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王 薇 刘 娟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的实施对于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文由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河北省高校
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入手,着重从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四个角度为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创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0-0367-02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机遇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流程首先,京津冀经济圈的建立使得交通便利,为人才的跨区域流动奠定了基础。其次,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助力河北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京津众多产业向河北迁移,使得对
毕业生的接纳量大幅度增加,如众多资源流入第三产业使得河北省第三产业有了迅猛的发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岗位,大力缓解了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最后,河北借力京津人才优势,助推河北高校毕业生的成长,从而使其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岗位。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挑战
首先,京津冀协同发展使得人力资源的供给大幅度提升,进而使得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加大。其次,就政府而言,河北省政府关于就业政策及服务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人才信息网络仍需不断建设。就高校而言,河北省高校人才培养与实际用人岗位需求脱节,不能及时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大的战略环境;高校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未成体系,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校企合作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就企业而言,河北的企业的“软”、“硬”环境仍需进一步建设。就高校毕业生而言,他们多缺乏自身职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指导,无法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就业观念,择业时容易眼高手低,不重视基础工作岗位的选择,对创业及相关政策了解甚少,更不愿做更多的创业尝试等等。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针对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种问题就暴露出来,亟待我们去解决。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路
(一)政府角度
1.制定科学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机制
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在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应充分利用政策导向作用,加强就业政策顶层设计,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制,为其就业、创业创作条件。首先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优势,出台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在税收、金融等发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制度吸引力;制定相关就业法规消除对处于弱势地位毕业生的就业歧视;简化毕业生的就业程序,完善人才市场的各项就业服务。其次积极利用京津冀公共服务协同共享的便利条件,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培训、咨询指导等服务,形成稳定而有效的机制,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后,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应为高校与企业、行业的沟通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助力双方顺利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从而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
2.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河北省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河北省高校毕业生毕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加大保障力度,促进市场公平
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职位表考研复试线首先,河北省应继续完善就业创业保障制度,切实提升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的福利待遇,适当减免创业中的税费,增强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激情;其次,为了促进就业公平,河北省从2014年起,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扩大了扣减税费范围,取消了原来的行业限制,税收优惠政策管理方式由审批调整为备案减免税管理,更加方便创业者创业。最后,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效应,继续开放河北省的就业市场,加快与京、津就业市场的信息互通、服务共享,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积极的创业。
4.搭建人才资源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
“京津冀”三地政府要共同整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人才网站,建立统一的人才资源服务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资源互通、信息共享的一体化就业服务网络。政府应为供需双方提供数据库支持,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并坚持免费原则。相关机构(如人才服务中心)要建立视频招聘专区等,并承担相关身份、资质的审查职责,以节省时间和费用。政府对此类机构应尽到监管义务,从而保证信息网络实施的有效性、全面性。
(二)企业角度
最新教资报名需要什么条件1.改善“硬”环境,吸引人才
企业“硬”环境多指企业的物理环境,通常由企业的工作场所、办公设备等物质资源构成。这些也是高
校毕业生就业考虑的重要因素。河北省内企业的“硬”环境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优势,在逐步完善。首先应顺应环境变化,及时更新、完善物质资源的配置,以提升对高校人才的吸纳;其次注重科技要素的引入,从而形成对高校毕业生的外部吸引力。
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2.打造“软”环境,留住人才
企业“软”环境多指企业文化方面内容,由企业价值观念、经营宗旨、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物质文化等内容构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应注 重打造自身的软环境,通过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河北省内企业应着重这几方面去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第一,用人单位应进一步规范用人制度。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设定科学、合理的择人标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第二,人性化地管理,提升员工积极性。注重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升人才晋升和发展空间;关注员工福利,为其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第三,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人才发展空间。企业自身发展空间和行业竞争力是吸引人才的核心要素。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深入创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同时为更多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岗位。
(三)高校角度
现代经济信息
高校是毕业生的培养者及就业的实施者,作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其在对人才的培养及就业指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河北省高校众多,高教资源丰富,加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让自身优势发挥出来,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在培养模式上,应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培养,以提升其岗位适应性
具体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设置,科学调整课程计划,努力形成自身办学特,提高大学生就业的针对性。二是改进学生培养方式,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其顺利实现就业。
2.加大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视,结合各专业自身特点,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
如针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而言,要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针对大一学生,在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之外,应增设创新理论、创业学、成功学等相关的课程;大二大三的学生,除了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外,学生应加强对创新创业计划书、项目管理、成长性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与创新创业实践相关主干课程的学习;大四年级的学生,则要适当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预测、就业指导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指导学生对创新创业道路进行规划,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能力。
3.积极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
人资资格证报考条件
高校可以从职业方向引导和职业兴趣培养、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设计实习实训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合作编写系列教材及讲义、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等方面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从而使得毕业生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工作,为其就业奠定基础。
4.建立高校大学生资源数据库,搭建就业平台
河北省高校应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努力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一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及时收集并整合就业信息,在省内高校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二是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举办校园招聘会、企业宣讲会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条件。
5.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规范就业管理
高校作为教育主体应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积的就业观念,促进其顺利就业。如:开展丰富的就业指导课程,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针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及就业培训,以提高就业指导教学的质量;通过顶岗实习、实践课程环节分阶段、有层次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为就业提前做好准备;高校可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和管理机构,及时有效地反馈就业信息,增进学生与企业的沟通,从而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6.加大京津冀高校间的合作,开展跨区域校际合作模式。借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契机,
河北省各高校除自身相互联合外,也应加大与京津高校之间联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河北高校实施开放办学,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参与交流、经历不同的学习环境,扩大学科视野,提升能力,进而提高河北整体生源的综合素质。
(四)毕业生角度
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的主体,要顺利实现就业,除了要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外,还要准确把握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加强自身职业能力及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1.改变自身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毕业生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身的就业期望,摒弃不切实际的想法,避免“眼高手低”;能妥善处理就业压力,正确看待基层就业,为顺利就业创造有利的心理条件。最后,要增强信心,通过实习实训增加经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
2.转变自身固有思维,变就业改为创业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日益严峻,但河北省也陆续出台了众多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如:高校毕业生可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农业科技园区等低成本进行创新创业并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房租物业水电费补贴;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初次创业并持续经营6
个月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助5000元;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的,自取得营业执照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收费,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等等。毕业生应积极的抓住这些机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3.调整自身就业心态,正确看待基层工作
在2017年5月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为了加快构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省政府在发掘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岗位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如结合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开发就业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扶贫开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发挥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等。同时也指出了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成长的政策措施:加大教育培训扶持力度、完善基层职称评审制度、在工资待遇上向基层倾斜、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等等。毕业生应调整好自身的就业心态,了解就业政策,把握就业机会,敢于选择基层工作,拓宽就业渠道。参考文献:
[1]张波.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大学生就业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7(2).
[2]吕东娜,王东,安博,李彦京.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平台的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6(6).
[3]董晓芳,武明明,刘海平.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
[4]王宝林,梁金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河北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2).
[5]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冀办发〔2017〕23号,2017年5月4日.
作者简介:王 薇,女,硕士研究生,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研究。
刘 娟,女,硕士研究生,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工商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人社厅合作课题《京津冀协调发展视角下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编号:JRSHZ-2018-01034)的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