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知识点汇总(一)
知识点 1:宏观经济发展目标 熟悉
)    经济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 或地区 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    充分就业与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 16 周岁以上具有 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    物价稳定与通货膨胀率 物价稳定是要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避免出现高通货膨胀。
)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 经济、军事、 文化及其他往来中 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 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 又 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考点例题: 下面哪组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所对应的衡量指标是错误的 ?
A、经济增长一一国民生产总值
B充分就业一一失业率
C物价稳定—通货膨胀
D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
答案: A
知识点 1:经济周期 熟悉
经济周期亦称经济循环或商业循环, 是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 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阶段、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 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 券、房地产、商业
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 的急剧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结果是金融市场不 能有效地提供资金向最佳投资机会转移的渠道,从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金融危机分为四大类:
(1)    货币危机。
(2)    银行危机。
(3)    外债危机。
(4)    系统性金融危机
考点例题: 经济周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在经济复苏阶段,商业银行    (    )
A.资产规模处于最高水平
B.贷款收缩
C.利润扩大
D.坏账增加
答案: C
知识点 12021年事业单位考试科目:经济结构 熟悉
经济结构是指从不同角度考察的国民经济构成,一般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 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技术结构、消费投资结构等。
北京研究生招生网)    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例如,金融、教育、房地产等
全国教师招聘考试网
)    消费投资结构
GDP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部分构成。
考点例题:
下列( ) 属于我国的第三产业。
A.计算机服务
B.银行
C.电力公司
D .网络学校
E.房地产公司
答案: ABDE
知识点 4:行业经济发展分析 了解
一、    行业的市场结构特征分析
根据行业的市场结构可以把行业划分为: 完全竞争的行业、 垄断竞争的行业、 寡头垄断的行 业、完全垄断的行业四个市场结构类型。
二、    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
各行业发生变动时, 通常会出现明显的增长和衰退现象, 并且其变动和宏观经济周期变动存 在一定的关系。
三、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初创期。
2.成长期。
3.成熟期。
4.衰退期。
四、    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1.技术进步。
2.政府政策。
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首页3.行业组织创新。
4.社会变化。
5.经济全球化。
考点例题:
各行业发生变动时, 均与宏观经济周期变动存在一定关系, 下列属于周期型行业的是 (    )
A.生物技术
B .耐用品制造业
C.食品行业
D.物联网
答案: B
知识点 5: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一、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一消准考证打印入口2.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会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 生产规模的大小 ,区域人口的 素质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
3.技术是构成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条件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4.对区域基础设施的分析应重点评价基础设施的种类,规模,水平,配套等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二、区域经济分析 区域经济分析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 区域产业 结构和地域结构进行分析。
三、区域发展分析
区域发展分析是在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发展预测、 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 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
区域发展的分析也应包括经济、 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并以三者综合效益作为分析判断的 标准。
在区域发展中, 经济发展仍然是核心,因此, 对区域发展的分析, 也应重点分析区域发展的 优势、主导产业及其发展方向,经济增长的形式以及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优化等问题。
考点例题: 分析判断区域发展应以 ( ) 三者综合效益作为标准。
A.基础设施
B.经济
C.社会
D.生态环境
E.众反馈
答案: BCD
知识点 6:货币本质与职能 掌握
)    货币起源与演变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其他具有相同价值的商品来表现就是价值表现形式,简称价值形式。
)    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使商品的不同所有者通过等价交换实现了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
)    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2.流通手段。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
3.贮藏手段。 当货币暂时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被当做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而保存
4.支付手段。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考点例题
单选-货币在 ( )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 .支付工资
D.表现商品价值
知识点 7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 掌握 )
(1)货币需求及影响因素
1.含义。 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各阶层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 或社会各阶层对流通 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
2.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1)收入水平。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
(2)利率水平。利息率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3)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M代表货币需求量,P代表物价水平,Q代表社会商品可供量, 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 M=PQ/V 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可供量同货币需求成正比 ; 货币流通速度同货币需求成反比。
(4)信用制度发达程度。当信用制度发达时货币需求下降。
(5)汇率。当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国货币贬值时,对外币需求增加,对本国货币需求就减少。
(6)公众的预期和偏好。当人们预期物价水平上升、货币贬值时,会减少货币持有,则货币 需求减少。
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交通通讯等技术状况都会影响货币需求。
(2)货币供给及货币层次划分
1.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量。 一般由中央银行和 商业银行供应的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构成。
2.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
各国对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流动性, 即其他货币形态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的多 少
(3)存款货币创造过程及影响因素
1.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原始存款—转账方式发放贷款—派生存款
2.货币乘数及影响因素。 在基础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作用而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 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考点例题 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 ( )
A.银行活期存款
B.银行定期存款
C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D. 银行储蓄存款
答案: A
知识点 8: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掌握 )
(1)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 货币供应量超过需要量, 引起纸币贬值、 物价持续上
涨的 经济现象。
1.通货膨胀的原因。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工资、垄断利润
(3)供求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4)结构型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2)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 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导致单位货币升 值、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1.通货紧缩的原因。
(1)货币供给减少。
(2)有效需求不足。
(3)供需结构不合理。
(4)国际市场的冲击。
2.通货紧缩的影响。
(1)导致社会总投资减少。
(2)减少消费需求。
(3)影响社会收入再分配。
3.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
四级考试报名考点例题 通货膨胀对策中,压缩财政支出属于 ( )
A、紧缩性货币政策
B紧缩性收入政策
C收入指数化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答案: D
知识点 9:货币政策 (熟悉 )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    信用及利率等
方针和措施的总称,是国家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    货币政策目标
(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四个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的
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2)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的目标变量,    主要有基
础货币、存款准备金。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 指标,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二、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从总量的角度, 通过对货币供应总量或信用总量的调节节与控制来影 响整个经济,也被称为经常性、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传统的利率渠道
() 信贷渠道
(3)资产价格渠道
(4)汇率渠道-- 国际贸易渠道
考点例题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 )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稳定币值 答案: C
知识点 10:利息与利率 了解
一、概念 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也就是资金的价格。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收入同本金之间的比率,它是计量借贷资本增值程度的数量指标。
二、利息率的主要种类
)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便于计算,承担风险 浮动:不利于计算,但缩减风险
)    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一般高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差即为存贷利差。 存贷利差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
)    基准利率和基础利率 基准利率通常是由一个国家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和调整、 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 利率, 在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指再贴现利率。 在我国, 为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 在我国, 贷款基础利率是指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    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
基础上加减点生成。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水平及其结构由经济主体自主决定的过程。
考点例题
下列 (    )对浮动利率的描述是错误的。
A.有利于缩小利率市场波动所造成的风险
B.不便于计算与预测成本和收益
C .对借贷双方都比较合理
D•比较适合短期借贷
答案: D
知识点 11: 外汇与汇率 掌握
一、概述