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高中14届高二下学期入学测试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李耀高                                  审核人:周虹然
钦州人才网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2.苏格拉底认为,一个没有必要知识的人却被任命去驾驶一条船或带领军队,他只会给那些他所不愿毁灭的人带来毁灭,同时使他自己也蒙受羞辱和痛苦。下列观点与之最接近的是( 
A.韩非子:废常尚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 
B.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C.墨子: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D.黄宗羲:缘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工
3、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学,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B、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
C、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演变 
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
4.明末清初许多进步的思想家和广大知识分子力倡务实之风,主张改革,重实证、实测
经世致用,这种现象(   
A.是专制政治暂时弱化的结果                    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C.是知识分子反思晚明理学空谈心性之弊端的结果    D.是西方启蒙思想传播的结果
5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 “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C.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        D. “天行有常
6、它的幸运是一环套一环的,它在15世纪开始文艺复兴,16世纪进行宗教改革,17世纪
就发生政治革命。是(   
A 法国            B 德国考编需要什么条件和学历            C 意大利            D 英国 
7.考古学者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广西公务员局电话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最正确的是(   
A.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在欧洲曾以多种语言流传
8.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界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9.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A.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B 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C.东西方文化虽所属不同但当时交流频繁    D.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聊城教育局
10.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11.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源          D.抗衡佛道
12.《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氏,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对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开始关注民生
13.据统计,北宋和南宋共有书院203所,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共有127所,分别占74%21%,其中,江西有80所、浙江有34所、江苏有27所、湖南有24所。导致两宋书院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相对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B.理学家将书院教育与理学推广相结合
    C.科举取士的扩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    D.经济的富庶为书院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14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持该观点的诸子百家学派应该是(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15.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海国图志》  D.《孔子改制考》
16.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
上述四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17.他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提出了对牛顿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根本性变革理论。他提出的根本性变革理论是指   
A.进化论          B.经典力学          C.量子论        D.相对论
18.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重点强调实行一边倒的方针是   
    A.中国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        B.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C.在美苏冷战背景下的明智选择          D.有利于保障新中国国防安全
19.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20、有美国学者说:如果把中国文字改为字母文字,中国将不复存在。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中国依靠中国文字生存          B.中国方块文字比西方字母文字优越
C.中国文字具有巨大的凝聚力      D.在中国全面推行汉语拼音是亡国之路
21、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 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C.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22.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经使用火器
23.近代学者陈寅恪指出:佛教经典言: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他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含金量高的证书                                                                         
    A.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主张              B.形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构建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D.强调经世致用的进步思想
24.“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25.王阳明说: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内江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