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就是由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衍生而出的,以服务社会创新、提质增效为目的,是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新的职业类型。新兴职业的“新”,不仅在于新的职业内涵,也体现为新的就业形式、雇佣关系和就业心态等[1]。近年来,随着国内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各类新型职业不断涌现,仅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之间,人社部陆续公布三批(38个)新职业类型[2],发布频率之高,前所未有。新职业为青年提供了更多元灵活的就业机会,但受技术进步、市场分化、个人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行业之间,乃至同一行业内部的新职业青年分化问题日益突出,且涉及收入、年龄、保障、社会认同、未来前景、工作形式等众多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青年健康成长以及个人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为了对
新职业青年分类分化状况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我们以河北省内的新职业青年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521份,回收有效问卷1460份(有效回收率为88.3%),并根据调查数据整理结果进行了梳理、提炼和总结。
一、新职业的分类实践与方法创新(一)新职业分类的官方实践
自2004年开展新职业名单发布工作以来,我国已陆续发布了15批次160个新职业,其中在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之间,人社部陆续公布三批(38个)新职业类型。纵观已发布的新职业类型,皆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类型划分为8个大类。分别是国家机关、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第一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二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三大
新职业青年分类分化研究
——基于河北省的调查
李茂路瑞红刘鹏王晨阳
【摘要】新职业青年的分类分化是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联合推动的结果,有其内在发展的必然性,但某
些消极分化内容将不利于个人前途、行业发展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文章以河北省为例,通过问卷数据分析,指出目前新职业青年分类分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控制消极分化、助力新职业青年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新职业;青年;分类分化;河北
【作者简介】李茂,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政策、劳动经济;路瑞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刘鹏,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王晨阳,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
May.2021No.5
Gen.610
2021年5月第5期
总第610期
◆实践探索◆
·
·126
类),商业、服务业人员(第四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第五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六大类),军人(第七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第八大类)[3]。
对人社部已公布的15个批次160个新职业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如图1所示:新职业占比最多的是专业技术人员,达43.1%;其次为商业、服务业人员(29%);而后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19%)和商业、服务业人员(9%)。这表明,目前已出现的新职业主要分布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要求较高的第二、第四、第五和第六大类职业中,而在第一、三、七、八大类职业中则基本没有分布。
(二)按产业类别对“新职业”进行分类方法创新
为深入了解“新职业”发展特点,揭示新型职业对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尝试以产业类别为划分标准,对已有的新职业进行了分类探索。产业类别按照传统的一、二、三次产业进行划分;新职业以2019年以来人社部公布的三批(38个)全新职业为基础,并运用社会调查方法,选取了代表性强、认可度高,职业内涵、从业方式等较之前相比发生显著变化,但尚未被列
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更新职业类型39个,二者共计77个。
具体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第一产业中的新职业有5个,占比为6.5%;第二产业中的新职业有24个,占比为30.8%;第三产业的新职业有48个,占比为62.7%。由此可见,受新技术、新市场需求以及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的影响,第二、三产业成为职业拓展和新职业涌现的主要领域,而新职业的这种分布态势也契合着人民众借助科技进步实现生活更加美好的内在需求。
二、新职业青年体具备五个显著特征(一)“85后”为新职业青年的绝对主力以出生年份为界,按照调查数据,1985年以前出生的新职业青年仅占到总人数比例的14.7%,而1985年后出生(即35岁以下)新职业青年占总人数比例的85.3%,成为新职业青年的主力军。其中又以26~30岁青年占总人数比例最高,达33.6%,31~35岁青年占比21.9%,18~25岁青年占比29.8%,在这三个年龄段中,从事新职业人数分布较为均匀。
(二)新职业青年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调查数据显示,受过初等教育的新职业从业者占总人数比例不到2%
,最高接受至中等教育的
图1已发布新职业职业分布情况
◆实践探索◆
2021重庆人事考试网
·
·127
从业者占比37%,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者占比61.3%。从统计数据上看,新职业青年以大学专科与大学本科受教育程度人为主体。
(三)新职业青年的工作变动较为频繁
按照数据,从事新职业工作时长不足1年的受访从业者共345人,占总人数比例的23.6%,工作时长不足2年的420人,占比28.8%,五成以上受访者从事新职业工作时长不足两年;且从事新职业时间在四年以上的受访从业者不足两成,仅占到总人数的18.8%。整体来看,青年从事新职业工作的持续性不高,变动较为频繁。
(四)新职业青年整体收入结构类似于“橄榄型”
调查数据显示,月收入在人民币4000~5999元区间内的新职业青年所占比例最高,达调查总人数的36%,其次是2000~3999元区间与6000~7999元区间,分别为29.8%与14%。而月收入在人民币2000元以下与8000元以上两个区间内的新职业青年人数基本相当,都占总体份额较小,分别为10.3%与10%。当前新职业青年整体收入结构类似于“橄榄型”,较为合理,但中等偏上收入体仅为中等偏下收入体数量的一半,即中高收入体占比依然偏低,需继续以提高低收入体及中等偏下收入体工资报酬为方向,对收入结构做进一步优化。
(五)新职业青年对当前工作的自我满意度颇高
产业类别第一产业
2023国考行测答案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新职业类型
1.农业经理人
2.水产养殖质量管理员湖南高考网
3.农机师
4.农业技术指导员
5.农作物种子加工员
1.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
2.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
3.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
4.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
4.5.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6.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
7.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8.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
9.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10.物联网安装调试员
11.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12.区块链应用操作员2019年广东省考时间
13.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14.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
15.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16.无人机装调检修工
17.铁路综合维修工18.装配式建筑施工员19.供应链管理师
20.人工智能训练师21.无人机驾驶员22.数字化管理师
23.大数据架构师24.支付宝刷脸设备和无人货柜的安装调试员
1.城市管理网格员
2.互联网营销师
3.信息安全测试员
4.在线学习服务师
5.社健康助理员
深圳招考网登录20226.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7.连锁经营管理师8.全媒体运营师9.健康照护师
10.呼吸师11.网约配送员12.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
13.在线儿科医生14.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15.头皮养护师
16.产后修复师17.植发医生18.网约车驾驶员
19.网络媒体写作者20.STEM创客指导师21.陪跑师
22.在线健身教练23.私人旅行策划师24.整屋设计师
25.宠物托管师26.宠物摄影师27.牵犬师28.陪购师
山东省公务员省考
29.冷知识讲师30.汉服造型师31.密室逃脱剧本设计师
32.家庭收纳师33.非遗菜系传承人34.美甲美睫师
35.酒店收益管理师36.外卖运营规划师37.旅拍策划师38.剥虾师
39.轰趴管家40.酒店收益管理师41.整形医生42.轰趴管家43.线上餐厅装修师44.民宿房东45.侍水/茶/酒师46.电子竞技运营师47.电子竞技员48.电竞顾问
表1新职业类型分类(按产业类别划分)
经济论坛2021·5
·
·128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在以10分制评分法对河北省新职业青年当前工作满意度进行的主观评价中,有415人对当前工作给予了10分肯定,占总人数比例最高,为28.4%;有305人给予8分评价,占比20.9%;给予5分及5分以下评分的共有255人,占总人数比例的17.5%。整体满意度平均得分7.6分,评价较为满意(图2)。
三、新职业青年内部面临多重分化
(一)不同行业的新职业青年收入分化逐渐显现调查数据显示,网约配送员的平均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000~3999元和4000~5999元这两个水平,分别占比28.1%和48.4%;网络主播的平均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000元以下和2000~3999元这两个水平,分别占比22.5%和35%;新兴互联网科技从业人员的平均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000~3999元和4000~5999元这两个水平,分别占比57.1%和28.6%。其中网约配送员集中在4000~5999元工资水平的人数最多,上限最高可达到8000~9999元的工资水平,而网络主播、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网络文学写手等新媒体职业最高可达2万元以上月收入。可见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还是相对明显的,而这种分化虽然基本上是市场自动调节作用的结果,但对于新职业中的一些过高和过低收入都需要政府调节的介入,避免收入差距过度拉大。
(二)新职业青年的劳动权益保障分化尤为突出
新职业青年的整体社会保障覆盖面较低。调查数据显示,新职业青年中参与较高的社会保障是医疗保
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也分别仅有21.8%、20%和16.8%。另外他们普遍存在工作时长较长的现象,平均每周工作在5天以上的占比69.1%,其中工作7天的接近一半,占比47.3%,有43.8%的青年平均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访谈发现,以灵活、弹性、自我雇佣等就业形式存在的新业态就业人员,如网约配送员则只根据工作需要缴纳工伤保险,网络主播大多不缴纳任何保险等,有些甚至不具备法定意义上的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权益保障的分化诱发了新职业青年的迫切诉求。数据显示,新职业青年最希望政府做的工作排在前三的是完善社会保险政策、维护劳动权益和完善相应就业政策、服务,分别占比20.9%、19.7%和15.1%。青年对于雇佣方的需求除了增加工资以外,最希望其可以提供更人性化的福利,占比25.5%。由此可以看出,新职业青年内部的劳动权益保障分化非常突出,亟需制定政策加以解决。
(三)不同行业新职业青年的社会认同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新职业青年对个人社会地位认可度不高。根据调查数据,新职业青年对目前工作的社会地位满意度不高,平均分约为6.7(10分表示非
图2
受访新职业青年当前工作满意度主观评价情况图
◆实践探索◆
·
·129
常满意),尚未达到7分以上较高的水平。另外,
在被问及是否觉得在这个城市(地方)总是低人
一等或者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城市(地方)时约
有4成以上的人持消极的态度,经过数据对比发
现,这跟工作地点是不是自己的家乡有一定影
响,但更多的可能来自于职业自信和自豪感。最
后,不同行业新职业青年的社会认同度存在较为
明显的分化。调研发现,第二产业中的工程技术
人员都表示有较高的职业自信,能够得到普遍的
社会认可;而第三产业中的部分行业青年表示自
己的职业地位尚未得到普遍认可,如网约配送员
认为现在公众虽然有很大的外卖需求,但是对外
卖骑手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网络主播表示,虽
然他们觉得整体社会认可度还可以,尤其是在青
年人中,但是在中老年人中认可度较低。
(四)新职业青年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乐观预期
与悲观焦虑并存
新职业青年普遍对当前从事工作的发展前景
持乐观态度。调查数据显示,84.6%的被调查者认
为当前职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其中对职业前景
非常有信心的占比26.7%,比较有信心的占比57.9%;被调查者对目前工作的未来职业前景的满意度平均分约为7分(10分表示非常满意),可见
青年对于自己的职业前景较为乐观。另外从对自
己的发展规划来看,未来1年和未来5年没有打算
换工作的青年分别约占64.3%和51.6%,整体上看
青年认为5年后自己的经济地位等级会有所上升,
平均分会从现在的5.2分上升至6.3分(10分表示
最上层等级),说明大部分青年还是比较长期看好
自己目前的职业。
部分青年认为新职业未来发展存在较大不确
定性。新兴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具有未知性,部
分新职业青年对职业长远发展存在担忧,某些职
业可能成为青年的“过渡期”。调查数据显示,被
调查者认为自己在未来6个月内有可能失业的比例
为41.1%,有74%的青年担心随着年龄增大自己被取代的可能性增加,说明部分被调查者对自己的职业和未来规划存在一定的担忧情绪,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对行业未来变化的未知,另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清晰。另外访谈发现,部分青年选择新职业是因为有发展空间能展示自己。其中还存在创业失败的人或者面临就业难问题的毕业生,他们会选择入职一些门槛较低、比较自由的职业,如网约配送员、网络主播,作为一个过渡期,今后还打算回到原来的行业或专业,可见新职业青年内部对职业的发展空间也存在分化认识。
(五)新职业青年的工作形式及内容日趋多元化
一方面,部分新职业青年的工作时间和地点更加自由灵活。互联网的发展让传统雇佣模式下的“朝九晚五”打卡上班的形式逐步向自由工作模式转变,新职业大多可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工作时间和地点的灵活安排。所以被调查者中有16.8%的人不只做了一份工作,还兼职做了两份或者更多工作,这种情况是很难在传统工作模式下实现的,新职业工作形式灵活自由的特性给兼职提供了可能。但是,上述变化也令不同行业新职业青年之间工作方式的分化更加突显。由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衍生出的一些新职业从一出现就具备灵活自由的特性,如网络主播、全媒体运营人员,而那些因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催生出的高端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和科技提升引发传统职业变迁催生出的新职业还在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例如,第二产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是采用正常的上下班模式,而网络主播、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等职业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都可以工作,实现了远程自由的工作方式,可以更为专注、高效的工作,进而
创造更多的生产价值。可以预期的是,由于行业和工作内容的差异,新职业青年内部工作方式的分化仍将成为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四、应对新职业青年消极分化的对策建议
(一)职业教育与思想监测并举,及时引导和
经济论坛2021·5
·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