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4*5’=20’
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历史地位
稷下学宫
田齐所创设的学宫,是同中国封建社会同时出现的,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唯一的官办高等学府。它建立不久,当时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也由鲁国转移到齐国,稷下学宫遂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它是齐国文化和教育的标本,不仅闻名于当世,促进了当时文化教育的发展,为先秦教育史和思想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而且对整个古代文化和教育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历时约一百五十年左右,它创建之早、时间之长,在当时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1、稷下学宫的性质
1)稷下学宫有别于用士养士,它是的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育士学校,但是,由于它刚从用士养士中脱胎出来,还留着用士养士的许多痕迹。
2)稷下学宫作为高等学府,由用士养士制度演化而来。
3)稷下学宫是一所特殊学校,虽是国立大学,但其细胞是私学。
2、稷下学宫的特点
作为战国时期教育与学术中心的稷下学宫,既发扬了西周官学的形式,又综合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长处,所以它本身具有许多独到之处。
1)教师政治地位高,生活待遇优厚。
2)兼容并包,来去自由。
3)百家争鸣、自由辩论。
4)相互吸收、趋向融合。
在稷下末期出现了二个综合各家的思想体系:
黄老学派:因道合法,兼采儒墨之长,撮名法之要。
荀子体系:以儒家为主体,集各家之大成。
有教无类 
1、有教无类的含义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
2、有教无类的评介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大学》
它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
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彩。无论是作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还是作为“为学次第的”八条目,都着眼于人伦,以个人道德和社会政治的实现为目的,而社会政治的实现也被看成是道德过程。其次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中庸》
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与大学互为阐发。人力资源证书含金量
 1、性与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中庸:两端执其中、中立而不倚、中和。中庸即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与方法。
3、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依《中庸》之见,人们可以从二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者尊德性。其二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者道问学。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对求知学习过程的阐述。
《学记》
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首先,《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其次,尽管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个中介。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制与学年、视学与考试、教育教学的原则:预防性、及时施教、循序渐进、学习观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
太学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五年(前124年)置博士弟子员50人,此为汉正式成立太学之始。
太学的教官称五经博士,博士中的领袖称仆射,东汉改名为祭酒。博士的任用,西汉以名流充当,采用考试的办法,并且还要写保举状。
太学教学以儒家经书为主要内容。汉代儒学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前者附会谶纬,多迷信彩,直接为当时封建政治服务。后者重本源,详考据,有烦琐、保守的倾向,汉代太学主要由今文经学垄断。
太学传经有遵从师法家法的规定。所谓师法是指专经大师所讲的经说;所谓家法是指对经义的发挥创新,自立一家之言。师法重传授,明本源;家法重立说,争派别。西汉重师法,东汉重家法。
太学的教学形式有所创新:一面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一面采取以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形式。
太学没有规定肆业的年限,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毕业,并按成绩高低授予一定的官职。初年是每年一次的岁试,方法是设科射策(抽签考试),设有甲、乙二科,后改为上、中、下三等。
太学生的来源有三:① 太常直接选送。
(以德才为主)  郡国、县、邑、道选送。
                  明经下第者及公卿之子(顺帝时期)。
“九品中正”的选士制度
汉代的选士是由郡国察举,即所谓“乡举里选”。三国时期,士族制度形成政权须得士族支持。曹丕做了魏国皇帝后,采纳士族大地主吏部尚书陈的奏义,实行“九品中正”取士方案:
州设大中正,设小中正,以本处人在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或州郡之“贤有识鉴者”做中正官。规定中正官的职责是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按他们的言行予以进退。小中正品第的人才送大中正,大中正核实后送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
九品,即上上、上下、上中、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到后来前三品一般限于士族,四品以下从寒门出,下品不能升入上品,所以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说法”
九品中正制开始实行时,曾收到一定效果,根据“唯材是举”的政策,取士“盖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斥退了不少无才之人。但到后来,品级品定及升降全由中正指定,所以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实际上成了一种按门第高低选士的方法。这种方法到隋唐才被科举所取代。
 
科举考试制度
一、科举制的产生
具有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隋炀帝大业二年(分元606年)开始设进士科,是为中国科举制度之始。经过唐代的发展,到宋明而定型,一直沿用到清末。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专升本科举是分科选举的意思。其特点是通过逐级考试的办法来挑选人才。它与察举制的区别在于:
选择标准:选举重德望,才学次之。两汉、魏晋南北朝选士虽也有考试,但以选举为主。
            科举则全凭考试。
适合上班族考的证书选士形式:选举是州郡守举其所知,由朝庭策试。
            科举则是州郡逐级考选,最后送朝庭策试。
二、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科举制在唐太宗、高宗年间为极盛时期,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选制度。
1、考生来源及报名办法
考生来源
唐朝取士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来源:学校出身的生徒
                              州县考送的乡贡
                              天子诏举的制举
山东省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入口② 报考办法
每年仲冬州县学馆举选学业已成的生徒,报送到尚书省,乡贡则由各人自己携带家籍凭证向州县报考,入选后,长吏要以乡饮酒礼为他们饯行,送到尚书省再参加省试。
广东高考录取查询系统入口考试程序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二级:第一级是地方州县的乡试;第二级是中央的省试。
2、科目、考试内容及办法
考试科目
唐代科举常行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最常行的仅有明经、进士两科。
考试内容
在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科时,只有试策,到高宗时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始奏加杂文(诗赋),明经则加帖(帖经)。此后发展为口试、帖经、墨义、策问、诗赋五种形式。
三、科举制的作用和流弊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作用
科举制度的产生对于唐朝的政治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调动了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子弟学习的积极性。
科举制度间接扩大了教育的范围,打破了豪族地主垄断教育的情况,促进了学校数量上的发展。
2、弊端
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欺骗、虚伪性。
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在学术思想方面,理学的产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理学产生于北宋,完成于南宋。北宋初胡瑗、孙复、石介被称为“理学三先生”。但是,理学的实际创始人为北宋五子,即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至南宋朱熹始成大集。建立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按理学家们讲学的地域划分,宋代理学又分为濂、洛、关、闽四个主学派。分别以周记录片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为代表。在南宋与朱熹同时的还有陆九渊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除理学之外,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学术派别。
一、理学教育思想
朱熹理学的核心价值就是:天理与人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公与私、义与利、王道与霸道。其中天理、天地之性、道心、公、义、王道具有内在统一性,属于形而上
层次,是居于主导、积极、正面意义的价值;人欲、气质之性、人心、私、利、霸道也具有内在统一性,属于形而下层次,是居于从属、消极、负面或应被消灭的价值,比如存天理、灭人欲,存义去利。朱熹综合批判吸收了同时代学者的思维成果,融合儒释道及诸子各家之学,而归宗于儒,建立一个兼容统摄释道、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形上世界、现实世界融为一体的庞大新儒学体系
程朱理学之所以称之为新儒学,就在于程朱对孔孟的仁学加以重铸与创新,以仁释理,以仁释性,提出“仁包四德”,仁具“生生”之理,以仁统摄儒释道,即以仁兼容并取代道家之道与佛家之佛性。朱熹总结的理论体系由以下要点构成:1.总原则是天人合一,通过性即理实现;2.性即理即仁;3.仁包四德;4.仁即生生;5.性一气殊(隐含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6.存理灭欲;7.性情;8.体用;9.未发、已发;10.由批评陆九渊而有儒禅之异同之辨;11.由批评陈亮而有义利、王霸之辨。
理在于心为道心,道心是生于义理或发于理之心,心、性、理三者互相贯通,共同表现为善、为公、为义,发之于政为王道。认识把握此理者为德性之知。 对气、实在世界现象世界的认知了解为闻见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