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考研培训市场:乱象丛⽣下的暗流涌动
⼀、考研热度不减,就业难成为背后的主要推⼿
保监局待遇从1978年恢复考研算起,考研如今已经⾛过了40年光景,40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考研的报名⼈数从6万多到了238万,这个市场也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报考⼈数达到235万 ,刷新了历年考研⼈数记录。
虽然2019年报名⼈数的官⽅数据尚未公布,但从各地和各个⼤学公布的数据来看, “再创新⾼”已经成了各地在描述考研报名⼈数时的默认描述。根据反馈,今年四川、天津、⼴东、陕西等地均出现了报考点抢完的情况,并且在⽹报公告中发布了温馨提⽰,其中,⼴东省更是⽤“⼈数激增“来形容。
在考研热的背后,是依旧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届毕业⽣⼈数从2016年的765万,增长到2018年的820万,惊⼈的涨幅使得不少应届毕业⽣倾向于延长学习周期,暂缓就业。
由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起⼀项关于考研动机的调查显⽰,改变学校背景出⾝,提⾼就业竞争⼒是考研的主要动机,⽐例超过70%。⽽⽐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作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
数据来源:《2018全国研究⽣招⽣数据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在线
除此之外,从就业市场的⾓度来看,由于考研通过分数的⾼低来决定录取与否,较之其他深造⽅式,更注重实⼒,含⾦量被认可;从受众的⾓度⽽
高考14位考生号查询入口⾔,考研具备更适当的投⼊产出⽐,因此成为⼈们抵挡就业的不确定感和危机感的解决⽅案之⼀。
⼈们对于深度学习的追求,也对考研⼈数的不断攀升起到了助推作⽤。从今年热门专业的选择来看,位居榜⾸的为MBA,其次是⾦融学、法律硕⼠(⾮法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表明⼈们更倾向于专业性强、适⽤性⼴的专业。
从长远看,国家和企业需要更多的⾼新技术⼈才,考研则是通过⾃我深造来达到这⼀要求的途径之⼀。⽬前我国各类技术⼈才总数约6075万⼈,占⼈⼝总数的4.7%,距离其他发达国家7%的⽐例仍有较⼤的进步空间。在更为宽松和有⼒的政策下,考研⼈数预计在未来会保持热度。
⼆、考研市场之“乱象”
⼆百多万考研体,到底有多少考⽣会选择辅导班呢?这个市场的规模⼜有多⼤呢?据考研帮《2019考研备考进度调查报告》,在2019年研究⽣考试的备考考⽣中,42.3%的考⽣准备或已经报名了考研培训班,另有55.6%的考⽣虽然不会报班,但会选择上⽹观看免费或低价的考研辅导视频!考⽣们对
考研培训的需求程度可见⼀斑。
选择考研培训班,从低价的500元课程到⾼价的数万甚⾄⼗余万的产品,假设报班学员选择的产品价格为5000元⾄10000元,则考研市场的规模为50亿到100亿之间,这也是各⼤投资机构对这个细分市场的规模预期。在如此之⼤的需求之下,国内考研培训⾏业机构的数量飞速增加,考研培训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各种乱象纷纷呈现。
乱象⼀:机构众多,鱼龙混杂
在不到百亿的考研培训市场上,培训机构分为两⼤类:全国性考研机构与区域性考研机构。以⽂都教育、万学海⽂、中公考研为代表的全国性机构往往拥有雄厚的资⾦实⼒,因此其课程设置⼀般较为全⾯。⽽以学府、⾼联等区域性机构则覆盖范围⼩,但对其覆盖地区做更精准的品牌推⼴、提供更具针对性或本⼟化的教学服务。还有些区域性⼩机构针对某个学校,甚⾄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进⾏考研的辅导,其定位⾮常精准,在产品和教研内容挖掘上⾮常深⼊和细致,也就能够给学⽣提供相对⾼质量的辅导。
但与此同时,⾏业内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滥竽充数者。⼏张宣传单、⼏个招⽣⽼师就组成了所谓的考研培训班,然后通过虚构⾝份、捏造数据等招数蛊惑考⽣报名。据不完全统计,加上地⽅性的考研机构,考研市场共有⼤⼤⼩⼩1000余家左右的机构。
⽽考研培训市场限于市场规模,⼀直缺乏有较⼤的资本介⼊,投资机构对这单⼀赛道持观望态度,因为从考⽣规模看,这⼀赛道较为狭窄且竞争激烈,成⼈考试业务没有续费途径,如果团队素质不⾜以向培训产业上下游延展业务,最后很容易越⾛越窄。
乱象⼆:营销乱战,潜规则多
“考研培训就像割⾲菜,割了⼀茬⼜⼀茬。”这是⼀家业内⼈⼠对这个⾏业的总结。正是把⼀年年不断更新的考研学⽣看成刚长出来的“⾲菜”,许多培训机构才敢在竞争中进⾏虚假夸⼤,甚⾄是不实宣传。有的培训机构在宣传中宣称“通过率将近90%”或者“考研通过⼈数全国第⼀”,显然是严重不符合事实的宣传。
乌兰察布人事考试信息网在众多考研培训机构的官⽹上,原题命中率是其不得不宣传的⼀个重点,有些机构还对外宣称能够“保过”,并暗⽰可以拿到考试试题。⽽他们给出的理由多为机构中的辅导⽼师多为XX⼤学教授,多次参与考研试题命题、⼤纲修订、试卷批改等⼯作。
⽬前许多考研培训机构在招⽣时也适时地打出了差异牌,更让⼈⽆法理解的还有⼀些承诺“保过“的培训班,号称有私密的⼈脉关系,不仅可以为考⽣提供报考院校导师的联络及沟通渠道,甚⾄称连专业课的内容资料也能搞到。据2017年《楚天都市报》报道,⼀男⼦与武汉⼀家教育培训机构签订研究⽣“保过”协议书,结果未能考过。该协议书约定,培训班收费12万元,该男⼦在报名时先交初试培训费8万元,初试通过后进⼊复试环节再⽀付剩余4万元。培训机构拒绝退费,法院判令该培训机构返还7.7万元培训费给原告(扣除3000元资料费)。
乱象三:名师⽇进⽃⾦,机构⽣存困难
考研培训市场是教育⾏业为数不多的依旧依靠名师驱动的细分市场。⽹络上⼀直流传着历届考研学⽣
总结的经验贴,如政治看谁的视频,英语看谁的视频等等。⽐如考研英语⽼师何凯⽂在⼀直播平台曾创下887万⼈次观看的直播记录;考研政治名师导师肖秀荣新浪微博粉丝超过185万,政治图书更是⼏乎垄断市场……众多数据表⽰,考研辅导⾏业的⽹红、⼤V层出不穷的现象⾄今仍然存在。对于这些⾏业⼤V,考研辅导机构⼀般实⾏的是提成制,提成30%⾄50%是⾏业的惯例,即使不实⾏提成制,这些名师的出场费也动辄万元以上,⽽与此同时,考研培训机构的利润率却在10%以下甚⾄亏损。⾏业内的⼏家培训机构经常会拖⽋教师课酬甚⾄员⼯⼯资的⽅式维持⾃⾝的现⾦流。正如⾏业内⼀位负责⼈所⾔,“很多时候⽤我们培训⾏业从业⼈员的话来说,机构⾟⾟苦苦⼀年的收⼊中很⼤⼀部分是被名师拿掉了。(名师)就是通过这种性价⽐不是特别⾼的⽅式把培训机构⽣存和发展的收⼊拿⾛了。”
三、考研市场之“暗流”
趋势⼀:在线教育抢滩,市场集中度越来越⾼全国四级考试报名入口
⼤学⽣天⽣对互联⽹有着较强的黏性,在互联⽹教育⽇益普及的情况下,传统机构存在的掣肘很⼤,获客及运营成本⾼,加上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规模化效应也难以为继,传统培训机构也越来越难以满⾜新时⽣的需要。
与传统机构发展的相形见绌对⽐,随着移动互联⽹和⼈⼯智能等技术⼿段的进步,在线教育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考研⼈⽇益增长的当下,考研这个赛道也正迎来越来越多在线教育品牌的争夺,新东⽅
在线、沪江⽹校、考⾍等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从2017财年数据来看,⽬前新东⽅主要围绕⼤学⽣在四六级、考研、职业教育等⽅⾯提供培训服务成⽴了国内⼤学项⽬事业部,其营收达到8亿元左右。新东⽅计划逐步完成地⾯课程的升级换代,在2020财年,国内⼤学项⽬事业部计划实现营收20亿元,其中考研⽅⾯收⼊预计达到10亿元左右。
成⽴仅3年的考⾍已经获得多轮融资,今年9⽉5⽇完成5500万美元D轮融资,业务也从最早的四六级备考拓展到考研、出国、职业备考等领域。考⾍则注重灵活的营销玩法加上四六级产品的导流,预计2018年完成2.5亿元左右的营业收⼊。
沪江⽹校通过打造“考研名师天团”,快速集聚⼤量⽬标⽤户,顺势推出考研整体性解决性⽅案。沪江⽹校则通过战略投资拥有“⽹红张雪峰”等王牌名师的苏州研途考研机构,将线下分校与线上授课打通,通过数据整合、名师打造,着重打造考研B2C业务。
可以预期,由于⼤机构和外部资本的介⼊,未来考研培训⾏业会向品牌化更加集中这个⽅向发展。选择教育培训,其实最后还就是选品牌和品质,注重结果,⽽不是选营销和宣传。
趋势⼆:从依靠名师个⼈到依靠教研产品
名师在考研⾏业是存在的,但正如教育的其他细分领域⼀样,名师现象会慢慢地消亡。⾸先,名师之
所以有名,是靠⾃⼰数⼗年的教研积淀加上个性化的⼈格魅⼒,⽽如果有⼀个集体教研的机制,帮助⽼师产出知识内容,包括讲课内容和⽅法论,通过碎⽚化与再组合⽅式的积累,集体教研的产品必然超越个⼈的产品,这是K12⾏业的学⽽思等机构能够胜出的关键因素,考研⾏业也不会例外。
山东省2022年度公务员职位表
同时,教师作为⼀个知识内容的演绎者和输出者,是整个⽣产⼒环节当中⾮常重要的⼀环,但是他并不能代表全部,尤其是在线上的教育产品形态中。线上产品除了⽼师之外,还要有⾮常强⼤的课堂和⾮常重的服务和运营。
另外,如今的学⽣眼界更为开阔,他们对⼀个东西的评判标准转向了专业与否,在互联⽹下,信息的快速传播、信息的透明度,都会使得学员⼼⽬中所谓的名师光环和权威越来越淡化。特岗教师报名时间2023
趋势三:从营销导向到产品创新
⽆论是宣传名师还是价格战,都是过度营销导向的产物。实际上,在纷繁复杂的考研市场背后,针对⽤户需求的产品创新并不多,更多的知识产品的拼凑。如众多考研培训机构推出各种“精英计划”“蜕变计划“等,其实是直播、录播、⼩班⾯授、⼀对⼀授课的简单迭加组合,缺乏底层的教研创新。考研学员的需求层次是复杂多样的,⽐如对于有成绩好⾃制⼒强的学员,⼀套低价格的直播课程甚⾄书籍就可以满⾜其需求,对于⾃制⼒不强经济条件较好的学员,就需要⼀套⾼标准的教学产品和服务,能够根据其各个科⽬学习现状制定针对性辅导计划,对价格就不必太敏感;⽽对于跨校跨专业的学⽣来讲,
⽬标院校的信息和资料就是刚需……
⽽⽬前的考研市场,线下辅导⽆论是课程体验、教材资料还是教学环境,⾼端化体验严重匮乏,已经⽆法与⽇益升级的教育消费匹配,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在线学习来说,线上教学缺乏实体课堂的监督辅导机制,教学效果很⼤程度上依赖于⽤户⾃⾝,这也成为了在线考研培训机构急需解决的难题。
趋势四:从单⼀科⽬到整体解决⽅案
以⽬前在线教育品牌的考研产品来看,英语、政治、数学这样的公共课科⽬是⼤部分玩家的发⼒重点,因为公共课科⽬产品易于标准化,且辐射范围⼴,易于规模化。但事实上,考研市场的个性化不仅体现在体的细分上,还体现在考研本⾝的个性化。考研之前,⾸先是要选定⽬标院校的,除了公共课英语、政治以外,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所考的专业课内容⼏乎完全不同。并且,研究⽣考试还有个最⼤的不同,就是需要复试。这就需要针对考研本⾝的个性化进⾏产品和运营突破,在线教育依托互联⽹甚⾄⼈⼯智能的⼿段,从公共课单科、联报到管理联考、法硕、教育、经济和医学等专业课⼀⽹打尽,提供整体解决⽅案,才能满⾜学员的需求。
可以预期,未来会有⼀家或数家能够链接更多专业课和复试资源的平台,将线下和线上资源、前端和后端资源打通,提供⼀站式解决⽅案的考研机构。只是,这样的玩法对技术实⼒、资源整合能⼒都有很⾼要求,也需要更⼤的耐⼼和初⼼。
结束语
⽆论是通过价格战、营销战或者是捆绑名师,来吸引考研体的眼球,都并⾮万⾦油,回归考研体本⾝的需求,回归教育的本质,坚持⾼质量的课程研发和个性化的产品创新,才是决定考研⾏业发展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