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404
November 2017(B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总第404期2017年11月(中)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搭建
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本研究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积极探索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努力挖掘适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内容,积极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资源,从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等方
面提出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针对性措施。关键词
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A Probe into the Effectiveness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Nanjing as an Example //Xu Keji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 long way to go and needs to build a plat-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On the basis of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this research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actively explores the new for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tries to tap the new contents and re-sources suitable for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t also puts forward targeted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its concept,content,methods and mean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ffectiveness
作为网络“原住民”,当代大学生网络化生存方式已经成为主流。调查显示:南京地区大学生网络使用率为100%,人均上网时间为4.8小时/天,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特征
广东公务员省考笔试时间确定
自2000年刘梅首次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至今已17个年头,网络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有必要重新界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互联网+”条件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基于网络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即时性、交互性、虚拟性、共享性等特征,无一不对思想政治教育全程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呈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1.1教育目的凸显政治性,兼顾隐蔽性
“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容易招致他们的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建立在网络隐蔽性和虚拟性基础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在凸显政治性的同时,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塑造学生的“三观”。1.2教育客体立足虚拟性,兼顾平等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灌输,忽视了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助QQ 、微博、BBS 等虚拟交流平台,在教育主、客体之间建立了平等交流的关系,有利于激发教育客体的主体意识,容易把接受到的规范内化为自身素质。
1.3教育内容呈现丰富性,兼顾开放性
依托网络平台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的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可以实现一对多的辐射,教育主体的掌控余地较大,教育客体也可以有选择性地筛选信息。
1.4教育形式侧重交互性,兼顾直观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拘泥于单纯的文字表述,通过采用PPT 、图像、音频、视频等符合“90后”欣赏习惯的多媒体综合技术,有利于教育双方实现双向互动交流,便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安徽教育考试
1.5教育效果追求时效性,兼顾延续性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探析
———
以南京地区为例徐科技
(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江苏·南京
21117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871/jki.kjwhb.2017.11.004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成果,项目编号为2017SJBFDY484,同时也是南京晓庄学院2017
年度校级思政课题成果,课题编号为2017SZKT17。作者简介:徐科技(1975—),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现为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9
. All Rights Reserved.
思政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新快、传播及时,教育效果立竿见影。通过QQ、、微博等实时交互媒
体,教育双方哪怕相隔万里,也能建立有效的实时多点沟通,不同的教育对象间可以讨论,实现角转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借助网络存储技术,教育资源可以多次使用,教育效果也得以延续。
2南京地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偏于静态,不够多元
南京各高校基本建立了专题网站,定期发布有关内容,以此作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调查显示,46%的学生认为“专题网站的设计非常呆板”,说明教育阵地的基础不牢,不接地气。32%的学生认为“学校专题网站上的信息滞后”,27%的学生认为“专题网站的宣传不够”。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可度、接受度较低,这是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首要因素。
2.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缺乏能动性,技能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持关注学生网络动态的比例很小;32%的学生表示“只有在班会或发通知时才感知辅导员的存在”;28%的学生表示“辅导员会主动在网上关注自己”。能参与学生讨论的辅导员更是凤毛麟角;负责学校微博、号运营的工作人员,通常只关心何时发布信息,发布什么信息,极少关注学生的反馈。只有在某些网络信息或热点引起学生普遍关注时,教师才会参与,绝大多数只是代表学校发声,缺乏引导舆论的专业能力,权威性和影响力不够。
2.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个性张扬,娱乐至上
“90后”大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渴望沟通,习惯在网络上表达自我、张扬个性。调查显示:购物、网游、查资料、看电影、聊天、逛论坛位居大学生上网目的前六位,比重别为76%、67%、62%、58%、46%、37%。大学生课余时间被网购、网游、观看视频主宰,游戏、偶像剧、非主流充斥他们的生活,整个体的行为习惯和人格特征呈现出盲目性、娱乐性等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大学生自身期望之间存在明显的割裂,甚至背道而驰,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纷繁复杂,有待优化
网络信息浩如烟海,任何一种价值观都可以通过网络涌向学生。据统计,全世界网络信息中,英文信息占比80%以上,情图像多达50万种。西方国家借助网络,大肆灌输享乐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价值观,造成学生理想信念缺失。部分学生网络道德认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各种网络失范行为层出不穷。
2.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单调雷同,亟须改进
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势必难有良好效果。调查显示,43%的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满”;38%的大学生“不会主动浏览专题网站”;52%的大学生“不会通过网络向学校提建议”,61%左右的大学
生“不愿意主动关注学校或学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BBS、微博、等媒介不可避免地呈现网络“灌输”态势,或仅仅着眼于信息发布。尽管有些高校设立了校长信箱,但是对学生反映的问题不过泛泛回应,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专题网站的编排设计明显落后于“90后”欣赏习惯,亟须改进。
2.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不够健全,缺乏监管
实际工作中,针对教育信息的发布渠道、发布者,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近30%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12%的学生表示“通过网络向辅导员求助得不到及时反馈”,18%的大学生表示“校园贴吧或学校BBS 上的违规帖子不能及时删除”,部分承担宣传或教育功能的微博、甚至私自转发营利性质的广告,沦为投票的工具。
3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3.1赋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的内涵
阿尔温·托夫勒说过:“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精心遴选信息,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结合预期的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选取最恰当、最新鲜的教育内容,拓展内涵,精心包装,合理编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没有足够的
关注度,教育效果无从谈起。教育内容的设计、发布要尽可能吸收传统文化的精萃,兼顾思想性、艺术性,尽量符合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努力形成品牌。南航辅导员徐川的系列就是成功的尝试,他选择了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赋予了他们新的时代内涵,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关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2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新的思维
互联网时代,思维创新自然要契合互联网的快速性和交互性特征。无论借助哪种网络平台或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都要在第一时间把学生们最需要的信息发布出去;要主动关注、收集学生的负面信息反馈,必要时针对特殊体或特殊个案及时查漏补缺,杜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质上的缺位。一线教育工作者要放下身段,主动融入学生,关注学生的舆情兴趣点。只有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才不至于在出现突发状况时手足无措。
3.3重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新的人格
角理论告诉我们,高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对其扮演的社会角进行引导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政治过硬、品行优良、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这就是他们即将扮演的社会角。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强化激励机制,把角期待嵌入到教育过程,将教育目的、体规范、个性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当然,在重塑人格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角冲突,需要教师及时跟进,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调适,辅以家庭调适、同伴调适等手段,帮助他们在理想与现实间到平衡。
10
. All Rights Reserved.
Total.404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November 2017(B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总第404期2017年11月(中)
动机制。学院成立“大学生读书协会”,邀请指导教师,每月围绕不同主题开展读书活动、读书分享会等,其中国学书籍是其中重点内容。学院团学组织不定期举办“读书品人生,分享增智慧”“读圣贤书,传正能量”等读书分享会,邀请学校特邀党建组织员参加分享会,发挥“五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党支部建设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提高广大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工具。学院数学学生党支部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党建工作的途径。在党员培养、发展、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传统美德提高党员党性修养。近两年先后向支部党员发出“诵读传统经典,践行核心价值”的倡议,围绕《弟子规》《大学》《道德经》等开展主题读书分享活动;将传统经典学习与党组织生活进行有机结合,邀请专家学者讲座同学生党员交流,组织学生党员参加“道德大讲堂”等社会道德讲座,开展“大学生与国学经典共成长”公益讲座和“诵读践行中华传统经典”活动等。活动开展来,支部学生党员学习传统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已经形成。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学科竞赛、志愿服务、学生工作等各方面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3.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理论研究中
学院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进行有益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探索外,也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围绕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学院辅导员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成功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二类课题1项,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课题1项,海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1项,研究方向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关,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科研水平,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22年省考延期到什么时候社,1997:9-10.
[2]李宗云.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四级报考网站入口2023[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5.
[3]徐小丹.试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功能[J].中国科技信
息,2007(6):263.
[4]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369.
[5]兰义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5,6.
编辑张效瑞3.4营造维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环境
网络环境虚拟而又开放,仅仅依靠大学生自律还远远不够。高校应切实发挥引导、监管的双重作用,对学生进行法律、网络道德及安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提升网络道德水平,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过滤和审查制度,对学校BBS 、贴吧、微博、上的评论及时跟踪,发现违规信息,及时清除,努力营造崭新的网络外部环境。
3.5创造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方法
从传统的飞信、MSN 、HTML 网站到现在的QQ 、微博、,交流平台层出不穷。“互联网+”条件下,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托网络技术,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录制不同的微课,建立微媒体资源中心。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收看相关资源,获得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微媒体平台,定向、定期与学生交流,创造性地利用微平台组开展工作,把专业的心理咨询、学业规划、就业指导纳入到教育工作中去。3.6制定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制度
各高校要善于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从根本上调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建设一支年轻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队伍,系统整合两课教师、党团干部、专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等不同的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近年来,南京地区不少高校对二级学院网络教育平台的
浏览量、满意度等指标定期开展评比,力求进一步细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这也是网络思想政治研究最重要的落脚点。参考文献
[1]赵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实现条件[J].经济与社
会发展,2009(4).
[2]周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
(1).
[3]仉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0
中国电力招标网(7).
[4]杨雪松.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5]王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交通大
学报,2008,27(2).
[6]杨晓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锦州:辽宁工
业大学硕士论文,2014.
[7]杨威.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统计与管
理,2013(5).
[8]马笑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
学硕士论文,2012,4.
[9]杨洪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长春:东北
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1.
编辑张效瑞
(上接第8页)
1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