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评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说明(  )
中考分数线最低多少分A.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    B.秦汉官僚的等级性变强
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
2.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人才选拔经历了“推举—推举并考察—规范化考试”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  )
A.具体表现是从察举制到科举制的直接演变   
B.彻底完成了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
C.实现了道德学问和实践能力的完美统一   
D.体现了制度设计对于公平和效率的追求
3.西汉时期重视对于官僚权力的约束,如荐官有责、上计考课、设刺史以查地方、职务回避制等做法,都从制度层面对官吏用权加以制衡,使得权力不至妄为,因而“政平讼理,百姓无愁怨”。这体现了西汉(  )
A.官僚制度臻于完善    B.官僚约束较为有效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铜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4.东晋南朝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三世传学,凡十八州士族谱,合百帙七百余卷”。宋刘湛、齐王俭、梁王僧孺也都有谱学专著。谱学盛行反映了(  )
A.士族用谱学挽救衰亡的命运    B.士族注重本家族的谱系
C.突破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    D.谱学是选官的重要依据
5.唐代士人应举,可以“投牒自应”,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这表明唐代科举制(  )广东公务员考试网首页
A.注重家庭出身背景    B.阻碍社会阶层流动
C.促成儒学独尊局面    D.具有公平竞争特点
6.《宋史》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检举、举荐)以闻(向皇帝报告)”。由此可见,宋代通判(  )
A.兼有地方行政权和垂直监察权    B.是地方最高级别的行政长官
C.独立掌握地方司法权和行政权    D.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7.明朝诉讼回避制度对御史出巡有严格规定,明太祖时“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人有仇嫌,并宜回避,毋得沽恩报仇”,明英宗时也要求御史所至之处,不得接见杂人。这些做法(  )
A.利于御史之间相互监督    B.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
C.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D.完善了国家司法体系
8.据清代抽样调查资料统计,当时本族直系上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的总人数中约占13%,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影响是(  )
A.实现了社会公平    B.增加了官员数量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扩大了统治基础
9.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文官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
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    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
C.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    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10.19世纪后期以来,西方国家大多规定: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政治活动和捐助政党活动经费,不得参加竞选和兼为议员。该规定(  )
A.消除了文官队伍的贪污腐败    B.推动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C.降低了文官制度的权威地位    D.导致了文官人数的膨胀
11.西方国家公务员普遍实行“两官分途”,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由民选产生或由政府首脑任命,负责政党政策在政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多数通过考试录用,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日常业务。这与中国唐宋选官制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要事务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政务官与事务官“两官分途”
C.多数业务类官员都由考试产生    D.西方公务员队伍基本保持稳定
12.19世纪上半期,美国实施的政党分肥制导致政府官员党派化。其后,1883年国会通过的《美国文官法》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定期考核,凭业绩奖惩升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
A.党派矛盾激化    B.人治走向法治
药剂师考试试题
C.严重    D.分权制衡完善
13.1898年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有如下内容:“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直接推动诏书的颁布
B.“共济时艰”指八国联军侵华
C.诏书指示立即筹办京师大学堂
D.筹办京师大学堂已成社会共识
14.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相继颁发了一整套文官法,将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随内阁更替而变动;事务官负责执行政策,管理行政事务,不因内阁更替而变动。文官法的颁发    (  )
A.为复辟帝制作准备    B.规范了官员等级秩序
C.有利于政治近代化    D.推动了政党政治发展
考研的时间安排和科目15.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国家管理中的问题更加复杂,原来的“国家干部”缺乏科学分类,出现大量外行管内行的现象,用人缺乏法治,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这说明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原因是(  )
A.旧有干部制度的废除    B.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
C.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然    D.提高政府效能的选择
16.2005年,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但我国公务员制度不搞“政治中立”,坚持党管干部,不搞“两官分途”,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造成我国公务员制与西方公务员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两极格局和冷战思维的影响
B.东西方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
C.西方公务员制存在重大缺陷
D.中国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摘编自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它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随着西方的入侵,它转而阻止了中国人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1905年,它最终被废除。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科举制能够为中国社会提供长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8分)
18滨州58同城招聘网最新招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历朝都把对官员的考课(考核)作为治国治吏的重要措施。唐朝时考课制度得到完善。唐朝考课标准主要有“四善二十七最”等。“四善”即德、慎、公、勤,是对全体官员的品德要求;“最”是对官员任职才能和工作绩效的要求,按官员职务与职责分为“二十七最”,如“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扬清激浊,褒贬必当,为考校之最”等。四品以下官员的考课由吏部考功司掌管,三品以上须报呈皇帝亲自裁决。所有官员每年都需行一小考,每三年或四年一大考,据“善”“最”综合考察分为三等九级,以等级定升降和赏罚。唐中期以后,考课渐流于形式。
材料二 鉴于政党分肥制带来行政动荡、效率低下、腐败盛行等问题,1883年美国国会颁布
《美国文官法》,正式建立了以考绩制为核心的常任文官制度。该法规定:通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文官在政治上须保持中立,不得提供政治捐款;不受党派控制的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文官的考核。经过多年探索,美国文官考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确立了职责一致、奖惩结合、公平对待的考核原则,强化对执职知识、工作速度、创造力、协调力等全面的考核,推进考核实施主体多元化等。
——摘编自王锦瑭《美国文官制的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