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东省济南市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练习题(三)
1.我曾目睹一位朋友在网上购书,久久徘徊在五六本之间无法拿定主意(我保证不是经济困窘)。她头头是道地分析了每本书的优劣,细化到“如果我买了这本,好处是什么,遗憾是什么”,等到全部讲完之后,手一摊,憋着嘴问我,“我到底买不买了?”作者要用购书的例子说明(    )
A.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B.过度思考是行为的绊脚石
C.思想付诸行动才有价值
D.不必凡事三思而后行
2.人们看到别人处于紧急状态情境中而不去救援,不是由于人性的丧失,而是由于其他人在场,使其责任意识降低,从而抑制了人们的援助动机。这种责任分散心理,又称旁观者效应,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变得不明确,从而责任感淡化,事情最终以谁都以为不会发生的方式
发生。由于责任扩散,因而见义不为,见死不救所产生的罪恶感、内疚感也同样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某一个人所要承担的道德评价的风险大大减少,他所感受到的道德谴责的力度也大大降低,从而在下一次类似情境下完全可能采取同样的态度与行为。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造成道德冷漠的原因
B.避免道德冷漠的措施 报考执业药师资格证需要什么条件
C.旁观者效应出现的背景环境
D.旁观者效应发生的心理机制
3.大部分拖延者都喜欢“时间是幻觉”这种概念。他们生活在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的严重冲突中,并一直在其中挣扎。当一件事或一个目标其时间设定在很远的将来,那么它就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从而使这件事看上去没有它实际上那么重要。相反,一些时间很近的目标则看上去更清晰和紧迫。因此,即便现有的目标没有长期目标重要,人们往往去做即时的事情,而不做对未来很重要的事情。这被心理学家称作“未来折扣”。根据这段话,大部
安徽教育考试院
分拖延者:
A.总是贪图即时享乐
B.完全没有时间观念
C.不能客观判断事情轻重
D.不善于设定长远的目标
4.记得有一阵经常加班,晚上回到家,已经错过饭点,家里人用不耐烦的腔调甩出一句:“怎么才回来?”这让我感觉很有压力,明明辛苦了一天筋疲力尽,回到家还要小心翼翼,承受家人情绪的暴力。当我忍不住说出这种感受时,我妈妈很吃惊:“我们怎么会对你不满呢?抱怨几句,是因为觉得你太辛苦呀。”可是,为什么我感受到的不是关心,而是被嫌弃呢!对这段话所蕴含的道理概括最准确的是经济学类专业目录公务员
A.及时沟通是消除误会的一剂良方
B.及时沟通是消除误会的一剂良方
大学英语四级查分C.恶语良言自带冷暖
D.有些感情伤害往往来自不经意间
5.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则是可以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他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生物降解”不是一个科学的术语
B.“生物降解”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C.“生物降解”这个说法名不副实
D.“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运用有语法错误
6.财税体制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关注财税体制改革,最明白其重要含义的无疑
是各级地方政府。因为财税改革将撬动地方财政“钱袋子”,使之在收入、支出、监督等各方面均发生显著变化。对于目前地方财政面临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如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土地财权过度膨胀、预算不够公开透明等,都将拿起“手术刀”,直剖病灶予以解决。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财税体制改革主要针对各级地方政府
B.财税改革将促使地方政府直面各种财税问题
C.财税改革是解决地方财政问题的良方妙药
D.财税改革目的在于收紧地方财政的“钱袋子”
7.本文针对直接法和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共性,从单体纯度、催化剂选择到共沸脱水、微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及到固相聚合、反应挤出、扩链等各个方面,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乳酸分子量、降低其成本的关键。最能概括这段话主题的是:
A.聚乳酸的共性及合成关键
B.聚乳酸的共性与降低成本的新技术
C.聚乳酸超临界流体介质的研究
D.聚乳酸合成研究中复合应用的新进展
8.总体上看,我国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资源紧缺愈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人均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虽然我国粮食连续第10年实现增产,但供需仍处于紧平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还不富裕,全国还有近一亿农村扶贫对象、两千多万城市低保人口以及其他众多的困难体,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奢侈浪费。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
B.现实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节俭
C.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D.能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9.人总是带着局限甚至偏见去看待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世界本来无所谓对错,错的只是人类自己的观念、行为。所以你的观念、行为正确了,你的世界也就正确了,你的不满、烦恼、怨恨、冲突就大大减少,幸福指数就大大增加。这段话主要表达的意思是:
A.要适当使用精神胜利法
B.调试自己的内心是最重要的
C.世界是可以由我们去改造的
甘肃省省考报名
D.不存在纯粹客观的世界
10.在里聊过天儿的都知道,其体验与线下完全不同。拿过节来说,大家在网上也拜年,发祝福,发表情——都是复制粘贴来的。热闹是热闹了,但是无法取代走出家门去亲戚邻里相互拜年的感觉。网上的热闹,像是浮光掠影的一层表皮,热闹完了什么也没有。人们还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呼吸相闻。不然,新年夜里,何至于会有那么多人去外滩?人际关系如果只靠网络符号维持,就像喝海水止渴。无论看多少分享,跟多少人在里插科打诨,人们心里还是会缺一块。 根据文意,人们心里缺的那一块是(  )。
A.安全感
B.人情
C.亲情
D.存在感
参考答案
1.B解析:根据“久久徘徊在五六本之间”、“头头是道地分析每本书的优劣”、“细化”等可知,文段意在说明这位朋友想的太多,使得自己没有办法将买书落实到行动上。故文段重点强调的是“过度思考”会阻碍行动,对应B项。A项强调事前要做好准备,和“过度思考”无关,排除;C、D项均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但是文段侧重强调的是“过度思考”,故与中心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D解析: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围绕旁观者这一话题展开论述。前两句话介绍了什么是旁观者效应,后半部分则阐述了旁观者效应的发生过程,即一个人由于责任扩散,内心的
罪恶感、所受的道德谴责都会降低,并且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仍然会产生这种旁观效应,因此文段的主旨是在介绍旁观者效应的产生机制,即D项最为贴切。A、B两项没有抓住“旁观者效应”这一主体,排除;C项中的的“背景环境”只是前文对旁观者效应下定义的内容,而文段的重点在于旁观者效应的产生过程,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