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瞩堆・第伍
《南齐书・州郡志》札记
胡阿祥
萧子显撰《南齐书》,盖本檀超、江淹之旧
而小变之①,其八《志》基本依据江淹《齐史》
十《志》发展而来。江淹《齐史•州郡志》体例
依徐爰《宋书・州郡志》②,而子显在撰作《州
郡志》过程中,虽参阅了《元嘉计偕》.《永明三
年户口簿》、《永明郡国志沢《永元元年地志》、
《永元二年志》、《永元三年志》等书,却仅略述
建置,又不著户口及去京师、州道里。其年代
以齐武帝永明(483—493年〉年间为断③,而
附注建元、隆昌、延兴、建武、永泰、永元中省
置得失情况。
《南齐志》分上下两卷,记载了萧齐的二
十三州及所领郡县。各州撰有小序,概述一
州的沿革、政治、军事、经济、交通、风俗等内
容,资料价值较高。于侨州郡县也多有载列。
以《南齐志》较沈约《宋书・州郡志》,则其间
侨州郡县之省并、改属、移徙、新置、割实等,
厘然可寻。与《宋志》失之繁冗相反,《南齐志》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失之太简,略而不书处太
多。前人云’“《齐志》略称形似”④,“子显諛强,更无讥矣”⑤,不无道理。
今本《南齐志》错误不少,其中既有子显本文之误,更多传抄、翻刻或校订中造成的讹嵌脱衍。中华书局标点本⑥据前人考订成果及*.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等,作《校勘记》,有所誤正,但遗漏之处尚哆。前此笔者曾撰有《弋南齐书•州稲志〉南高平郡纠谬》、《<南齐书•州郡志》三处脱文》⑦两篇短
①《廿二史劄记》卷九“齐书旧本蔦按子显撰•齐
书北宋时始加"南"字,以别于唐李百药所撰
*北齐书
②《南齐书*文学檀超传、。
③标准年代大体是永明八年(490年),南除州淮南
郡于湖注:“永明八年,省角城、高平、下邳三县
并"。但有体例不纯、年代错出者,如巴州領四郡,
建元二年立,永明元年省,即是。
④,读史方舆紀要•凡例》。
◎大昕“东晋南北朝舆地表•序*。
1&本文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为工作木。
⑦载*历史胞珂必六辑、第七臥
稿,认为:
1.南豫州内当补"高平郡金乡高平”一目;并移南徐州南高平郡注于其下,注文作“宋泰始五年侨置。初寄治淮阴,复徙淮南当涂。二县。侨属南豫”。原注“后属南徐”四字当删。
2.南兖州海陵郡海安条“罢新郡”当作“罢新平郡”。
3-北徐州马头郡己吾条“济县”系“济阳县”之误。
4.秦州金城郡襄,应作■•襄武”。
沈阳事业编招聘岗位
其后,在编绘《国家大地图集》疆域政区图组有关图幅的过程中,笔者又就《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沢《南齐书•州郡志》的错讹衍脱及疑难之处,陆续写了些札记。这里先整理出的二十二条短札,是读《南齐志》的一些心得,除考订《南齐志》的十几处疑误外,也对志文进行阐释,讨论了几个问题。其中难
324
免卤莽之处,还望方家批评指正。
义熙土断清河郡不在断例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刘裕“准庚戌土断之科”,主持土断。当时明确规定:“依界土断,唯徐、兖、青三州居晋陵者,不在断例”①■>对此,周一良先生指出:“盖刘裕北来而寓晋陵,京口起义及佐命诸臣亦十九隶籍徐、兖、青三州,……多居晋陵郡地。故晋陵独异于他郡,以示优异”②。今以《南齐志》南徐州临淮郡以下十二郡证之,旧属徐州者临淮、淮陵、南东莞、南彭城四郡,旧属兖州者南高平、南济阴、南濮阳、南鲁、南泰山、南济阳六郡,旧属青州者南平昌,都侨在旧晋陵郡境,“郡无实土”,未经土断。但有一郡不合,即南清河郡。按清河国旧属冀州,东晋明帝侨立清河郡,宋改南清河郡。《南齐志》在南清河郡下特别注明:“南徐州属冀州”,也是“郡无实土”的侨郡,没有土断。可见“唯徐、兖、青三州居晋陵者,不在断例”云云,并不尽然。
清河郡不在土瞬之例,必有原因。推测与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灭南燕后,为照顾青齐地区的清河大族崔、张、房、傅诸氏利益,及安抚青齐人心有关③。
北陵
南鑰州南彭城郡领有北陵县。按“陵”应柞“浚”。
北浚,“二汉无。《晋太康地志》属下邳,本名谡。而广陵郡旧有凌县,晋武帝太康二年,以下邳之谡县非旧土而同名,改为北凌”④。到东晋,明帝侨立下邳郡(宋改南下邳郡),就领有北谡县(侨儿北凌改届南彭城郡,始于宋大明四年(460年)南下邳郡并入南彭城郡。在《宋志》南彭城郡所领十二县中、下邳、北谡、僮皆"本属南下邳”,而《南齐志》南彭城所领十二县一如《宋志》,北凌“建武四年省”,则“北陵”为“北凌”之误甚明。
侨郡省称“南”或“北”字
东晋南朝侨立州郡,名称多加“南”、“北”等字。力口“南”字绝大多数在宋永初元年(420年》后。晋末刘裕北伐,青、兖、徐、豫、司、雍等州一度收复,然侨州郡保留不废,乃于收复诸州郡上加“北”字以资区别。永初元年,又诏令“诸旧郡县以北为名者,悉除;寓立于南者,听以南为号”⑤,不独郡县,即州名亦从而改易,于是有南青、南徐、南兖、南豫等州及南琅鄢、南东莞、南彭城、南平昌、
南济阴、南泰山、南鲁、南河东等郡。其后中原、关西、淮北等再度陷没,诸州郡南侨则冠以“北”字,如北徐、北兖等州及北济阴、北淮阴、北下邳、北京兆等郡皆是。
《南齐志》记侨郡名称,于“南”、“北”二字则多有省称,这极易导致误解、误考,应注意。如南徐州南平昌郡:“建武三年省。安丘,郡省,属东莞。新乐,郡省,属东莞”。按东莞郡治莒县(今山东莒县),南平昌郡侨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一带。南平昌郡省,其属县不可能度属东莞。此处“东莞”即“南东莞郡”之省称。南东莞郡侨在晋陵南境,今江苏武进一帶。《南齐志》中,类此者尚有南泰山郡省称为泰山郡,南鲁郡省称为鲁郡,南乎昌郡省称
325
①《宋书・武帝纪》。
②《南朝境内之各和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收入周
一良箸*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③参考拙文“晋寰时期山东侨州县考述"载《中
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3期。
④ 《宋书•州郡志"南徐州剌史南彭城太守北决令。
⑤ 《宋书•武帝纪》。
为平昌郡①,等等。
侨郡又有省称“北”字者。冀州条:“建元 初,以东海郡属冀州”,又《南齐书*
周山图
传》:建元初,山图“表移东海郡治涟口”,这两
处东海郡,均为“北东海郡”省称。其它如北淮
青海招生考试信息网阳郡省称为淮阳郡,北下邳郡省称为下邳郡, 北济阴郡省称为济阴郡②,皆此一类。
① 详拙文《东晋龍朝江苏境内的侨州郡县》,载《江苏教师资格证什么时候出成绩
地方志沱99Q 年3期。
② 南兖州条、南兖州广陵郡条。
③ 《十驾斋养新录》卷六“晋侨置州郡无琏字";《十
驾斋养新余录“卷中"晋书地理志之课”厂潜耕堂
文集""东晋彊域志序"、'东晋南北朝舆此董序”、 "与徐仲圃书”等。
④ "晋侨伍州郡无南字”条称:“此谀载于宋书本纪,
可谓信而有徴咚"。
© «东晋强域志"电澳徐州琅耶郡条。
东晋侨郡有“以南为号"者
钱大昕曾反复指出:“东晋之世,侨立州
郡无南字,断可识矣”,“至永初受禅后,始诏 去北加南”,“而千二百年来,曾无i 人悟其失 者,甚矣史学之不讲也”,“至仆始悟其失P ③。
按钱氏此说,颇有发现,其立说当据《宋书•武 帝纪》永初元年诏④,今人多从之。但钱说并
非定论。
《南齐志》豫州条载;“孝武宁康元年(373
湖南省公务员成绩查询年),桓冲移姑熟,以边寇未静,分割谯、梁二
郡见民,置之浣川,立为南谯、梁郡”。考〈〈宋书
・州郡志》,南谯、南梁二郡乃晋孝武太元中
侨立于淮南。据知太元年间,侨郡已有加“南" 字者。《宋书•武帝纪》永初元年八月辛酉诏 “诸旧郡县以北为名者,悉除;寓立于南者,听
以南为号”,“听”即“顺从”、“同意”之意,可见 此前即东晋年间,侨郡已有个别“以南为号” 者,永初元年诏只是对现状的一种认可。洪 亮吉也认为:“宋永初后,侨郡又普加南字耳。
南谯、南梁、南汝阴等,则晋太元后已加南字, 又非自宋始”⑤。
然核诸史传,“南”字仍多有省称者。以
南梁郡为例,《宋书*向靖传》:义熙“八年, 转游击将军,寻督马头、淮西诸郡军事、龙漿 薛军、镇蛮护军,安丰、汝阴二郡太守、梁国内
史,戍寿阳”;又《宋书•刘粹传》:永初三年, “督邈、司、雍、并四州、南豫卅之梁郡、弋阳、
马头三郡诸军事,豫州剌史,领梁邯太守,镇
寿阳S 南谯、南汝阴郡亦仿此。
南豫州泰始三年治宣城
南豫州条:“三年治宣城,五年省”。今按 《宋书・明帝纪》泰始五年“二月丙申,分豫
州、扬州立南豫州,以太尉庐江王祎为车骑将
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六月,“南
豫州刺史庐江王祎免官爵。……罢南豫州”。
又《宋书•文五王*
庐江王祎传加 泰始五年
下诏,“以淮南、宣城、历阳三郡还立南豫州”, 降祎为刺史「出镇宣城”。六月,“逼令自杀。
时年三十五,即葬宣城”。记述甚明,南豫州
治宣城自在泰始五年,六月州废。“三年治宜
城”实误。
永明元年省北济阴等
四郡十七县
南兖州条载:“永明元年(483年),剌史 柳世隆奏:’尚书符下土断条格,并省侨郡
县……',于是济阴郡六县、下邳郡四县、淮阳 郡三县、东莞郡四县,以散居无实土,官长无
廨舍,寄止民村,及州治立,见省,民户帖属
而广陵郡注:"建元四年(482年)罢北淮阳、
北下邳、北济阴、东莞四郡并”。按以建元四 年为是,说详陈乾康*
南齐书•州郡志〉“永
326
明元年"土I 析南兖州勘课》,载《中国史研究》 八六年二期。
又所省十七侨县,志无明文,可据《宋书• 州郡志》南兖州刺史北济阴太守、北下邳太
守、北淮阳太守、东莞太守四条拟补。北济阴
六县:广平、足陶、阳平、上党、寃句、馆陶,北
下邳四县:僮、下邳、宁城、良成(?)①,北淮
阳三县:晋宁、宿预、角城,东莞郡四县:莒、 诸、东莞、栢人。
北徐州沛、谯、梁、魏、阳平、
彭城六郡
北徐州领沛郡(辖相、萧、沛三县),又云*
中公退款要一直催吗
“永明元年,省北徐谯、梁、魏、阳平、彭城五 郡”。按:六郡均为侨置,《宋志》失载,《南齐
志》又不先叙明原委,考侨置者9遂不知有此
六郡。
① <宋志,北下邳太守领僮、下邳、宁城三县,盖脫一
县。又“宁城"注.别见",而遍检"宋志,无此黒, 疑是新立侨县,所脱一县为良成一良成,< 宋志》
徐州下邳郡属县。
② 《宋书•州郡志•序存
③ 详拙文《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
布》(上),载《历史地理"第八辑,1990年。
④ 《宋志》豫州领谯郡、梁郡,豫州谯郡领魏县,《宋
志》徐州领阳平郡、彭城郡、沛郡。⑤ 《南齐志"北徐州马头郡领。
©如《南齐志》记刘宋南豫州省置简略其言:"宋永
初二年,分淮东为南豫州,治历阳,西淮西为豫
州。”元嘉七年省并。犬明元年复侵,治姑熟。泰 始二年治历阳,三年洽宣城,五年省。淮西没虏。
七年,复分淮东藍南豫蔦实际南豫需置,远不止 赍 永初三年,分淮东询南豫州,治历阳,淮西为
豫州,治寿阳。元豹七年省南豫,十六年复ZL 二 十二年置,大明三堂再置。天明五年徙治姑熟。 泰始二年又省,九月再置,还治历阳,五乃两会时间即将开启
又晉,五年又立,泊宣城,是年又置。滚西石没
北魏后,泰始七年分淮东置南豫州’
六郡之侨置,在宋泰始失淮北后。明帝
初年,北魏南侵,及泰始五年,青、冀、徐、兖四
州及邃州淮西诸郡并皆不守,“自淮以北,化 为虏庭”②,于是侨置徐州治钟离(今安徽凤
阳东北),兖州治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青 冀二州治郁洲(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
四州原领郡县也多有侨置;至豫州淮西,则不 独陷魏十郡悉数予以侨置,即各郡领县也几
乎全部侨立。然査考史传,皆未尝言徐、兖、 青、冀及豫州淮西之人大量流转入南,则诸州
郡县之侨置初非应北人南徙之需而设,徒以
职方不可不备,讳言削弱,遂画地立名耳③。
沛、谯、梁等六郡也是备职方而立的侨郡,与 原郡领县对照关系如下表:
又六郡既北徐州(即《宋志》徐州,《通鉴》 卷一四六天监五年五月胡注:“南徐治京口,
故以钟离为北徐”)所领,则侨在北徐州境内, 今安徽风阳、.嘉山、滁州市一带。
原郡领县④侨兀倉冬
谯加蒙薪宁陵
魏襲邑三它
讲1祁己吾⑤(余无考)
梁郃下邑砺讹郡〔领县无考)
软郡(领县无考)
阳?郡馆陶阳平 族阳
阳平郡(领县无考)
彭城郡彭城吕蕃薛留
彭城郡(领县无考)
沛郡萧相沛
沛郡萧相沛
《南齐志》行文过简,常致文义不明c 既
略去北徐州沛、谯等六郡侨置经过,则永明元
年见省云云,遂觉含糊其词,突无来历。似这 等但求简略致伤文意者,尚见多处⑥。
青州齐郡领“泰”。按当作“秦”,侨秦郡
领县。
327
《雨齐书•良政刘怀慰传》t"齐国建,上欲置齐郡于京邑,议者以江右土沃,流民所归,乃治瓜步”。考齐郡先侨治郁洲(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建元初,徙齐郡治瓜步”①。瓜步,今辽苏六合东南瓜埠。秦郡则侨在堂邑,今六看北。“永明元年,罢秦郡并之”齐郡②。齐郡凡领九县:临淄、西安、昌国、益都,旧郡所领③;齐安、平虏无考,疑新立;宿豫,原北淮阳侨郡所领,建元四年郡省,盖以此县度属④;尉氏与秦,厠秦郡领县。
按秦郡之侨置,据《晋志》雍州:“有秦国流人至江南,改堂邑为秦郡,侨立尉氏县属焉”;又《宋志》南兖州剌史秦郡太守:“晋武帝分扶风为秦国⑤。中原乱,其民南流:寄居堂邑。……安帝改堂邑为秦郡”,领秦(“本属秦国,流寓立0、尉氏(“汉旧名,属陈留”)等四县。秦、尉氏改隶齐郡,当是秦郡并入齐郡后度属之故。
东莞琅邪二郡
青州:“东莞琅邪二郡,治胸山也。即丘、南东莞(永明元年,以流户置)、北东莞”。顾颉则、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第十五章第五节认为:“双头郡县始见于《南齐书•州郡志》,青州之东莞琅邪二郡即其滥觞”,按此说欠允妥。
《魏书•地形志》中颍州条:“汝阴、弋阳二郡。萧衍置双头郡县。魏因之。领县七,户一千六百六十五,口六千七十八。汝阴、陈留、楼烦、宋、弋阳、新息、期思”。鶴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二九释曰:“双头郡者,两郡同治,一人带两郡守也。此本汝阴郡地,又侨立弋阳郡,《宋志》所谓'帖治按钱氏用“双头郡”来解释"双头郡县”,盖以为“双头郡县”即双头郡及其领县。何渭双头郡?两郡合治一地,设置一名太守,实际上合为一个行政单位。如东莞琅邪二郡,虽侈称二郡,其实是一郡,所领三县也不再分此郡与役郡,而统隶于东莞琅邪双头郡。
见于地志记载的双头押,并不昉自东莞琅邪二郡。《宋书•州郡志》就有南豫州南顿郡“帖治陈祁”,豫州新蔡郡“今帖治汝南"。而检祐纪传,东晋最早出现的可考双头郡’则推巴四梓诡二郡,穆帝永和三年(347年)前即已设賈⑥。其它如谯梁二郡、秦北陈留二郡、高阳临淮二郡、西阳新蔡二郡、安固汶山二郡、清河阳平二郡、淮南宣城二郡、略阳武都二郡等,东晋设置;入宋以后,双头郡建置更繁,有南琅邪彭城二郡、南琅邪临淮二郡、南琅邪清河二郡、南彭城下邳二郡、广陵南沛二郡、南髙平临淮二郡、京兆广平二郡、平原乐安二郡、清河广川二郡、高阳勃海二郡等等。拙文7东晋南朝双头州郡考论》⑦有说,此不赘述。依此,东莞琅邪二郡只是双头制度推行已久时,齐梁的一个双头郡而已,
远非双头郡的肇始。
宁浦、晋兴二郡并有“安广”
广州领郡第十八宁浦,第十九晋兴,并有
328①*施齐志》青州。
①《走齐志》青州齐郡。
3,宋志、青州刺史齐郡太守。
④“宋志》南兗州刺史北淮阳太守、《南齐志*南兖州
广熙郡。
③<曾志T雍州:“惠帝即位,改扶风国为秦国”,与此
呵考〈晋书•秦献王柬传》:*太康十年,徙封于
洽,邑入方户”,柬为西晋首封秦王者,则改扶风
论奈匡在晋武太康十年前,《晋志》误。更考《元
匕蹲0图自卷二关内道凤翔府云:扶凤郡•“晋艾企年光策国"。
Q业看*东音南朝的双头恫郡",载“历总地理研
1、,复旦九学出版社,1986年。
&黄":川讪J史地理论丛幻989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