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人:  明明是我    审题人: 王旭妍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  (阅读题  共66分)河南省人大常委会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秋节的来历和演变
  “中秋”一词早已有之,《周礼》中即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但那时的“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并无节日之意。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实际,纵观华夏诸多传统佳节,或早或晚,多由节令演变而来,由纪而祭,由祭而庆。
  祭月之礼如何产生了中秋之俗?一般的说法是,祭月固定在秋分日,而秋分日未必有满月,有时甚至可
能无月,祭月无月自然大煞风景,所以后来逐渐改到八月十五日祭月。这种说法不尽准确。天子祭月直到明代仍然是固定在秋分日。在皇家看来,祭月重在礼敬夜明之神,敬如在,秋分日有月无月、月圆月缺并不重要,秋分是阴气向长的时刻,避开此时而追求圆月之祭,是对月神的不诚不敬。所以,哪怕是秋分日下雨,也是要祭月的。秋分祭月和中秋节并非一回事。
  汉民族自上古便有敬天礼地的习俗,月神崇拜古已有之。上古时代的月神信仰在殷、周时代似乎出现了两种发展方向,一是在民间自然发展演变,一是上升为天子礼天的礼制组成部分。周礼是因俗制礼,天子礼月显然是建立在华夏月神信仰的基础之上。由此,天子的礼月才能获得足够的信仰合法性,礼月才能成为巩固统治政权的有效的政治仪式和文化制度。此时,民间对月神的崇拜仍然在缓慢发展,而统治阶层重在向月示敬,游赏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直到南北朝时,以“祭月+游赏”为标志的中秋节仍未在华夏大地上全面成形。
  汉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上,礼仪和风俗的演变在诸多领域皆呈现礼退俗进的趋势。隋唐时代的繁荣,逐渐激发了民间在仲秋祭月时节的玩赏之风,赏月之风和民间流传的祭月风俗逐渐合流,由于民间信仰表达的相对灵活性,人们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在秋分日祭月,所以,最接近秋分点的一个满月日,就成了这一秋月祭赏之节最佳的选择。这就是夏历八月十五。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夏历八月十五成为第二大民俗节日“中秋节”,是由于那一天恰好
“满月”造成的“巧合”。华夏先民需要一个满月日来行仲秋祭月和游赏,这一任务恰好落到了八月十五的月亮身上——谁让它是最接近秋分的满月日呢。
  中秋的月亮之所以格外圆、格外亮,是因为它“沾”了神圣的华夏祭月日——秋分的“光”。这一点,和“清明”节气沾了盛大的寒食节、上巳节的光而摇身变成“清明节”异曲同工。
  有论者认为,唐代没有中秋节,文人有八月十五玩月吟诗的风气。昊天明月逐渐披上了人情的薄纱。宋代文人中秋玩月多伴随着宴饮聚会,这一形式为都市富户效仿,造成的一种娱乐享受的氛周影响了整个社会,北宋中期形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诗筵笔会和市民宴饮玩乐并行的大众化的准节日。从北宋末开始,中秋节有了更加不一般的内涵。破碎了山河,破碎了汴京的明月,中秋的圆月弥足珍贵。“团圆”特征及其象征意义被凸显和强调,“团圆”涵义的加入使中秋节的内涵变得完整,自此,中秋的团圆性质和地位在南宋得以确定,流传至今。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中秋节”来历和演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指月令时间,早在《周礼》中就有相关记载,如:“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
  B.和祭月之礼有关,在秋分日祭月,如果无月会大煞风景,便逐渐改为八月十五进行。
  C.南北朝时还没有形成中秋节,隋唐时赏月之风和祭月之风逐渐合流,中秋节得以确立。
  D.北宋末年,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中秋节加入“团圆”的内涵,从而确定了中秋节的地位。
  2.下列对于原文各部分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段说明中秋节与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有联系,并解释了中秋节是如何形成的。
  B.三、四两段从时代发展上说明祭月和游赏之风由分离逐渐合流的历史及原因。
  C.五、六两段解释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五的原因:此时是最接近秋分的满月日。
  D.第七段说明唐宋以来八月十五赏月吟诗、宴饮玩乐的风气以及中秋节的特殊内涵。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秋节和秋分祭月并不是一回事,中秋成为节日的标志是“祭月+游赏”。
  B.天子礼月建立在华夏月神信仰的基础上,因此成为巩固政权的有效仪式和制度。
  C.因为礼退俗进的趋势,使得民间逐渐兴起在夏历八月十五祭赏明月的风俗。
  D.“清明节气”因与“寒食节”和“上巳节”接近,从而演变成“清明节”。
  二 、 (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邓州人才网招聘信息
  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请自守,乃知延州。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贼以骑三万来,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
全国事业单位报名入口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
昭通市事业单位招聘报名入口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五让不许                            让:推辞
  C.必以太平责之                        责:责怪
  D.言者遂以危事中之                    中:诬陷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              B    乃决策谋取横山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
D    以其遗表无所请
  实迷途其未远                          乐琴书以消忧
  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元昊在河西反叛,范仲淹主动请缨守御延州,他积极备战,发展农耕,颇有远见。
  C.范仲淹自作主张,竭力改革积弊,遭到反对,皇上虽知其忠心,但已不再听信他。
  D.范仲淹病重时,皇帝赐药慰问,死后皇帝停朝一天,还追封他兵部尚书以示哀恤。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沈阳市编制教师招聘
  (1)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5分)
  (2)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8分)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niǎn):持取,捻弄。
  上阕的景物描写表现无奈之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凭栏手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恰当的两项是(分)( )( )A.第一段中说“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油和,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工,就打道去了镇上”含蓄地表达作者对现在的年轻人不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而是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 B.“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意识中也有着落后,守旧的一面,使这个有着精湛技艺的剃头匠形象更加鲜活和丰满。 C.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乎其的青龙偃月刀法。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 E.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
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分)
  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6分)
  怎样看待何爹“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的这种坚持?面对传统技艺的衰落,你对当今逐渐失势的传统文化有何思考?(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腊黄  缅怀  腼腆  前合后偃  阴谋鬼计
  B.游弋 砍肩  国粹  青萃欲滴  蜂拥而来
  C.不啻      潦倒  撩人心弦
  D.馥郁  撕打  倦怠  卷轶浩繁  安贫若素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分别概括出“微博”在信息发布、传播和获取三方面的特点。(分)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发布、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博客适合发布长信息;微博一般有较为严格的字数限制,比如美国的twitter限制为140字符以内,博客内容的传播主要靠网民主动访问,属于典型的一对多传播;微博作者发的每条信息却能即时送到用户的
首页,而无需对方主动访问。与QQ相比,QQ的信息只能个人查看,而微博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QQ信息知识发给某个人或个人组,而微博上的信息是发送到整个平台的。
  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0个字)
  传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获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