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级建造师查询系统国家卫⽣健康委通报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
mba培训机构哪个比较好况
国家卫⽣健康委办公厅关于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
2022年卫生中级成绩查询时间
国卫办医函〔2021〕135号
各省、⾃治区、直辖市及新疆⽣产建设兵团卫⽣健康委: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医院绩效考核⼯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以下简称《意见》)要
求,2020年我委联合相关部门继续组织三级公⽴医院绩效考核⼯作(以下简称绩效考核)。现将2019年度西医类三级公⽴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通报如下。
⼀、积极稳妥组织绩效考核⼯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超常规应急阶段,着⼒完善绩效考核⽀撑体系。为保障各医院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4⽉,我委将优化绩效考核⽅法作为⼯作重点,形成⼆级和三级公⽴医院绩效考核操
作⼿册(2020版),将“重点监控⾼值医⽤耗材收⼊占⽐”纳⼊考核指标体系;升级绩效考核管理平台,优化数据填报功能及审核流程;在北京开通数据远程质控通道,通过堡垒机对存储在国家超算⼴州中⼼天河⼆号的病案⾸页数据进⾏质控,既满⾜疫情防控要求,⼜确保了数据安全和⼯作进度。
2022年考研分数国家线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加快推进绩效考核⼯作。2020年5⽉以来,先后印发《关于采集⼆级和三级公⽴医院2019年度绩效考核数据有关⼯作的通知》《关于启动2020年度⼆级和三级公⽴医院绩效考核有关⼯作的通知》,通过试填报与正式填报,减少数据错报、漏报情况,减轻医院后续⼯作压⼒;组织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培训,累计收集解答问题5024个,发布答疑⼿册15期,推出系列宣传品2期;配合“医疗⼈才组团式”援藏⼯作,派出专家组赴西藏现场调研辅导,提升西藏绩效考核数据质量;动态维护四级和微创⼿术⽬录,确保绩效考核标尺更加精准。
(三)继续运⽤⼤数据⼿段,严格做好数据质控⼯作。通过100余位专家两个阶段四轮数据质控,运⽤天河⼆号超级计算机分析1.01亿份病案⾸页和其他48.56万项数据、4.25万条佐证资料,并派出专家赴⼭东、⼴西等地对医院数据进⾏现场抽查复核。最终完成2413家三级公⽴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分析⼯作,并对290家数据质量存在较明显问题的医院(其中,西医类171家、中医类119家),核减其相应绩效考核指标得分。
(四)各地认真落实属地化责任,周密组织绩效考核。各地明确了绩效考核⼯作组织领导机构,多部
门协同落实绩效考核属地化⼯作要求。其中,宁夏回族⾃治区成⽴了由⾃治区副主席担任组长的绩效考核领导⼩组,其他省份均由卫⽣健康委负责考核牵头⼯作。23个省份根据本省⼯作安排,在国家确定的关键指标基础上,增加了体现健康扶贫成效、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加强党建⼯作等指标,通过建⽴指导团队、加强督导问责等,推动医院落实重点⼯作任务。
(五)综合运⽤结果,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按照国务院医改领导⼩组部署,国家卫⽣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初步建⽴绩效考核结果共享与运⽤机制。⼀是将绩效考核结果印发各地并抄送国务院医改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求各地、各单位科学运⽤绩效考核结果。⼆是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国家医学中⼼、国家区域医疗中⼼设置依据,并作为委属委管医院拨付预算、申请基本建设项⽬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作的重要参考。三是通过国家绩效考核管理平台将考核结果和各指标全国情况反馈各省份、各参加考核的医院,指导各地、各医院有针对性地改进⼯作。四是指导地⽅建⽴结果运⽤机制。
⼆、2019年度国家监测分析情况
(⼀)绩效考核“指挥棒”作⽤显现。随着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完善,各地认真组织实施并强化结果运⽤,各医院以绩效考核为契机,优化医院内部管理,将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案与国家绩效考核相衔接,2019年度绩效考核数据质量显著提⾼,部分指标向好趋势明显,绩效考核指挥棒作⽤逐步显现,有效引导三级公⽴医院改⾰发展。
1.住院病案⾸页数据质量显著提升。2019年三级公⽴医院住院病案⾸页数据项⽬完整率为99.99%,较2018年提升8.41个百分点;数据准确率为98.28%,较2018年提升16.52个百分点。住院病案⾸页数据质量的提升,为获得更加客观、公平的绩效考核结果提供有⼒保障。
2.医院电⼦病历应⽤⽔平达到新⾼度。2019年参加电⼦病历应⽤⽔平分级评价的三级公⽴医院为1874家,较上年增加110家,参评率达99.36%,达到历史新⾼(见图1)。全国平均级别⾸次超过3级,其中78.13%的省份平均级别达到3级及以上,获评7级的医院达到4家,新增上海交通⼤学医学院附属瑞⾦医院和⼴州市妇⼥⼉童医疗中⼼。三级公⽴医院更加重视电⼦病历建设,为下⼀阶段提升⾏业整体信息化⽔平营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3.临床检验可⽐性进⼀步增强。2019年96.24%的三级公⽴医院参加了国家临床检验中⼼室间质评,同⽐增长1
4.36个百分点(见图1),医院参加国家室间质评的主动性明显提升,临床检验项⽬参加率和通过率分别稳定在73.87%、
96.50%的⽔平,为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减轻⼈民众负担打下坚实基础。北京市、天津市在国家室间质评的临床检验项⽬参加率和合格率⽅⾯均位于全国前列,西藏⾃治区医院的临床检验项⽬参加率普遍较⾼,反映出国家⾃2016年起在西藏实⾏室间质评免费举措取得积极效果。
图1 三级公⽴医院电⼦病历和室间质评参评率
4.医疗服务流程持续优化。全国三级公⽴医院门诊预约诊疗率达47.26%,同⽐提升
5.24个百分点,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候时间为20.23分钟,同⽐减少2.75分钟。其中,东部地区预约诊疗率相对较⾼,达51.76%,尤其是福建、北京、⼴东预约诊疗服务整体开展较好。
5.合理⽤药⽔平稳步提升。抗菌药物使⽤强度基本保持稳定且优于40DDDs的国家要求。药师作⽤进⼀步发挥,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占⽐逐年提⾼,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率基本保持稳定,辅助⽤药
(依据第⼀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药药品⽬录)收⼊占⽐明显下降(见图2)。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全⾯推开后,医院积极配备使⽤中选药品,2019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量为77.15%(依据中标药品的采购⾦额占⽐计算)。
图2 三级公⽴医院基本药物及辅助⽤药使⽤情况
此外,委属委管医院尤其是国家医学中⼼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在各维度的表现突出,体现了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领头⽺作⽤,在推动公⽴医院⾼质量发展,建设完善优质⾼效的医疗卫⽣服务体系等⽅⾯发挥了⾼⽔平医院的⽰范引领作⽤。
(⼆)三级公⽴医院向⾼质量发展⽅向稳步迈进。
1.功能定位进⼀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成效。2019年三级公⽴医院向医联体内⼆级医院或基层医疗卫⽣机构下转患者1496.04万⼈次,同⽐增长14.93%,其中,门急诊和住院下转⼈次数同⽐分别增长11.13%和39.23%(见图3)。出院患者⼿术占⽐、微创⼿术占⽐、四级⼿术占⽐同⽐稳步提升(见图4),三级公⽴医院落实功能定位和分级诊疗制度要求的积极性更⾼。
图3 2016-2019年三级公⽴医院下转患者情况
疫情最新消息今天封城了
图4 2016-2019年三级公⽴医院出院患者⼿术开展情况
2.医疗技术能⼒不断增强,医疗质量、安全与效率同步提升。2019年,全国三级公⽴医院DRG组数中位数较上年增加27组,诊疗病种覆盖⾯逐年增加,医疗服务⼴度进⼀步提升明显。陕西、⽢肃和青海的病例组和指数(CMI值)均较上年增加0.03以上。三级公⽴医院⼿术患者I类切⼝感染率、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中位数较上年下降(见图5)。⼤型仪器设备检查阳性率85.36%,较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稳步提升,三级公⽴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情况持续向好。
图5 2016-2019年部分质量安全指标变化情况
全国三级公⽴医院总诊疗⼈次数和出院⼈次数增幅继续⾼于在职职⼯⼈数和床位数增幅。每医师门诊⼈次数、每医师出院⼈次数、每床位出院⼈次数同⽐持续增长,三级公⽴医院在医务⼈员和床位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医疗服务效率不断提⾼(见图6)。⽇间⼿术占择期⼿术⽐例持续增长、平均住院⽇持续下降,床位使⽤率达99.63%,时间消耗指数继续降低,努⼒缓解患者“住院难”、“⼿术难”问题。
图6 2017-2019年三级公⽴医院规模与效率变化情况
3.医院管理精细化程度和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是内部管理能⼒提升。通过推进节约型医院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医院运⾏成本有效降低,2019年万元收⼊能耗⽀出降⾄95.71元,同⽐减少12.80元(见图7)。⼤部分医院能够按照要求开展⼤型医⽤设备⽇常管理⽅⾯的⼯作,如巡检、保养、维修、培训等,上海、四川、⼭东等地相关⼯作开展较好。
图7  2016-2019年万元收⼊能耗⽀出(元)
⼆是医药费⽤增幅趋于平稳。2019年,三级医院门诊次均费⽤增幅和住院次均费⽤增幅分别为6.28%和5.27%,门诊次均药品费⽤增幅和住院次均药品费⽤增幅分别为5.98%、3.23%,总体增幅⽔平合理(见图8)。
图8 2017-2019年三级公⽴医院次均费⽤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三是经济状况有所改善。2019年三级公⽴医院医疗盈余率与上⼀年度基本持平,亏损率同⽐减少4.77个百分点(见图9-10),财政补助收⼊占总收⼊的⽐重同⽐增加0.49个百分点,体现了维护公益性、
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新机制逐步建⽴。
全国会计资格网登录
图9  2017-2019年医疗盈余率(%)
图10  2017-2019年各医院亏损率(%)
四是“两个允许”政策逐步落实。每医师⽇均住院⼯作负担⽇趋下降,⼈员经费占⽐(即⼈员⽀出占业务⽀出⽐重)同⽐提升0.49个百分点,员⼯满意度提升2.97分,反映出科学调整医务⼈员⼯作负荷,不断优化⼈员⽀出结构,为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满意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见图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