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历史部分
江苏省考职位表 2021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河北人事网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 (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左传》记载,春秋中期,卫定公聘(出使)晋的时候,晋国欲使其会见逃亡到晋的卫臣孙林父,卫定公夫人劝卫定公会见,其主要理由便是孙林父为“先君之宗卿之嗣”。这反映出
当时
A.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    B.传统等级秩序基本崩溃   
C.社会转型推动人才流动    D.宗法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25.下表是汉代有关名田(占有土地)规定的记载。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A.严厉地打击了商业违法行为    B.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稳定   
C.严格限制了商业规模的扩大    D.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26.据欧阳修宋祁所撰《新唐史》记载,有唐一代记入忠义列传的有三卷59人,孝友列传的一卷26人,烈女列传的一卷47人,外加循吏列传一卷26人,儒学列传三卷68人。据此可知,唐代
A.科举考试以士人的品德为选拔标准    B.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日益稳固   
C.科举促进了儒家教化思想深入人心    D.私学兴盛推动了儒学体系的完善
27.从汉到清,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成比例各有不同。汉代中央与地方的赋税比例一般是4:6,唐代比例一般为5:5,宋代比例大致为6:4,元代比例为7:3,明代比例高达8:2,清代比例虽有下降,但仍为7:3。该变化反映了
A.集权制度的强化    B.地方机构的膨胀    C.赋税名目的增加    D.小农经济的发展
28.中国各区域口岸在全国贸易中的份额,以1895年为界,可分前后两个阶段。1895年之前,上海占全国份额的半数,华南约占40%。1895年~1915年,口岸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华北和东北快于其他区域口岸的趋势。对这一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A.一战加快了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    B.上海丧失了全国最大贸易港的地位   
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日本在华扩张影响了我国港口格局
29.右面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对该形势图解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A.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      B.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   
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形成
四六级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30.在中共七大上,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明确指出:“资本主义某种程度的发展代替了外国和本国封建的压迫,不但是进步,而且有利于资产阶级。”该报告内容
A.指明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    B.根植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C.指引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    D.批评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31.据统计,1978年,全国住宅投资仅38亿元,占GDP比重为1.2%;1997年,全社会对市
场化的房地产投资就高达317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12.74%,占GDP比重达3.99%,其中住宅性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为1.93%。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我国
A.城乡生活差距逐步缩小    B.城镇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C.经济体制改革有效推进    D.民众消费需求日益变化
32.在公元前450年以后,雅典五百人会议的议员一天可领取两个银币(六个银币等于一个德拉克马,一个工匠的日薪约为一个德拉克马)的薪资,还可以免服兵役以及在庆典中头戴桃金娘制成的冠冕。古代雅典的这些举措
A.反映出民主政治的繁荣    B.表明雅典实行间接民主制   
C.遭到贵族阶层一致反对    D.有助于调动公民参政热情
3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研究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等人的哲学,反对中世纪神学家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歪曲与神化,主张面向自然,解释自然。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的这些主张
广东省考公务员报名
A.蕴含着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        B.源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软弱性   
C.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现与回归    D.制约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4.1931年2月,斯大林提出了“在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1935年5月,斯大林又提出了“在我们目前的条件下,“(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的新口号,补充了旧口号。口号的变化说明苏联
A.面临严峻军事环境    B.重视技术人才培养   
C.调整了所有制结构    D.强化了斯大林体制
35.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价值理念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这一愿望折射出
A.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加强      B.不结盟成为国家关系的主流   
C.“一超多强”局面遭到削弱    D.霸权主义被国际社会所抛弃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2023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时间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中英开始茶叶贸易,19世纪四五十年代,华茶出口达到“极盛时代”。由于英国等国棉纺织品的冲击,中国农民的棉纺手工业日趋崩裂。农民为了生活必须寻其他副业,有些地区甚至放弃粮食生产,专营茶、桑。虽然英国政府征收进口茶税的税率不断提高,但是中国茶叶出口价格也在大大下跌。随着英国上流社会饮茶之风盛行,茶叶“为大家一日不可无之物”。战争后,入华量增加,引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这就使丝、茶出口成为弥补外贸逆差的唯一途径。19世纪50年代,英商报告说:江南产茶区“叛党是最急于鼓励商务”。
——据陈椽《茶叶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
第一批美国皮货运往广州是在1788年,这种贸易“包含着‘三次赚钱的机会’:从美国运出小刀、毡子等廉价物品,到西北海岸换取印第安人的贵重毛皮,然后驶向广州出售皮货,购入茶叶,返航后,茶叶又以高价在美国或欧洲市场上出售”。其间,美商为获得毛皮商品,逐渐加快对西北部海岸的探索,有力地将美国政府和国人的视线转向这一地区。建国之初的美国没有足够的力量对国外的本国商人进行保护,这就使得美国商人必须严格遵守中国政府有关海外贸易的相关规定。一批官僚认为美国人“性质醇厚,其于中国素称恭顺”。但毛皮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中美毛皮贸易不可能长久进行,到了19世纪20年代早期,此项贸易已经难以为继。
——摘编自[美]K.S.赖德烈《早期中美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大幅增长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中美皮毛贸易和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英茶叶贸易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中美皮毛贸易的影响。(15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古人在设计政治制度时,面临的难题是什么?换言之,他们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地进行制度上的改造,要解决什么样的政治难题?
我觉得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膛?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
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根据材料中的某一政治难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899年,营发鼠疫,地方当局迫于外交压力临时设立卫生局,推行卫生制度;俄国和日本出于不同的目的,先后在占领期间强化卫生行政;1906年,因应自上而下的新政改革,卫生成为营口地方行政职能。由于地处地缘政治复杂的东北,列强对营口卫生行政形成的影响有两大特征:一是差异性,以俄、日为代表的列强虽遵循同样的卫生规则,但因
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和对华政策,采用不同的方式推动卫生行政;二是调适性,官府虽迫于列强压力基本采纳卫生行政,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中外之间的跨国互动终使卫生组织和制度得以确立。因此,营口卫生行政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卫生局虽建立起来,但管辖权范围有限,很难辐射到营口之外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