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会计史和会计的发展趋势
银行在线笔试作弊根本看不到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使得会计环境发生了变化,会计工作的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不仅扩大了会计领域,也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使会计呈现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中国会计有其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运行的历史规律。会计学有着深刻的内涵与广博的研究领域,而会计史的研究却始终涉及到它的精华部分。
追溯我国和世界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已经有三千年历史。会计发展历尽艰难险阻,经历无数次实践和变革,从原始的会计发展为今日比较完整的会计体系、准则、制度等,无不经历了历史沧桑、岁月风霜历练。回首过去的会计发展史,展望未来会计工作重任,会计工作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能力建设,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推动世界经济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会计发展  会计史  会计电算化国考出成绩了  内高班成绩查询入口2022会计发展趋势

 
1.引言 ……………………………………………………………………………………1
2.会计的历史………………………………………………………………………………………2
3.会计核算、管理的发展趋势…………………………………………………………………4
3.1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4
3.2会计管理的发展趋势………………………………………………………………………5
4.会计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6
4.1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6
4.2会计网络化发展趋势………………………………………………………………………7
5.会计国际化趋势………………………………………………………………………………8
6.未来会计发展的大趋势………………………………………………………………………9
6.1未来会计报告发展的大趋势………………………………………………………………9
6.2借贷复式记账未来应用前景及其发展变化趋势………………………………………9
6.3未来管理会计发展的大趋势………………………………………………………………9
6.4未来中国会计发展基本趋势………………………………………………………………10
结论…………………………………………………………………………………………………11
参考文献…………………………………………………………………………………………12

1.引言
考研政治考哪几本书
从公元475年封建制度在中国战国时代的确立,至公元1840年,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经历了2300余年,其封建统治的顽固性、保守性,以及其间朝代间的递演关系之迂回、曲折,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从1840年至1949年这百余年间,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封建统治的顽固性、保守性其表现依然十分充分。在性质相同的欧洲中世纪时代,从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十七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期间也经历了千余年。比较中西封建时代财计组织部门之建设,中国的史实易具有代表性,它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其体现出来的历史运行规律,也可以讲是世界财计组织发展史上的一个典型例证。到了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会计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会计工作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会计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仅扩大了会计领域,也大大丰富了会计的内容,会计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会计呈现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2.会计的历史
中国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公社制时代,人们已用“刻记记数”和“结绳记事”等方法,
反映渔猎收获数量及其他收支。这是最原始的会计活动。到奴隶制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立,为适应统治阶级管理经济的需要,官厅会计部门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西周设置了专门负责会计工作的"司会"官职,它与专门负责财物保管工作的官职“小宰”有明确的分工。会计部门内部设“司书”、“职内”、“职岁”、“职币”四种官职分别执掌财务与出纳。周朝还制定了一些财计管理制度,如收支报告制度、交互考核制度,以及宰夫所行使的就地稽察制度等。在周代,会计一词已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即所谓“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周代的官厅会计,不仅采用了类似凭证(当时的“书契”、“官契”等)、帐簿(当时的“籍书”)和“三柱结算法”等专门方法,而且有了叙事式会计报告(如《周礼》中讲的"日成霍兰德职业测试免费学生版"、“月要”和“岁会”报告)。
随着封建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中国会计有了长足的发展。战国至秦汉时期,官厅财计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构成一个经济管理系统。以"编户制度"、“上计制度”以及国家财政收支和皇室收支分别管理制为主干的财计制度的建立,以及秦汉御史监察制度的建立,是封建国家经济集权的重要体现。以“入、出”为记帐符号,以上入下出为基本特征的单式入、出记帐法的形成,以“入-出=余”为基本公式的三柱结算法的普及运用,以及在战国中后期会计帐簿设置分为“恒籍”(汇总登记的会计籍书)、“草籍”(专门登记粮草的会计籍书)、
安全员岗位职责“苑籍”(专门登记厩苑的会计籍书)进行分类核算等,奠定了中式会计方法的基础。秦汉时,还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采用了以“收、付”为记帐符号,以上收下付为基本特征的单式收付记帐法,并对一部分收支以钱币为计量单位进行核算。这是中式会计获得初步发展的重要标志。
隋朝统一中国后,隋文帝吸取魏晋南北朝数百年战乱之教训,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组织体制着手,试图通过改革确立一种具有一定规模的永久政体,以便革除旧组织体制中的弊端,发挥新官制在政治、经济方面上下一体的控制作用。尤其在财计组织建设方面,隋文帝及其新官制参与设计者综合比较旧制,认定前朝在这方面的可取之处,明确本朝革新之方向,最终确定本朝的财计组织系统,使其面目一新。
隋唐至宋代时期,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会计、审计和国库组织发展到较为完备的程度。会计与出纳、会计与国库、现金出纳与实物出纳、签证单位与财物发放单位,以及审计与会计之间都有了明确的分工,各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唐代的“度支部”和宋代的“总计司”、“会计司”等专门组织的设置,表明了当时对会计的重视。唐代建立起来的独立的审计组织机构──比部,和行使财计监察的御史台及御史监察制度,以及后来宋代的“
审计司”、“审计院”的设置,都反映了当时对经济监督工作的重视。唐代建立起来的独立的审计组织机构──比部,和行使财计监察的御史台及御史监察制度,以及后来宋代的“审计司”、“审计院”的设置,都反映了当时对经济监督工作的重视。唐宋时期计算各项赋税收入的计帐户籍制度,以“量入为出”为原则的岁入岁出预算制度,财物出纳保管制度,要求自下而上逐级呈递“上计簿”的上计制度,以及监察制度等,已成为封建统治者加强经济控制的基本财计制度。唐宋时期出现了“四柱结算法”和“四柱清册”。“四柱结算法”是按照“旧管”(上期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这“四柱”特定的格式,定期结算帐目的一种会计方法。“四柱清册”是以“四柱”为基本格式,以“四柱结算法”为基本方法所编制的一种会计报告。“四柱结算法”的创立、运用和发展,“四柱清册”编报形式的产生、运用,是唐宋时代在会计方法方面的重大贡献。
到了明清时期,是中国单式簿记的持续发展和复式簿记产生的时期。清朝初年官制简陋而又较为混乱,直到雍正、乾隆两朝方着手调整,使其出具规模。在此期间,一方面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出发,从根本上废除以往任何形式的宰相制度,另一方面采取以汉治汉的统治策略,既仿效秦汉,唐宋官制的一些成规,承袭明朝的一些基本作法,而又力求体现本朝的特点,使其得以融通起来为汉、满两族所接受。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和产生,
在民间商界产生了中国固有的复式帐法:
1、“龙门帐”。它把全部经济事项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和资本)四大类,遵循“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处理帐目。龙门帐的特表现在年终“合龙”结算方面。凡进项减去缴项等于存项减去该项者,为“龙门相合”,否则为“龙门不合”。
2、“四脚帐”,又名“天地合帐”。此种帐法有两种结册编制,一为“彩项结册”,相当于近代的“损益计算表”;一为“存除结册”,相当于近代的“资产负债表”。“四脚帐”的试算平衡,勾稽全部帐目是在“存该结册”上进行的,该册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称为天方,下部称为地方。凡上、下两部分数额吻合谓之“天地符合”,否则为“天地不合”。在当时,这两种帐法代表着中国会计的先进水平。
到了战争以后,中国会计出现了中式会计的改良和借贷复式簿记的引进同时并存的局面。蔡锡勇所著《连环帐谱》一书,为中国引进借贷复式簿记的开端;谢霖与孟森合著的《银行簿记学》一书,为引进借贷复式簿记创造了条件。1908年大清银行创办之时,就采用现金收付复式记帐法,为中国改良中式簿记之先声。到了民国时期,大型工商企业一般
采用借贷复式簿记,中小型工商企业一般采用中式收付簿记。30年代会计师徐永祚发起了改良中式簿记运动,拟订《改良中式簿记方案》,但未能广泛推行。与此同时,会计师潘序伦通过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图书用品社编著、出版多种会计书刊,使借贷复式簿记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此外,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先后颁布过会计法及其他一些会计法规,但未能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