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材考点——学习理论
  教材考点总结: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认知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型一顿悟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丹徒教育信息网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材考点整理: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022四级考试时间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1.桑代克的经典实验
  桑代克设计了“桑代克迷笼”。
  2.基本观点
  桑代克根据“饿猫逃出迷笼实验”,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而形成的,因此他的观点称为试误说。这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3.尝试一错误学习的规律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1)准备律
  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
  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3)效果律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巴甫洛夫的经典试验——狗摇铃进食实验巴甫洛夫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
中国卫生人才网高级职称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十分重要。一方面,条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2)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斯金纳的经典实验——迷箱实验
  2.基本观点
  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1)强化2022广东事业单位统考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①逃避条件作用
  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
  ②回避条件作用
  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2)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3)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2.辨析题:负强化就是惩罚。
  答案要点:此观点是错误的。负强化和惩罚是两个不同概念。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良好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不良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班杜拉的经典实验——波波玩偶实验
  2.基本观点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学习实质问题的基本看法是,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他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3.观察学习的基本规律
  班杜拉认为,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1)直接强化
  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
  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二、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而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2020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时间
  (一)苛勒的完形一顿悟学习理论
  1.苛勒的经典实验——顿悟实验
  2.完形一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二)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一发现说。
  1.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①动机原则。
  ②结构原则。
  ③程序原则。
  ④强化原则。
  (3)提倡发现学习。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奥苏伯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的学习和意义的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的学习和发现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