球运动 的内容调整到 选择性必修1 ,是选择地理作为等级考试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对应新版课标学业质量水平中的
3级和4级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关注新版课标中对学业质量评价的相关要求㊂同时,由于地理将单独进行等级性考试,在试题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会加大对 地球运动 内容的考查力度,考查的内容会更加全面㊁灵活㊂
3 重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深度教学
基础知识是能力和素养形成㊁发展的基础,教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由关注知识点的浅表化教学向大概念统摄的深度教学转变,由课时教学向单元教学㊁主题教学转变㊂新授课阶段,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单元的整体设计,不能将两种地球运动方式割裂,忽略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㊂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整㊁优化,引导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形成结构化认知㊂高三复习阶段,教师要更加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单元结构框架的建构,注重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㊂图2为笔者基于时空观念建构的单元结构框架
图2㊀基于时空观念建构的单元结构框架
4 关注生活,开展问题式教学,注重学科能力与素养的培养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形成㊂因此,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应该是基于问题的探究性教学㊂教师要善于发掘生活中与地球运动相关的地理现象㊁地理问题,将地球运动的主干知识融入其中,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㊂例如,楼间距的确定㊁旅行座位的选择㊁遮阳板的设计等,把地理的教学过程㊁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从学
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㊂例如,借助学生到天安门参加升旗仪式和参观周边景点的活动,设计如下问题
图3陕西省公务员成绩公布时间
(1)参加升旗仪式当天,北京昼长约为几个小时?
(2)判断图3中天安门城楼照片的拍摄时间,并说明理由㊂
(3)当天上午某同学观看了升旗仪式,瞻仰了遗容,在天安门城楼前拍了照,参观了国家博物馆㊂请推断他最合理的参观顺序(填写序号)㊂
(4)参加升旗仪式后一个月内,北京升旗㊁降旗时间与正午人影长短如何变化?
5 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过程参与和实际获得
(1)借助示意图,促进学生的深度参与㊂地球运动示意图是学生学习地球运动知识㊁理解地球运动
时空变化非常有效的方式㊂教学中,特别是新授课阶段,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地球运动俯视图㊁侧视图,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时空规律㊂例如,可以引导学生绘制㊁判读不同日期下的太阳光照图㊁不同视角下的晨昏线等,使学生在读图㊁绘图的过程中,主动建构㊁深入参与㊂
(2)借助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观察和观测活动,指导学生制作地球运动的相关模型,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组织开展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竞赛和主题演讲㊁实地考察日晷和圭表㊁设计校园日晷等活动,使学生在观察㊁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地理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㊂
例如,在学习太阳高度变化时,笔者组织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影子的长度和移动方向,总结变化规律,分析变化原因,并将观测和分析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中(见表2)㊂
表2
姓名小组成员与分工
测量日期
测量地点
测量物名称测量物高度
考教育局公务员的条件
测量时间影长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报名系统测量工具
1 将一天内影子长短和移动方向绘制在右图中㊂2 一天中,影长如何变化?与什么有关?
3 影长最短时是什么时刻?为什么此时影长最短?4 一天中,影子的移动方向如何变化?与什么有关?
活动总结
(3)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学生的互动体验㊂TerraTime㊁SunSurveyor和Stellarium等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软件已经被引入地球运动的课堂教学,用于探究昼夜时空变化㊁太阳高度时空变化以及星空与天体变化等地球运动的相关内容㊂这些信息技术具有直观形象和实时交互的特点,可以营造直观㊁生动的地理教学情境,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㊂
地球运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基础性内容,也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难点㊂地理教师要紧跟新课程改革步伐,把握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突出主干知识,根据学情和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创设
应用性和创新性较强的问题情境,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该部分内容的育人价值,着实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㊂
参考文献:
[1]于涵,郑益慧,程力,等.高考评价体系的实践功能探析[J].中国考试,2019(12):1-6.
[2]教育部考试中心.发挥高考评价导向㊀助推地理素质
教育:2020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20(8):57-61.
(责任编辑:马龙珠)
(上接第41页)
题有了新的收获?如果有,你能说说你原来是怎么想的,得到谁的帮助,现在是怎么想的?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走一走崎岖路,爬一爬思维坡,接着再促一促学生自我反思,适时完整呈现其真实的思维进阶过程,寻思路的转折点,让学习彻底被看见,以启发更多的学生共同实现学习进阶㊂
(四)补充 证据 ,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证据 的进一步补充,主要是让不同层次的
学生保持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力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补充 我的提醒  我的困惑  好题分享 等证据,也可以提供 数学史料  人文故事 以及指向关键能力的练习题,如 我来挑战 等㊂通过这样的小路径,师生共同补充更加丰富的 证据 ,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进一步发展㊂这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准备的 数学史料 在何时呈现?学生好题呈现的顺序是什
么?这些都需要教师在 证据 补充时相机而行㊂
总之,基于 证据 的教学,它更强调充分利用学生先前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路径的每一步到学习发生的证据,看见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痕迹,以一种尊重个性㊁关注学生发展的方式,让学生在不断冲突㊁启发和思维的碰撞中实现学习的进阶,最终实现学习力的提升㊂事实上,这样的学习,更加契合我们所追求的深度学习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目标㊂思维只有 被看见 ,交流才有意义,对话才成为可能, 真学习 才会真正发生㊂
参考文献:
[1]杨建伟.教师角重构:基于‘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一书的再思考[J].生活教育,2020(1):42-45.[2]王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情证据的收集与利用
[J].小学数学教育,2019(24):7-9.
(责任编辑:马龙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