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理论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总分56,考试时间90分钟)
3. 不定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 某法院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方式,在增加陪审员数量的基础上建立“陪审员库”,随机抽选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6年卷一第5题)
A. 应避免陪审员选任的过度“精英化”
B. 若少数陪审员成为常驻法院的“专审员”,将影响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公信力
C.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让人民众通过参与司法养成守法习惯
D. 陪审员的大众思维和朴素观念能够弥补法官职业思维的局限性
2. 中国古代有“厌讼”传统,老百姓万不得已才打官司。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司法领域
却出现了诉讼案件激增的现象。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6年卷一第6题)
A. 相比古代而言,法律在现代社会中对保障人们的权利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B. 从理论上讲,当诉讼成本高于诉讼可能带来的收益时,更易形成“厌讼”的传统
C. 案件激增从一个侧面说明人民众已逐渐树立起遇事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观念
D. 在法治社会,诉讼是解决纠纷的唯一合法途径
3. 法治社会建设要求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杜绝“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下列哪一做法无助于消除此现象?(2016年卷一第7题)
A. 甲市将信访纳入法治轨道,承诺对合理合法的诉求依法及时处理
B. 乙区通过举办“众吐槽会”建立众利益沟通机制
C. 丙县通过地方戏等形式普及“即使有理也要守法”观念
D. 丁市律协要求律师不得代理体性纠纷案件
4. 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行政部门不得任意扩权、与民争利,避免造成“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的现象。下列哪些做法有助于避免此现象的发生?(2016年卷一第52题)
A. 某省政府统筹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能,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B. 某市要求行政审批部门与中介服务机构脱钩,放宽中介服务机构准入条件
C. 某区依法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坚决惩处失职、渎职人员
D. 某县注重提高行政效能,缩短行政审批流程,减少行政审批环节
5.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下列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要求?(2016年卷一第53题)
A. 最高法院、公安部规定在押刑事被告人、上诉人应穿着正装或便装出庭受审
B. 某省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援助范围
C. 某中级法院加大对生效判决的执行力度,确保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及时兑现
D. 某基层法院设立“少年法庭”,对开庭审理时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入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6. 某村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改变“男尊女卑”、“男娶女嫁”的老习惯、老传统,创造出“女娶男”的婚礼形式,以解决上门女婿的村民待遇问题。关于村规民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6年卷一第54题)
A. 是完善村民自治、建设基层法治社会的有力抓手
B. 是乡村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媒介,有助于在村民中培育规则意识
C. 具有“移风易俗”功能,既传承老传统,也创造新风尚
D. 可直接作为法院裁判上门女婿的村民待遇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
7.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的创举,被西方国家誉为法治的“东方经验”。关于人民调解,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6年卷一第55题)
A. 人民调解员不属于法治工作队伍,但仍然在法治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B. 法院应当重视已确认效力的调解协议的执行,防止调解过的纠纷再次涌入法院
C. 人民调解制度能够缓解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国家司法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
D. 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纠纷的主要优势是不拘泥于法律规定,不依赖专业法律知识
8. 某检察院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将原有的多个内设处(室)统一整合,消除内部职能行政化、碎片化的弊端。关于上述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6年卷一第87题)
A. 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有利于保证司法公正,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
B. 检察官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应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监督
C. 将检察官等同于一般公务员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提高检察官的专业素质和办案质量
D.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完善检察官职业保障体系创造了条件
9. 2011年7月,某市公安机关模仿诗歌《见与不见》的语言和风格,在上发布信息,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你逃,或者不逃,事就在那,不改不变。你跑,或者不跑,
网就在那,不撤不去。你想,或者不想,法就在那,不偏不倚。你自首,或者不自首,警察就在那,不舍不弃。早日去投案,或者,惶惶终日,潜逃无聊,了结真好。”关于某市公安机关的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恰当的?(2011年卷一第18题)
A. 公安机关有权减轻或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
B. 公安机关应以社会管理职能代替政治统治职能
C. 公安机关可以从实际工作出发,对法律予以行政解释
D. 公安机关可以创新工作手段、利用有效宣传形式,促进全面充分履职
10. 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之一,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根据各社区实际居住户数、区域面积大小、管理难度等情况,将社区划分数个网格区域,把党建、维稳、综治、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信访等社会管理工作落实到网格,形成了“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专结合、各方联动、无缝覆盖”的工作格局,以此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和社会矛盾多元调解机制。关于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创新社会管理,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2012年卷一第5题)
A. 社会管理创新主要针对社会管理领域的重点人、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
河南职称2022年评审条件B. 大调解格局是一种社会矛盾多元调解机制
C. 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建立以法律手段为主体,多种手段协调配合的管理和控制体系
D. 社区网格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一样,属于基层众性自治组织
11. 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关于党的领导的理念,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2014年卷一第8题)
A. 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B. 我国法治事业,从总体部署到决策的具体实施,都是在党的大力推动下实现的
C. 只要抓住立法环节,把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要求上升为法律,就能全面实现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政治领导
D. 党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与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不矛盾的
12. 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和职务便利收受巨额贿赂,根据党内法规和法律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5年卷一第8题)
A. 这表明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时要牢记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B. 依照党内法规惩治腐败,有利于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办事
C. 要注重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进行有效衔接和协调,以作为对党员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法律制裁的依据
D. 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对违反者必须严肃处理
13. 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旨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下列哪些举措体现了这一要求?(2015年卷一第55题)
A. 从符合条件的律师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
B. 实行招录人才的便捷机制,在特定地区,政法专业毕业生可直接担任法官
C. 建立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初任检察官由省级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检察院任职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
D. 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员优先选拔至领导岗位
14. 关于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013年卷一第88题)
A. 实证主义法学认为,在“实际上是怎样的法”与“应该是怎样的法”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
B. 非实证主义法学在定义法的概念时并不必然排除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
C. 所有的非实证主义法学都可以被看作是古典自然法学
D. 仅根据社会实效性要素,并不能将实证主义法学派、非实证主义法学派和其他法学派(比如社会法学派)在法定义上的观点区别开来
15. 在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与夏洛克订立契约,约定由夏洛克借款给安东尼,如不能按时还款,则夏洛克将在安东尼的胸口割取一磅肉。期限届至,安东尼无力还款,夏洛克遂要求严格履行契约。安东尼的未婚妻鲍西娅针锋相对地向夏洛克提出:
可以割肉,但仅限一磅,不许相差分毫,也不许流一滴血,惟其如此方符合契约。关于该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6年卷一第90题)
A. 夏洛克主张有约必践,体现了强烈的权利意识和契约精神
B. 夏洛克有约必践(即使契约是不合理的)的主张本质上可以看作是“恶法亦法”的观点
C. 鲍西娅对契约的解释运用了历史解释方法
山东省考准考证号查询
D. 安东尼与夏洛克的约定遵循了人权原则而违背了平等原则
16. “法学作为科学无力回答正义的标准问题,因而是不是法与是不是正义的法是两个必须分离的问题,道德上的善或正义不是法律存在并有效力的标准,法律规则不会因违反道德而丧失法的性质和效力,即使那些同道德严重对抗的法也依然是法。”关于这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5年卷一第90题)
A. 这段话既反映了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也反映了自然法学派的基本立场
B. 根据社会法学派的看法,法的实施可以不考虑法律的社会实效
C. 根据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内容正确性并非法的概念的定义要素
D. 所有的法学学派均认为,法律与道德、正义等在内容上没有任何联系
吉林市教育局
17. 下列有关“国法”的理解,哪些是不正确的?(2012年卷一第54题)
河南公务员招聘岗位2022A. “国法”是国家法的另一种说法
B. “国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创制的法律
C. 只有“国法”才有强制性
注册税务师打印准考证D. 无论自然法学派,还是实证主义法学派,都可能把“国法”看作实在法
18. 法律格言说:“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关于该法律格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第9题)
A. 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事实上是平等的
B. 在任何时代和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