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特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吉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9.03.25
【字 号】吉教高〔2019〕5号
【施行日期】2019.03.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特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
 
吉教高〔2019〕5号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内容 
各普通本科高校:
  现将《吉林特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 
吉林省教育厅
连江人才网 
2019年3月25日
 
吉林特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四级英语成绩查询时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工作会议部署,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高教强省建设,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特制定本计划。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同步课程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核心地位,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服务振兴发展为宗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总体目标。到2022年,“四个回归”全面落实,初步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一批立德树人先进学校,努力争创全国立德树人标杆学校;建设一批特高水平本科专业,300个左右专业点进入全国一流专业建设行列;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全面提升,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得到切实落实;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人才培
养质量和服务振兴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到2035年,建成吉林特、国内领先的本科教育。
  二、专项计划及重点任务
  到2022年,围绕高教强省建设目标,针对制约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等关键环节,重点实施八个专项计划。
  (一)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3.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引领。深化中国特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深入开展“走进师生,说理话情”活动,扎实推进大学生“学习筑梦”行动,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文化育人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加强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关心社会。
  4.深化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作为重点建设学院和重点建设课程,发挥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打好提高思政课质量攻坚战,推进“自学自讲——师生同上一堂课”教学方法改革,全面开设“学习筑梦”思政选修课,办好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打造一批“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5.构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功能,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和“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有效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教学改革推进计划
  6.创新本科教育管理模式。探索将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书院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落实本科生导师制。鼓励高校建设学习生活社区,促进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支持高校构建寓研于教的培养模式,促进科研与教学融合、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融合、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的融合。完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加强大学生基层组织和学生社团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充分激发学生潜能。鼓励高校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就业、升学、留学、心理咨询、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服务。系统梳理、修订完善与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等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
  7.支持高校实施大类招生。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和按大类培养管理改革,打破院系和专业壁垒,创新人才选拔模式,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建设与优化,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学习成长路径,逐渐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机会,促进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与学校人才培养宏观调控相结合,持续推进教学管理改革。
  8.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课程。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和教学模式深度转变,满足学生多样
化、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选课制、导师制、学分互认制、弹性学制等学分制配套制度体系,完善人事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教学管理保障制度,构建现代学分制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纳入学分管理系统。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探索为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学位。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试行完全学分制。
  9.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增加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逐步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推动课堂教学公开,建立听课制度,组织校内名师和优秀教师重点听取青年教师和教学相对薄弱教师授课情况,帮助提高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因课制宜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科学设计和创新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严格课堂教学秩序管理,合理规范和管控学生课堂电子产品使用,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开放和以真实课堂为载体的同行切磋。创新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加强对学生课堂笔记的督促检查并计入平时成绩,持续将课堂革命推向深入。
  10.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整合,合理设置必修和选修课。加强课
程质量评价,建立健全课程质量标准,建立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课程质量评价。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及时将科学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纳入课程教学。鼓励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优质课程,鼓励跨校、跨学科建设急需课程。
  11.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充分发挥马工程教材的育人功能,实现马工程教材使用全覆盖,健全马工程教材使用培训体系,定期开展使用培训和辅导交流。鼓励和支持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参与马工程等教材编写。加强教材研究,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学生的价值体系转化,使教材更加体现科学性、前沿性,进一步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2.推进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严格考试管理,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严格论文查重和抽检制度,建立健全盲审制度。严格毕业标准,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可予退学处理;学生在学校
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未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学校可以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完善学业预警和服务指导体系,对学业有困难、考试不合格的学生,要科学帮扶指导。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13.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把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实践操作、敢闯会创的能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代办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